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
,
孙永强
,
智丽飞
,
张勇
,
孙晋源
,
武华萍
,
DISERIO Martino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6.140305
用最大气泡压力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环氧乙烷(EO)加合数(10、12、14、16、20)的蓖麻油酸甲酯乙氧基化物(ECAME)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考察了浓度、温度和无机电解质对DST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浓度时DST参数(动态表面张力特性参数n,平衡时间t*,曲线最大斜率R1/2)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EO数由10增加到20,DST不断增大;随着浓度由0.5×10-5 mol/L增加到10×10-5 mol/L,n由3.02减小到1.05,t*值由14.45减小到2.29,R1/2由0.43增大到6.44,则动态表面活性增大,DST降低;随着温度由25℃升高至45℃,DST降低;吸附初期DST曲线随无机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吸附后期DST曲线随无机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和常规的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相比,ECAME的动态表面活性更加优异,这为开拓ECAME的应用指明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蓖麻油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
动态表面张力
,
浓度
,
温度
,
无机电解质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马慧宇
,
赵林涛
,
刘昕光
,
洪文帅
,
万庆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7.02.014
根据晋蒙地体集宁群上部孔兹岩系和下部麻粒岩系的不整合构造接触,将本区划分为4个构造单元.通过对集宁群岩石学特征的分析及变质原岩的恢复,分析出其沉积环境具有差异.同时依据麻粒岩系形成于晚太古代而孔兹岩系形成于早元古代,对金红石的形成过程进行反演,推断其第一次主成矿期为阜平期,含矿岩层为集宁群下部麻粒岩系,右所堡组含石墨黑云角闪片麻岩.后经吕梁期地层重熔成矿物质迁移,最终在集宁群上部孔兹岩系下白窑组下段富集成矿,矿石岩性为含夕线石榴二长浅粒岩.
关键词:
集宁群
,
原岩,金红石
,
成矿规律
李霞
,
徐二树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首先对北京市现有能源消费、供应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双源供暖(空调)系统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进一步结合案例探讨了双源供暖(空调)系统的节能和环保优势,以及该系统对于电力和燃气系统季节性调峰具有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天然气
,
双源供暖(空调)系统
,
节能
,
环保
肖立业
,
林良真
,
赵彩宏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2.003
基于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对交流输电系统的阻抗、电压、相位实现灵活快速调节的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发展迅速.FACTS技术在对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灵活控制、抑制系统振荡、减轻系统事故的影响以防止发生连锁反应、提高系统稳定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优势.目前,FACTS技术主要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容器有机的结合.而超导技术可以获得体积小、损耗低的电感,电能可以无损耗地直接存储在超导线圈中.因此,将超导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结合起来,将可以开拓超导电力技术新的应用途径,并可以拓展FACTS技术的内涵.本文探讨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超导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有源超导限流技术的可行性和原理.有源超导限流技术包括有源超导限流器、超导限流-储能两个方面,本文也将介绍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超导限流器
,
电力电子技术
,
超导限流-储能系统
潘强岩
,
徐望
,
陈金根
,
郭威
,
范功涛
,
阎喆
,
徐毅
,
王宏伟
,
王呈斌
,
陆广成
,
徐加强
,
徐本基
,
马余刚
,
蔡翔舟
,
沈文庆
原子核物理评论
激光具有高强度、高极化度等优异的性能. 用激光束轰击高能电子束就可以产生高强度、高极化度的γ射线束. 上海激光电子γ源就是上海同步辐射装置上的这样一条束线站. 预计可以获得能量范围为1-22 MeV的准单色、高强度(109-1011 s-1)和高极化度(线极化或圆极化)的γ射线束. 介绍了这条束线站目前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康普顿散射
,
CO2激光
,
γ源
,
极化
尚勇
,
赵环昱
原子核物理评论
介绍了现阶段两种用于聚焦离子束系统的离子源——液态金属离子源和气体场发射离子源的基本原理,并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由于目前这两种离子源都难以满足纳米加工领域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聚焦离子束的新型离子源——电子束离子源,并介绍了电子束离子源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设计参数、模拟结果(20kV的Ar+离子束,发射度约为5.8×10-5π.mm.mrad,束斑约为1μm)和初步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系统
,
液态金属离子源
,
气体场发射离子源
,
电子束离子源
刘荣
,
林理彬
,
陈渊
,
沈寄安
,
郭海萍
,
刘渊
,
励义俊
,
蒋励
,
王玫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2.010
用有源(主动)方法研究了贫化铀组合系统的中子诱发裂变缓发中子探测技术. 在不同屏蔽和组合等条件下测量和比较了贫化铀系统的缓发裂变中子分布, 进一步研究了实验系统的可核查性. 探讨了区分核与非核系统的方法.
关键词:
贫化铀
,
屏蔽和组合材料
,
缓发裂变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