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相分离法处理攀钢高炉渣新工艺基础研究

, 吴剑辉 , 马跃宇 , 胡忠武 , 吴浩波 , 陈海群 , 俞小花 , 秦卫东 , 李章友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0.03.010

提出采用相分离法处理攀钢高炉渣新工艺.作为本研究内容的第一部分,考察了熔渣分离过程的基本规律.经热力学分析和实验测定,在高温下攀钢高炉渣与Na2CO3反应的主要产物为硅和钛的含钠复合氧化物.只要条件适当,可以实现大部分硅和钛与炉渣中其它组分相互分离.在本实验条件下,炉渣粒度和体系温度对反应影响比较显著,在满足化学计量配比前提下,配碱比对反应的影响不很明显.

关键词: 相分离法 , 含钛高炉渣 , 综合利用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铝与K2TiF6混合粉末的高能球磨反应

刘明月 , , 吴树俊 , 李伟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2.05.003

以Al粉和K2TiF6混合粉末为原料, 利用高能球磨法制备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 采用XRD, SEM, EPMA和DTA等方法对球磨1, 2.5, 5, 8 h的粉末进行分析, 在球磨时间超过2.5 h的粉末中有TiAl3, TiAl出现, 并伴有副产物KAlF4 和K3AlF6 生成. 随着反应的进行, 产物中TiAl相含量逐渐增加, 产物粒度可达纳米级.

关键词: 高能球磨 , 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 , TiAl , TiAl3

SiO2/TiO2比值及辅料对钒钛烧结矿软熔滴落性能的影响

甘勤 , 何群 , 黎建明 , 姜汉武 ,

钢铁

在实验室模拟攀钢现场条件,研究了提高SiO2/TiO2比值(增加富矿粉配比)和添加萤石、氧化锰、重晶石、硼泥等辅料对钒钛烧结矿软熔滴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SiO2/TiO2比值和添加萤石、氧化锰、重晶石、硼泥等辅料均有利于改善钒钛烧结矿软熔滴落性能.

关键词: SiO2/TiO2 , 辅料 , 钒钛烧结矿 , 软熔滴落性能

醋酸乙烯载体竹活性炭的磷酸法制备与性能表征

林冠烽 , 蒋剑春 , 吴开金 ,

新型炭材料

以竹节为原料,采用磷酸法制备醋酸乙烯催化剂载体活性炭。采用N2吸附等温线、Boehm滴定法、热重-质谱仪( TG-M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磷酸法竹活性炭和水蒸气法椰壳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官能团和微观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竹活性炭的醋酸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与椰壳活性炭相近;且竹活性炭具有更丰富的-COO-、-OH-和 P=O 、P-O-C和 P=OOH 等表面官能团。磷酸法竹活性炭的制备有望为醋酸乙烯催化剂载体活性炭的生产提供新工艺,实现对水蒸气法制备椰壳活性炭的替代。

关键词: 活性炭 , 竹节 , 醋酸乙烯 , 载体 , 磷酸

葡聚糖包被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特异性细胞毒性

丁晶 , 陶可 , 李松岗 , 宋晟 , 李济宇 ,

功能材料

利用二甘醇作溶剂和还原剂水解还原三氯化铁,合成水溶性的葡聚糖包被磁性纳米材料(MNPs),选择大鼠的肝脏细胞BRL3A、肾脏细胞NRK、星型角质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运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细胞形态学观察进行细胞毒性研究.结果发现,MNPs共培养浓度达到64μg/ml时,PBMC出现明显凋亡(p<0.01),而其它几种细胞在MNPs共培养浓度达到128μg/ml时,仍未出现明显凋亡(p>0.05).电镜观察发现BRL3A、NRK和星型角质细胞均出现内吞该纳米颗粒,而未观察到PBMC的吞噬现象.结果提示,葡聚糖包被的MNPs的细胞毒性具有细胞特异性,实质性脏器细胞毒性较小,可能与其存在内吞MNPs能力有关,提示葡聚糖包被的MNPs可以运用于机体实质脏器核磁造影剂和药物载体.

关键词: 凋亡 , 细胞毒性 , 葡聚糖 , 纳米材料

竹活性炭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水溶液中甲醛的研究

崔丹丹 , 蒋剑春 , , 卢辛成

功能材料

采用竹活性炭作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竹活性炭复合光催化剂,并考察其对水溶液中甲醛的去除效果.分别考察了预吸附时间、催化剂投加量、初始反应浓度等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吸附1h,催化剂投加量为1g时,初始浓度为5mg/L甲醛溶液在17W紫外灯照射480min时,去除率达95.96%.同时,对制备所得的复合光催化剂去除水溶液中甲醛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竹活性炭复合光催化剂去除水溶液中甲醛的反应符合解格缪尔-欣伍(Langmuir-Hinshelwood )动力学方程,为一级反应.

关键词: 竹活性炭 , 二氧化钛 , 甲醛 , 动力学

在熔融介质中合成钛酸钡基础研究

, 吴剑辉 , 马跃宇 , 梁立峰

材料导报

首先使NaOH与TiO2反应生成钠的钛酸盐,再往该熔融钛酸钠共晶体系中加入化学计量的BaCl2,使之与钛酸盐反应生成钛酸钡.熔融产物冷凝后,经洗涤、过滤、干燥后即可制成钛酸钡颗粒.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法可降低反应温度200~300℃.为了使TiO2尽可能转变为钛酸钡,应尽量避免Na2Ti2O5和Na2Ti3O7等复合氧化物生成.

关键词: 钛酸钡 , 熔融介质 , 合成方法

增容作用和动态固化对聚丙烯/环氧树脂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江学良 , , 张勇 , 张隐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增容作用和动态固化对聚丙烯(PP)/环氧树脂(EP)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P/EP共混物是不相容共混体系,当环氧树脂含量小于50%时,共混物中环氧树脂以分散相存在,PP为连续相.反之,则共混物的相态发生相反转,即环氧树脂为连续相,PP为分散相.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促进环氧树脂与PP的相容性,使得分散相的颗粒明显变小.与PP/EP和PP/MAH-g-PP/EP共混物不同,当环氧树脂含量大于50%时,动态固化PP/EP和PP/MAH-g-PP/EP共混物仍是环氧树脂分散相和PP连续相结构,未出现相反转.对于相同含量环氧树脂的共混物,动态固化PP/MAH-g-PP/EP共混物中环氧树脂分散相尺寸明显小于动态固化PP/EP共混物中环氧树脂分散相尺寸.

关键词: 聚丙烯 , 环氧树脂 , 增容作用 , 动态固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