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
徐绯
,
季哲
,
王毅
,
谢伟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0718.002
引入微分概念和复合材料铺层刚度分配原则,形成一种改进的求解复合材料斜面对接结构胶层应力的半解析方法MAM(Modified semi-Analytical Method).首先,针对铺层角度及铺层数不一致的情况,采用有限元法(FEM)平面应变模型对MAM进行验证;然后,分别用平均剪应力法、FEM及MAM预测了复合材料斜接结构的承载能力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最后,利用MAM分析工程应用问题,考虑了被粘结体刚度不匹配及胶层厚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AM适于设计复合材料斜接结构;采用MAM能得到胶层应力的尖峰值,且应力分布与FEM计算一致.
关键词:
MAM
,
斜接
,
胶接
,
胶层应力
,
尖峰值
陈康林
,
周福钱
,
付绍洪
,
吕新彪
,
王苹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10.001
对川西北哲波山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在原生矿内主要载金矿物毒砂和黄铁矿中是以显微、超显微的包裹金形式存在,在氧化矿石中是以游离金的形式存在.晶格金的可能性较小.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生长环带中金的含量边缘比核部高,亮带比暗带高.并结合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认为金沉淀的环境是总体较稳定、局部振荡的环境.
关键词:
包裹金
,
赋存状态
,
微细浸染型
,
哲波山金矿床
颜春
,
张守海
,
杨大令
,
杨法杰
,
蹇锡高
功能材料
以氯甲基化聚醚砜酮(CMPPESK)为膜材料,通过相转换法制备了CMPPESK膜,然后将其浸泡在三甲胺溶液中进行季铵化反应,即可得到荷正电的季铵化聚醚砜酮(QAPPESK)纳滤膜.考察了三甲胺浓度,季铵化时间,季铵化温度等季铵化条件对QAPPESK纳滤膜性能的影响,发现三甲胺浓度为5.0mol/L,季铵的化时间5h左右,季铵化温度为30℃时,得到的荷正电QAPPESK纳滤膜对MgCl2、Vitamin B12(VB12)具有较高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
关键词:
季铵化聚醚砜酮
,
纳滤
,
性能
吴乐
,
陶乃旺
,
江水旺
涂料工业
根据欧盟颁布的涂料中禁止添加季铵盐的草案,控制季铵盐类化合物的使用势在必行.文中介绍了季铵盐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应用以及危害,并综述了化学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季铵盐检测分析方法.针对涂料有机无机成分复杂等特点,涂料中季铵盐的提取、净化等前处理是该检测方法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使用超声萃取、液相-液相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分离提纯季铵盐的方法,并对比这几种检测方法的优劣.
关键词:
涂料
,
季铵盐
,
检测技术
何祚清
,
李金良
腐蚀学报(英文)
用微分极化电阻和微分电容测量法研究3种季辚盐化合物在1mol·L-1MgCl2溶液中对Al的缓蚀作用及季辚盐分子结构对缓蚀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辚盐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链长的季辚盐比链短的缓蚀效率高。季辚盐在Al表面上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为物理吸附。
关键词:
铝
,
null
,
null
,
null
蒋嘉
,
姚禄安
,
旷富贵
,
邹津耘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失重法、动电位扫描法和载波扫描法研究了七种季鏻盐化合物对1N盐酸中20~#碳钢的缓蚀作用以及季鏻盐分子结构对缓蚀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季鏻盐化合物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含有两个磷原子的双鏻化合物的缓蚀效率高于单鏻化合物。在15~50℃范围内,溴化苄基三苯基鏻和1.4—双(溴化三苯基鏻)丁烷在碳钢/溶液界面的吸附遵循Bockris-Swinkels吸附等温式。计算了季鏻盐分子吸附的热力学数据。
关键词:
樊治海
,
张宏
,
尹成先
,
张涓涛
,
刘芳莉
,
王远
腐蚀与防护
以桐油为原料合成了桐油酸,使之先后与二乙烯三胺和氯化苄反应,制备了桐油酸咪唑啉苄基氯季铵盐,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利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考察了合成的季铵盐在盐酸溶液中对N80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桐油酸咪唑啉季铵盐能有效抑制N80钢在盐酸介质中的腐蚀;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大,缓蚀效率增加;随着温度升高,腐蚀速率增大,缓蚀效率减小;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N80钢的腐蚀速率增大,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变化不明显;该缓蚀剂为阴极抑制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关键词:
桐油
,
咪唑啉
,
缓蚀剂
张淑英
,
温柳青
,
武克忠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447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铂电极表面聚合制备了季铵盐[CnH2n+1N(CH3)3]Cl(n=12,14,16,18)掺杂的聚苯胺修饰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对复合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和电容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其中[C18H37N(CH3)3]Cl季铵盐掺杂的聚苯胺复合电极比表面积大,电容性能好,在2×10-3 A的充电电流下,初始比电容高达329.6 F/g,未掺杂电极比电容为199.0 Wg.而且,复合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良好,经30次循环后比电容保持为252.4 F/g.
关键词:
聚苯胺
,
季铵盐
,
表面活性剂
,
超级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