陈国
,
孙亚米
,
杨挺
,
吴银良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01034
建立了黄瓜和苹果中氟啶虫酰胺及其3种代谢产物[N-(4-trifluoromethylnicotinoyl)glvcme(TFNG)、4-trifluoromethylnicotinic acid(TFNA)和4-trifluoromethylnicotinamide( TFNA-AM)]同时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两次,调节pH值至1.5~2.0后,再用乙酸乙酯提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采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氟啶虫酰胺、TFNG、TFNA和TFNA-AM的检出限分别为0.17、0.20、0.35和0.60 μg/kg.在黄瓜和苹果样品中添加5.0~2 000 μg/kg水平的氟啶虫酰胺、TFNG、TFNA和TFNA-AM,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2.9%~104.1%范围内,批内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6%~6.9%之间.4种物质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在0.50~ 200 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8.前处理步骤仅用有机溶剂6 mL.整个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准确、稳定的特点.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氟啶虫酰胺
,
代谢产物
,
残留分析
,
黄瓜
,
苹果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陈钧武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本文叙述了电铸长1.8米、喉部镶嵌鈹青铜的风洞喷管内壁的研制过程。采用的是硫酸盐—氯化物混和型电铸镍溶液。对设计所要求的镍层机械、物理性能、电铸镍—鈹青铜搭接形式与其疲劳强度进行了测
关键词:
杨高林
,
孙洪巍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材料导报
分别用米氏散射和瑞利散射对钧瓷内小气泡和分相液滴的散射进行模拟计算,以对比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通过对比计算,解析了钧瓷乳光产生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单个颗粒的散射,气泡的散射远远大于分相.气泡和分相的散射都是各向异性,并且波长越短,散射越强.但它们对短波选择的程度随粒子半径变化是不同的,小气泡是单调的,而分相液滴会有极值出现.
关键词:
米氏散射
,
瑞利散射
,
钧瓷
,
分相
,
气泡
唐斌
,
蒋美萍
,
江兴方
,
金铱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8.05.003
引入了矢量非傍轴厄米余弦高斯(HCosG)光束的概念,从矢量瑞利 - 索末菲衍射积分公式出发,得出了矢量非傍轴HCosG光束在自由空间的解析传输公式,并将非傍轴HCosG光束在自由空间衍射时轴上、近场、远场以及在傍轴条件下的传输作为特例给出.数值计算和分析表明,对于矢量非傍轴HCosG光束,参数和偏心参数均对光束的非傍轴特性有重要影响.此外,其轴上光强分布与光束的阶数及其奇偶性有关.
关键词:
物理光学
,
矢量非傍轴厄米余弦高斯光束
,
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
,
f参数
,
偏心参数
刘西分
,
常红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612
针对湖南怀化新晃县米贝金矿选矿厂混合浮选的金精矿铅含量过高,精矿中铅矿物难以分离,达不到焙烧及氰化工艺质量要求的问题,采用优先浮选原矿中的方铅矿,再浮选含金硫化物矿物的试验流程进行金、铅分离.在选矿试验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方铅矿与其他硫化物矿物的天然可浮性差异,并选用对方铅矿选择捕收能力强、对黄铁矿捕收能力弱的25号黑药.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铅品位62.79%的合格铅精矿和含铅0.48%的低铅含砷金精矿.该工艺流程可使原矿中的方铅矿得到充分的回收,并达到了含砷金精矿降铅提质的目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高铅、含砷金精矿的除铅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金矿
,
方铅矿
,
铅金分离
,
浮选
潘刚
,
何源
,
赵红卫
,
石爱民
,
杜小楠
,
张周礼
,
孙列鹏
,
张聪
,
施龙波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2.161
为获取ADS工程中四翼型RFQ加速器在设计、调谐和运行等方面的经验,设计和建造了一台一米长四翼型RFQ加速器。该RFQ的设计频率为162.5 MHz,但是测量结果显示即使没有调谐器时,腔体的频率也为163.7 MHz。为降低腔体频率,使用四线模型理论进行了分析并重新设计了腔体的端板。使用了二极模稳定杆来加大四极频率与相邻二极频率的间隔。最终测量结果显示,在腔体电压分布没有大的波动的情况下腔体频率达到了设计频率。同时,腔体Q值降低了1%,这就要求需要更多的功率注入腔体。使用水对二极模稳定杆进行了冷却,以便腔体能够稳定工作。
关键词:
四极频率
,
二极频率
,
二极模稳定杆
,
端板
范宇峰
,
龚领会
,
徐向东
,
张亮
,
吴江
,
李来风
,
肖立业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5.z1.127
在继2003年完成10米三相高温超导电缆之后,我们于2004年年底成功完成了75米高温超导电缆的组装、调试和通电试运行.这两套电缆装置的低温冷却系统都是采用单相密闭液氮流程循环冷却高温超导电缆本体及终端,都是采用液氮减压制冷方式获取制冷量,借助过冷器内液氮作为冷媒把冷量传递给液氮循环系统.本文在简要介绍10米长高温超导电缆低温冷却系统基础上,重点介绍75米高温超导电缆冷却系统的试运行和在通电情况下的实验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热平衡分析和制冷量与液氮消耗量的分析,从而得到高温超导电缆冷却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参数.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缆
,
冷却系统
,
液氮减压方法
王清
,
王形华
,
黎东波
,
刘孟连
,
罗兴垅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3.015
研究了傍轴厄米-椭圆高斯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依据强非局域介质响应函数特征宽度远大于光束束宽,对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进行了近似简化,得到了介质响应函数为椭圆对称情形下的强非局域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分离变量法得到了厄米-椭圆高斯空间光孤子解析解及其形成的条件.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厄米-椭圆高斯空间光孤子阶数的增大,光束束宽增大,介质的非局域程度相对减弱;要获得高阶椭圆高斯空间光孤子,必须提高非局域介质的非局域程度.最低阶的厄米-椭圆高斯空间光孤子就是椭圆高斯空间光孤子.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
厄米-椭圆高斯空间光孤子
,
分离变量法
,
椭圆对称响应强非局域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