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33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二维纳米材料MXene的研究进展

郑伟 , , 张培根 , 田无边 , 王英 , 张亚梅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9.001

MXene是一类新型碳/氮化物二维纳米层状材料,一般是利用化学刻蚀的手段通过选择性刻蚀掉前驱体MAX相中的A原子层而得到.其通式可表示为Mn+1XnTx,其中M代表早期过渡族金属,X代表碳和/或氮,Tx代表MXene在刻蚀过程中产生的附着在其表面的官能团(-OH、-F、=O、等).采用一定的手段将多层MXene剥落,可获得类石墨烯形貌的单层MXene.MXene除了具备传统二维材料的性能外,还兼具良好的导电性、亲水性、透光性、柔韧性以及能量储存性能,在复合材料、润滑剂、环境污染治理、电池、电容器、催化、传感器、抗菌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章总结了MXene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展望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MAX相 , MXene , 二维材料 , 刻蚀 , 制备 , 应用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渗透的机理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罗丹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张来新 , 朱海云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罗丹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特性及应用,重点介绍了:①新型罗丹类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②新型罗丹及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并对罗丹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罗丹 , 合成 , 应用

三阶色散对光纤中啁啾类孤子传输的影响

王永祥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8.06.019

根据含三阶色散微扰修正项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变分法,导出了三阶色散效应作用下光纤中具有初始啁啾的类孤子各参数随距离演化的微分方程组,并用龙格-库塔算法对微分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求解,数值结果表明:三阶色散使脉宽展宽,负三阶色散使脉宽压缩,而初始啁啾总是使脉宽展宽,它们都导致相位与频率的抖动和更为严重的频率啁啾.为保证类孤子稳定传输必须控制三阶色散系数和初始啁啾在很小(如≤0.0001)的范围内,采用三阶色散符号正负交替改变的光纤也有助于类孤子稳定传输.

关键词: 纤维与导波光学 , 传输特性 , 变分法 , 孤子 , 龙格-库塔算法

逆耦合循环研究进展

刘猛 , 张娜 , 罗尘丁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综述了作者所在研究集体所进行的逆耦合循环研究.通过对串联型、并联型逆耦合循环的相关研究和(火用)平衡比较分析,归纳提出了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原则,即:、逆循环采用同种工质;物流、能流耦合并重;优化配置热源加热过程;调控氨水工质浓度;回收利用系统内能.遵循该原则提出的变浓度氨水工质逆耦合循环体现了优良的性能.

关键词: 逆耦合循环 , 研究进展 , 系统集成原则 , 氨水工质

Dirac粒子的-反粒子自由度和-反粒子量子数

王顺金 , 周善贵 , H.C.Pauli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08

对Dirac粒子引进了-反粒子自由度和相应的内部τ空间的算子, 把γ矩阵分解成自旋σ算子和-反粒子τ算子; Dirac方程的解出现了-反粒子量子数; -反粒子变换是Dirac粒子的哈密顿量的反对称变换, Dirac粒子负能态能量的负值来自-反粒子量子数的负值; γ矩阵这种分解是处理物理相互作用的需要.

关键词: -反粒子自由度 , -反粒子量子数 , -反粒子内部空间

光纤中三阶色散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罗开基 , 刘庆仪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2.02.017

本文采用变分法,探讨了三阶色散存在时类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导出了类孤子参数随传输距离的演化方程组,讨论了三阶色散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三阶色散 , 孤子 , 变分法

光纤中非线性阻尼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谢应茂 , 曾春香 , 王形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5.03.030

研究了光纤中非线性阻尼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导出了类孤子脉冲参数演化的动力学方程.对于常规单模光纤,光纤非线性阻尼将对类孤子脉冲的振幅、脉宽、啁啾、频率和相位参数有影响,而对位置参数ξ无影响.

关键词: 导波光学 , 光纤光学 , 孤子 , 非线性阻尼 , 微扰理论

渗透膜污染特征及抗污染渗透膜研究进展

王涛 , 王宁 , 陆金仁 , 王志宁 , 胡云霞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7.01.020

渗透技术因其能耗低、水回收率高、截留能力强等优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膜分离技术.然而,膜污染引起水通量持续下降,膜寿命缩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渗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何有效控制膜污染已经成为渗透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综述从渗透膜污染的角度出发,详细总结了渗透膜的污染特征,全面介绍了抗污染渗透膜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众多的研究结果发现,渗透膜的性质、膜朝向、原料液性质以及膜过程操作条件是影响渗透膜污染形成与清除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操作条件虽然可部分减轻膜污染,但不能彻底解决膜污染问题.开发抗污染渗透膜仍是根治膜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目前抗污染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双皮层结构渗透膜的制备及结构调控、膜表面抗污染改性、开发抗污染亲水膜材料制备渗透膜等.其中,新型两亲性共聚物作为支撑层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是未来抗污染渗透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渗透 , 膜污染 , 抗污染 , 表面改性 , 共聚物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3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