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
,
孙仕勇
,
邹翔
,
郭鹏云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01030
采用皮克林乳液法制备以改性蒙脱石为新型壁材,石蜡为芯材的储能相变微囊.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仪(TG)等分析技术分别对蒙脱石/石蜡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热性能等进行详细的表征与解析.结果表明:改性蒙脱石壁材对石蜡芯材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微囊的FTIR特征峰与石蜡和改性蒙脱石对应的特征峰相似.DSC测试表明,改性蒙脱石/石蜡复合相变微囊储热材料的固-固相变温度与纯石蜡相近,石蜡含量为55%~80%的相变微囊的相变焓值为110.5~147.2J/g,调整石蜡含量可调控相变微囊的储能性能.TG分析表明改性蒙脱石/石蜡微囊的热稳定性能较好.研究表明,改性蒙脱石是石蜡相变微囊良好的壁材.改性蒙脱石/石蜡微囊具有成本低、性能优异的特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改性蒙脱石
,
石蜡
,
微囊
,
相变材料
,
储热
周青
,
董发勤
,
边亮
,
孙仕勇
,
郭玉婷
,
霍婷婷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4.026
分子模拟以其在分子尺度上的可视性已成为界面作用研究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研究氨基酸团簇及磷脂分子与可吸入颗粒物蒙脱石的吸附来模拟蒙脱石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细胞膜膜蛋白及磷脂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另外在计算体系中加入重金属离子Cr(Ⅲ)、Cr(Ⅵ)、Cd(Ⅱ)、Pb(Ⅱ)以了解其对该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证明,氨基酸和磷脂均与蒙脱石具有较好的亲和性,但氨基酸强于磷脂。重金属离子则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作用前后分子的电子结构发现,相互作用过程中存在以蒙脱石为供体、氨基酸和磷脂为受体的电子传递。
关键词:
蒙脱石
,
氨基酸
,
磷脂
,
分子模拟
,
重金属离子
,
电子传递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鲁云华
,
赵洪斌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材料研究学报
金属材料品界在金属蜘变和蜘变断裂中的作用················1·····,····,································……孔庆平戴勇(2一1)贝氏体相变机制··········································································,·‘···············,·,·····,,一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