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严俊
,
方飚
,
张姗姗
,
胡仙超
,
张刚生
材料导报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XRD)对淡水三角帆蚌贝壳各壳层的微结构特征及化学组成进行较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贝壳的垂直生长层方向,最外层的角质层可细化为外角质层与矿化区,其中在贝壳的不同区域中该角质层的厚度存在明显差异;棱柱层中的棱柱与外层的角质层及内层的珍珠层文石板片呈近垂直交接,棱柱层的厚度在贝壳的不同位置同样存在差异;首次发现珍珠层中文石板片的厚度从接近棱柱层一端至珍珠层内侧面逐渐变厚,该结论与前人的文献报道恰好相反.基于本研究的结论,推测贝壳中复合的微纳米结构与化学组成共同决定了软体动物贝壳优异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淡水贝壳
,
三角帆蚌
,
微结构
,
角质层
马英君
,
小松原哲郎
,
王守宇
,
Cederwall B
,
Nyberg J
,
张玉虎
,
古野兴平
,
李容俊
,
Sletten G
,
Hagemann G
,
Jensen H
,
Gjorup N
,
刘运祚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18
通过116Cd(14N,5n), Ebeam=65 MeV的核反应布居了125Cs的高自旋态. 利用在束γ谱学实验方法,进行了γ-γ符合测量, 使已知的125Cs核能级纲图得到了扩展, 并且修正了某些组态的带头激发能.
关键词:
高自旋态
,
能级纲图
,
转动带
,
Nilsson单粒子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