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方法相结合同时测定苯二酚的位置异构体

, 吴海龙 , 莫翠云 , , 崔卉 , 俞汝勤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5.001

利用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RP-HPLC-DAD)相结合,在色谱洗脱时间为1.086 min~1.399 min(间隔1/150 min)、紫外吸收波长为268 nm~298 nm(间隔1 nm)时对苯二酚位置异构体的重叠色谱及光谱体系进行了分辨研究.分辨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同时测定了水溶液中共存的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含量,回收率分别为(100.1±1.0)%,(99.4±1.4)%,(100.5±1.7)%.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定量快速准确,实验操作步骤简单,解决了在干扰物存在条件下三者很难同时分辨的问题,说明三线性分解算法能有效地解决HPLC-DAD数据中的二阶校正问题.

关键词: 交替三线性分解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 , 邻苯二酚 , 间苯二酚 , 对苯二酚

中国古代青铜的技术分析

郑利平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8.02.021

青铜兵器是青铜时代耀眼的明珠,其中青铜最为引人注目.本文从青铜的成分组成、铸造工艺和表面 处理技术三方面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为青铜器的防腐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青铜 , , 铸造技术 , 分析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Z超重核的禁戒α衰变

许昌 , 任中洲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3.308

采用密度依赖的结团模型研究了Z超重核的禁戒α衰变,α粒子与子核之间的微观核势通过双折叠模型对M3Y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势以及α粒子与子核的密度积分给出.α粒子与子核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也通过α粒子与子核的电荷密度积分给出.计算发现,由于非零角动量带来的禁戒效应和小的α粒子预形成几率,Z超重核的α衰变寿命会明显变长.

关键词: α衰变 , 超重核 , 结团模型

湖北出土战国青铜表面富锡层的材料学特征

何康 , 李洋 , 潘春旭

材料保护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3把出土于湖北的战国青铜残片表面富锡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显微组织特征、合金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分析认为:(1)3把青铜残片属高锡青铜,表面存在一层由8相和非晶化合物构成的富锡层;(2)其双层结构中的惰性腐蚀层的特征表明富锡层是在长期埋藏环境中由于发生选择性腐蚀而形成的,排除了古代工匠人为处理的可能性。纳米压痕技术为古代金属样品微米级微区的力学性能的准确测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纳米压痕技术 , 材料学特征 , 战国青铜 , 湖北出土 , 富锡层 , 选择性腐蚀

压电材料切口性指数计算

程长征 , 程香 , 牛忠荣 , 周焕林

复合材料学报

利用一种数值方法分析压电材料切口尖端包括奇异应力场和奇异电位移场在内的双重奇异性.基于切口尖端的位移场按幂级数渐近展开假设,从应力平衡方程和Maxwell方程出发,推导出关于压电材料切口性指数的特征方程组,同时将切口的力学和电学边界条件转化为性指数和特征函数的组合表达,从而将压电材料双重性分析问题转化为在相应边界条件下微分方程组的特征值求解问题,采用插值矩阵法,可以一次性地计算出压电材料切口的各阶性指数.裂纹作为切口的特例,其尖端的电弹性性指数亦可以根据本法求出.

关键词: 压电材料 , 切口 , 裂纹 , 性指数 , 渐近展开

生物配位体模型预测铜对水蚤毒性及其受水质参数的影响

陈瑞 , 吴敏 , 王万宾 , 吴爱民 , 赵婧 , 陈季康 , 潘波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4.2016072602

本研究以大型蚤毒性试验标准为参照进行水蚤的铜毒性试验,并以生物配体模型(BLM)为主要工具,实现对毒性数据的校正和毒性效应的预测.在不同水质参数下,实测铜的48 h LC50为141-566 μg·L-1,相应的BLM预测值为143-1208μg·L-1,表明BLM对铜的毒性预测良好.pH升高、DOC以及钙、镁、钠离子浓度的增加均对铜毒性有不同程度减弱作用,钾离子对铜毒性影响较小,BLM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较好.利用Visual MINTEQ软件对不同水参数条件下铜形态分布进行模拟,辅助解释实验现象,发现钙、镁、钠、钾离子对铜形态分布影响较小.DOC的加入则使络合态铜含量增加,而pH升高导致游离态铜浓度下降,水合态铜浓度升高.本研究表明,预测铜对水蚤的毒性要充分考虑水质参数的影响,BLM在铜对水蚤的毒性预测方面表现了非常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水蚤 , 铜毒性 , 生物配体模型 , 水质参数

A≈110质量区A核形状演化研究

周厚兵 , 周小红 , 张玉虎 , 郑勇 , 李广顺 , M.Oshima , Y.Toh , M.Koizumi , A.Osa , Y.Hatsukawa

原子核物理评论

应用E-GOS(E-Gamma Over Spin)曲线方法研究了A≈110质量区A核结构随角动量增加的演化,发现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的激发特性从振动逐渐演化为转动.

关键词: E-GOS曲线 , 相变 , 形状演化

Cd补偿垂直布里曼法生长Cd0.9Zn0.1Te晶体

李国强 , 谷智 , 介万

功能材料

采用传统垂直布里曼法和Cd补偿垂直布里曼法,分别生长出两根尺寸为 30mm×130mm的Ccd0.9Zn0.1Te晶锭.测试了晶体的结晶质量、成分分布、位错腐蚀坑密度(EPD)、红外透过率及电阻率.结果表明,Cd补偿垂直布里曼法生长的晶体结晶质量好、成分分布均匀、EPD低、红外透过性能好且电阻率高.这说明Cd补偿垂直布里曼法是一种生长高阻值CZT晶体的优良方法.

关键词: Cd0.9Zn0.1Te , Cd补偿垂直布里曼法 , EPD , 红外透过率 , 电阻率

复频率谐振子的偶相干态及其量子涨落计算

邹红梅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1.01.006

本文将复频率谐振子量子化,提出了复频率谐振子的偶相干态概念;计算了复频率谐振子偶相干态下坐标、动量和能量的量子涨落;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通常谐振子的上述结果对应于复频率谐振子的一种特殊情况。

关键词: 谐振子 , 复频率 , 相干态 , 量子涨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