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异酰亚胺树脂合成条件的优化

杨秀云 , 崔婷婷 , 李云辉 , , 杨慧丽 , 范卫锋 , 刘敬峰 , 王震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380

采用不同溶剂制备了苯乙炔基封端的聚异酰亚胺树脂,探讨了不同处理温度对聚异酰亚胺树脂(PⅡ)和相应的聚酰亚胺树脂(P Ⅰ)的熔体粘度及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温度对PⅡ的熔体黏度影响不大,但对溶解性有一定的影响,PⅡ在NMP和THF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在相同处理温度条件下,PⅡ的熔体黏度低于PⅠ.随处理温度的增加,PⅡ低聚物的T5%随之增加,PⅡ在110℃处理的T5%为208℃,150℃处理的T5%为323℃,180℃处理的T5%为382℃,PⅡ固化后的T5%为550℃,显示出较优异的耐热性能.

关键词: 聚异酰亚胺 , 聚酰亚胺 , 溶解性 , 黏度

耐高温异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 李洪深 , 杨慧丽 , 范卫锋 , 刘敬峰 , 张天翔 , 王震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改性的单体反应物聚合法(MPMR)合成了一系列低黏度、耐高温异构聚酰亚胺树脂,研究了树脂预聚物分子质量对树脂的高温流变行为、固化后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树脂的分子结构及其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树脂预浸液常温储存期大于两个月,亚胺化后PI-2纯树脂最低黏度为154Pa·S,固化后树脂质量损失5%的温度大于560℃;石英纤维/PI-2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室温和500℃的弯曲强度分别为917、197MPa,弯曲模量分别为29、22GPa,拉伸强度分别为760、341MPa,拉伸模量分别为32、31GPa,压缩强度分别为570、95MPa,层间剪切强度分别为62、10MPa。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复合材料 , 耐高温 , 低黏度 , 力学性能

低熔体黏度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和性能

杨慧丽 , , 范卫锋 , 刘敬峰 , 王震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0.02.011

合成了两种以苯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树脂,并对其熔体黏度、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树脂在280℃/2 h的熔体黏度均小于1 Pa·s,并具有良好的熔体黏度稳定性,可以用RTM的方法加工成型.PI-1树脂的T_g和T_d~5分别是402和534℃,PI-2树脂的T_g和T_d~5分别是356和525℃.碳纤维增强的PI-1基复合材料在300℃下具有大于70%的性能保持率.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RTM , 熔体黏度 , 耐热性 , 力学性能

NA封端的异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许庆明 , 杨秀云 , 李云辉 , 王震 , 范卫锋 ,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1.z1.019

以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3,4′-BPDA)、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或4,4′-二氨基二苯氧醚、5-降冰片烯-2,3-二甲酸酐(NA)为原料,采用改性的单体反应物聚合法(MPMR),合成了两种NA封端的异构聚酰亚胺树脂(ABPR1,ABPR2).该树脂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和耐热性能,亚胺化后树脂最低黏度低于10Pa·s,固化后5%失重温度(T5%)>470℃,玻璃化转变温度(Tg)>370℃.研究了树脂浇铸体及其炭纤维(G827)增强的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树脂浇铸体在室温的弯曲强度>70MPa,拉伸强度>40MPa;复合材料在室温的弯曲强度>1GPa,316℃的弯曲强度保持率大于40%.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异构联苯二酐 , 5-降冰片烯-2,3-二甲酸酐 , 结构与性能

高韧性异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 杨慧丽 , 范卫锋 , 王震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9.03.013

采用MPMR合成技术得到了低黏度、高韧性、耐高温异构聚酰亚胺树脂,该树脂预浸液常温储存期大于两个月,亚胺化后纯树脂在320℃熔体黏度<300 Pa·S,树脂浇铸体的弯曲强度>100 MPa,弯曲模量>3.0 GPa,抗拉强度可达80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6%,固化后T5d>500℃,其中PI-4复合材料在300℃的弯曲强度保持率达到76.5%.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高韧性 , 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含侧链苯炔基的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

