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潇
,
熊克
,
卞侃
,
芦吉云
,
苏永刚
,
孟丛林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1028.001
研究了拉伸载荷下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T型接头的界面脱粘与裂纹扩展过程.对拉伸载荷下T型接头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模拟敏感区域布置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实时监测界面脱粘的产生及扩展应变特征;使用高速摄像机,捕捉脱粘及裂纹扩展的图像数据.结果表明:T型接头的三角填料区首先出现损伤,裂纹向两个方向扩展.水平方向:向L型层与一型层之间的胶层扩展;竖直方向:向两个L型层之间的胶层扩展.裂纹扩展最终引起结构失效.光纤布拉格光栅中心波长的变化能够在非视觉条件下记录损伤的出现、积累与扩展,可正确预警结构内部损伤的产生,还原裂纹扩展路径.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
T型接头
,
静拉伸载荷
,
脱粘特性
,
数值模拟
,
光纤布拉格光栅
马钢
,
齐藤良行
金属学报
利用Monte Carlo方法分析了Co,Cr和V三种代位合金元素在Fe3Al金属间化合物中亚点阵上的占位性质.分析表明:Co占据Al的最近邻位置.Cr和V主要占据Al的次近邻位置,并有少量的Cr和V占据Al的位置,三种代位合金元素中,V原子明显降低了合金的D03有序度.
关键词:
Fe3Al
,
null
,
null
张茜
,
刘真
,
张建青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4.03.251
均匀颜色空间在跨媒体颜色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D65光源下的孟塞尔系统、Ebner和Fairchild恒常色相数据的CIEXYZ三刺激值作为输入值,利用三个模型预测相应的明度、彩度、色相的值,并根据预测值评价了常用色貌空间CIELab、CIECAM02-Jab、IPT的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明度均匀性方面,CIELab和IPT的明度均匀性较好,预测明度与孟塞尔明度V基本成线性关系,CIECAM02-Jab的均匀性稍差,预测相同孟塞尔明度的颜色得到的明度值并不完全相同;在彩度均匀性方面,CIELAB的均匀性最好,IPT均匀性最差;在色相均匀性方面,IPT的均匀性要优于CIECAM02-Jab和CIELab的均匀性,而CIELab的色相均匀性较差.
关键词:
跨媒体
,
均匀性
,
孟塞尔系统
,
恒常色相数据
马银剑
,
朱虹
,
李学强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9.009
研究了3组分手性源5-孟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芳香醛、盐酸羟胺,在"一锅"条件下成功合成了6种新的含手性肟醚的衍生物5-(S)-孟氧基-4-肟醚-3-卤-2(5H)-呋喃酮(12a~12f),产率50%~80%.该类化合物具有特定的骨架结构,是一种含氮类的合成子,可发生很多其它类反应,而且也为手性配合物的合成研究和含手性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所有化合物均经IR、1H NMR、13C NMR以及HRMS得到确证.
关键词:
芳香醛
,
盐酸羟胺
,
(S)-(孟氧基)-二卤-(H)-呋喃酮
,
手性肟醚
田玉红
,
刘雄民
,
周永红
,
郭占京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6.0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柠檬桉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中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柠檬桉叶挥发油油相成分的得油率为1.36%(以鲜重计),确认了其中的37种成分,占油相成分总量的97.36%,其中有12种碳氢化合物和25种含氧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香茅醛(57.00%),其后依次是香茅醇(15.89%)、乙酸香茅酯(15.33%).水溶性成分的得油率为0.48%(以鲜重计),确认了其中的10种成分,占水溶性物质总量的82.05%,主要为醇类物质,其主要成分为顺-对艹孟烷-3,8-二醇(53.43%)和反-对艹孟烷-3,8-二醇(16.48%).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
挥发油
,
水溶性成分
,
柠檬桉
张晓蕾
,
周海军
,
陈孝起
,
李彦涛
,
刘德居
,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丙氧基新戊二醇(PONPG)与二元酸缩聚反应合成了聚丁二酸丙氧基新戊二醇酯(PNPS)和聚己二酸丙氧基新戊二醇酯(PNPA),再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0)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制备聚醚酯型聚氨酯(PU)弹性体.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对聚醚酯二醇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测试,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PU弹性体的微观结构、DMA表征了聚醚酯二醇种类及相对分子质量对PU弹性体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醚酯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PU弹性体的损耗因子最大值(tanδmax)增加,阻尼温域明显地向低温方向移动.PU的AFM谱图的相畴随聚醚酯二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三维立体图呈现出高低不平的丛林状形貌.对相同相对分子质量聚醚酯二醇,由PNPA反应制备的PU弹性体,其tanδmax较低,且更偏向于低温区域.
关键词:
聚氨酯
,
聚醚酯
,
结构
,
阻尼
,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