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仙
,
邓橙
,
朱孟府
,
李奎
,
邓宇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6.004
以硅藻土陶瓷膜为基膜,氯化镁和尿素为原料合成含镁先驱体溶胶,通过浸渍-热分解法对硅藻土基膜进行表面改性制得纳米MgO/SiO2荷正电微孔陶瓷膜,并对其组成结构及水中四环素去除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正电的纳米MgO涂层呈现立方型晶粒,并均匀地附着在基膜表面,因此使得荷正电微孔陶瓷膜具有较高的电性能,并且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带正电,其等电点为10.8.最后对水中四环素的去除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正电微孔陶瓷膜对水中四环素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其对四环素的COD去除率高达98.8%,色度去除率为99.7%.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
荷正电陶瓷膜
,
四环素
,
膜分离
杨志贤
,
许迪初
,
骆利芹
,
戴振东
,
郭策
复合材料学报
利用SEM对独角仙鞘翅的微结构进行了观测,并借助纳米压痕仪测试分析了鞘翅的纳米力学性能.SEM试验表明独角仙鞘翅是一种具有拱形空腔的中空轻质生物复合材料,其断面占空比为26.36%.鞘翅由外表皮和内表皮构成,而内表皮又通过11~12层纤维层采用45°角正交叠加铺设,层间辅以许多微纤维丝交叉连接方式编织在一起,形成层合板结构.试验测得鞘翅外表皮纳米力学性能分别为:硬度(0.28±0.13) GPa,弹性模量(5.62±1.21) GPa,接触刚度(1.67±0.14)×104 N/m.其纳米力学性能呈现拓扑分布规律,由头部至尾部区域有增大趋势.试验测试结果为后续研究中设计一种基于独角仙鞘翅的新型轻质仿生结构提供了仿生学模型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独角仙
,
鞘翅
,
微结构
,
中空轻质结构
,
纳米力学性能
马钢
,
齐藤良行
金属学报
利用Monte Carlo方法分析了Co,Cr和V三种代位合金元素在Fe3Al金属间化合物中亚点阵上的占位性质.分析表明:Co占据Al的最近邻位置.Cr和V主要占据Al的次近邻位置,并有少量的Cr和V占据Al的位置,三种代位合金元素中,V原子明显降低了合金的D03有序度.
关键词:
Fe3Al
,
null
,
null
张茜
,
刘真
,
张建青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4.03.251
均匀颜色空间在跨媒体颜色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D65光源下的孟塞尔系统、Ebner和Fairchild恒常色相数据的CIEXYZ三刺激值作为输入值,利用三个模型预测相应的明度、彩度、色相的值,并根据预测值评价了常用色貌空间CIELab、CIECAM02-Jab、IPT的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明度均匀性方面,CIELab和IPT的明度均匀性较好,预测明度与孟塞尔明度V基本成线性关系,CIECAM02-Jab的均匀性稍差,预测相同孟塞尔明度的颜色得到的明度值并不完全相同;在彩度均匀性方面,CIELAB的均匀性最好,IPT均匀性最差;在色相均匀性方面,IPT的均匀性要优于CIECAM02-Jab和CIELab的均匀性,而CIELab的色相均匀性较差.
关键词:
跨媒体
,
均匀性
,
孟塞尔系统
,
恒常色相数据
陈锦祥
,
倪庆清
,
徐英莲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4.05.017
为了设计开发轻量型仿生复合材料,选择了独角仙和锹形虫两种甲虫前翅为仿生对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这两种甲虫前翅结构上的异同,考察了甲虫前翅中的优化设计思路.结果表明: (1) 两种甲虫前翅均采用了以小柱为中空层的夹芯层状结构及框架结构的轻量型设计手法. (2) 独角仙前翅为一次性式的十分经济的设计方式,而锹形虫则为耐用型设计方式.
关键词:
仿生复合材料
,
甲虫前翅
,
独角仙
,
锹形虫
,
优化设计
陈锦祥
,
倪庆清
,
李庆
,
徐英莲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2.020
为了设计开发轻量型仿生复合材料,通过对独角仙前翅内部微细结构及其成因的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种蜂窝-柱子芯轻量型复合材料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列举了若干可能的设计思路,同时简述了这种仿生结构的优点及其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独角仙整个前翅内部存在完整的网状-小柱结构,这种网状结构由气囊构成,呈现出生物界的不规则性、多样化,但可认为大多为类似于蜂窝状的多边形结构.
关键词:
仿生复合材料
,
甲虫前翅
,
独角仙
,
蜂窝-小柱结构
,
轻量型结构
马银剑
,
朱虹
,
李学强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9.009
研究了3组分手性源5-孟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芳香醛、盐酸羟胺,在"一锅"条件下成功合成了6种新的含手性肟醚的衍生物5-(S)-孟氧基-4-肟醚-3-卤-2(5H)-呋喃酮(12a~12f),产率50%~80%.该类化合物具有特定的骨架结构,是一种含氮类的合成子,可发生很多其它类反应,而且也为手性配合物的合成研究和含手性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所有化合物均经IR、1H NMR、13C NMR以及HRMS得到确证.
关键词:
芳香醛
,
盐酸羟胺
,
(S)-(孟氧基)-二卤-(H)-呋喃酮
,
手性肟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