高建召 , 李东风 , , 王震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2.008

采用3,3',4,4'-联苯四酸二酐(3,3',4,4'-BPDA)和3种二胺,3,5-二氨基-4'-苯炔基二苯甲酮(DPEB)、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及4,4'-二氨基二苯甲酮(4,4'-DABP),以苯酐(PA)为封端剂制备了不同比例的带苯炔侧基的聚酰亚胺薄膜,采用DMTA、TGA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技术对侧链含苯乙炔基的聚酰亚胺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苯炔基侧链DPEB含量的增加,固化后的DPEB/4,4'-ODA/3,3',4,4'-BPDA/PA聚酰亚胺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315.3℃升至354.0℃,拉伸强度由76.5 MPa提高至164.0 MPa,薄膜热重分析中温度在491.9~499.8℃之间质量损失为5%.固化后的DPEB/4,4'-DABP/3,3',4,4'-BPDA/PA聚酰亚胺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350.5℃变为379.2℃,薄膜拉伸强度也从106.5 MPa升到129.8 MPa,热重分析中温度在483.9~493.0℃之间质量损失为5%.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苯炔基 , 热稳定性 , 玻璃化转变温度 , 力学性能

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研究进展

阎敬灵 , , 王震 , 王志敏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5.140288

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是目前耐温等级最高的基体树脂之一,以其为基础的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热固性聚酰亚胺 , 基体树脂 , 进展

聚乙烯醇/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 王鹏 , 毛桂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利用熔融挤出法制备出聚乙烯醇/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薄膜,考察了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对复合薄膜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在聚乙烯醇薄膜中分散均匀,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加入可使聚乙烯醇薄膜的熔融温度降低10 ℃左右,热分解温度提高30 ℃,断裂伸长率提高为原来的142%,耐水性提高为原来的2.4倍,且当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添加量在0.3%以上时,聚乙烯醇薄膜材料在200 nm~280 nm波长范围内的紫外线透过率均为零.

关键词: 聚乙烯醇 , 纳米二氧化硅 , 复合薄膜

重金属铬(Ⅵ)和铅对南京土壤中赤子爱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

王婉华 , 陈丽红 , 刘征涛 , 王晓南 , 张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102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 Cr (Ⅵ)和 Pb 对赤子爱蚓( Eisenia fetida)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28 d时,较低浓度的Cr(Ⅵ)(4—8 mg·kg-1)和Pb (1000—1500 mg·kg-1)能促进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而较高浓度的 Cr (Ⅵ)(32—64 mg·kg-1)和 Pb (3000 mg·kg-1)则显著抑制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赤子爱蚓的产茧量随着Cr(Ⅵ)和Pb浓度的升高被显著抑制,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NOEC(无观察效应浓度)和L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2.86(20.56—25.42)、8、16 mg·kg-1.Pb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NOEC和LOEC分别为2280.34(2200.90—2362.65)、1500、2000 mg·kg-1;与人工土壤中Cr(Ⅵ)和Pb对赤子爱蚓产茧量的28 d?EC50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Cr(Ⅵ) , Pb , 南京土壤 , 人工土壤 , 赤子爱 , 生长 , 繁殖

川钢钒钛精矿烧结配矿试验研究

杜长坤 , 麦吉昌 , 罗清明 , 袁晓丽 , 万新 , 柳浩

钢铁钒钛

针对四川德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使用较高比例的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生产情况,通过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和碱度对烧结矿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德钢铁有限公司的原、燃料和配矿结构条件下,要保证烧结矿产质量、节能和降低原料成本,合适的钒钛磁铁精矿配比为45%,合适的碱度为2.3.

关键词: 钒钛精矿 , 烧结 , 配比 , 碱度 , 烧结矿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