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红星
,
宋鹏
,
周会会
,
王逸群
,
季强
,
陆建生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1201.001
以 NiCoCrAlY作为粘结层、8wt%Y2 O3稳定的ZrO2(8YSZ)为陶瓷层,利用等离子喷涂(PS)技术制备2种在陶瓷层及陶瓷层/粘结层界面处具有不同孔隙率的热障涂层(TBCs),研究 TBCs 的热循环寿命差异,分析不同孔隙率TBCs的失效机制。结合有限元模拟计算了TBCs应力分布,分析了高孔隙率 TBCs 中重复平行裂纹形成的原因及2种TBCs剥落的失效模式。利用光学显微镜(OM)、SEM和 EDX分析TBCs的断面微观结构及元素分布。结果显示:高孔隙率TBCs比致密TBCs的寿命增加了1倍。高孔隙率 TBCs 在陶瓷层及界面处存在更多的孔隙和微裂纹,释放了TBCs中积累的应变能,同时氧化铝层中出现的重复平行裂纹能进一步减小了陶瓷层与粘结层之间的应力,进而延长了高孔隙率TBCs的寿命。为制备长寿命TBCs奠定结构设计基础。
关键词:
孔隙率
,
热障涂层
,
平行裂纹
,
热循环寿命
,
应力计算
,
失效模式
王逸群
,
宋鹏
,
季强
,
廖红星
,
陆建生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00379
分别利用真空等离子沉积和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含有Y和含Y氧化物的NiCoCrAl涂层,用差热分析和光学及电子显微镜研究两种涂层在Ar-16.7%O2,Ar-3.3%H2O和Ar-0.2%H2-0.9%H2O气氛中1100℃时的氧化动力学和断面微观结构,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比在不同气氛中含Y氧化物对涂层氧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对于NiCoCrAl+Y涂层,Y倾向于向界面扩散并在界面富集导致Al2O3膜生成更多有利于内氧化的孔洞,水蒸气更会对内氧化产生促进作用.而对于NiCoCrAl+Y(O)涂层,由于Y在涂层制备过程中被氧钉扎,导致NiCoCrAl+Y(O)涂层在上述气氛中生成了平直而均匀的Al2O3层,不同气氛对其氧化行为影响较小.上述研究进一步揭示NiCoCrAl涂层中活性元素Y的存在状态和氧化气氛中的水蒸气对氧化铝组织结构和生长速率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含钇氧化物
,
水蒸气
,
NiCoCrAl涂层
,
热障涂层
,
内氧化
季强
,
宋鹏
,
王逸群
,
廖红星
,
陆建生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4.015
高温服役过程中热障涂层的MCrAlY粘结层形成致密的氧化铝层,从而提高了涂层和基体的抗氧化性能。利用等离子喷涂制备的热障涂层,其粘结层中的 Co 与 Ni 的含量和界面微观结构是影响氧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在Ni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利用低压等离子喷涂(LPPS)分别制备粘结层为 CoNiCrAlY和 NiCoCrAlY的热障涂层进行高温循环氧化实验,比较研究了这两种热障涂层在1050℃下的循环氧化寿命和失效特征。研究表明粘结层表面形貌对氧化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CoNiCrAlY粘结层更易在TGO 层中形成尖晶石氧化物,最终无法形成连续的Al2 O3层,导致涂层失效,而NiCoCrAlY粘结层表现出不同的失效方式。同时,粘结层和基体中Ni、Co等元素在氧化过程中存在强烈的互扩散,Co与 Ni 含量对两种涂层 BC/基体界面处宏观空洞的生长产生了不同影响。
关键词:
热障涂层
,
CoNiCrAlY
,
NiCoCrAlY
,
热循环
,
扩散
,
寿命
颜春
,
张守海
,
杨大令
,
杨法杰
,
蹇锡高
功能材料
以氯甲基化聚醚砜酮(CMPPESK)为膜材料,通过相转换法制备了CMPPESK膜,然后将其浸泡在三甲胺溶液中进行季铵化反应,即可得到荷正电的季铵化聚醚砜酮(QAPPESK)纳滤膜.考察了三甲胺浓度,季铵化时间,季铵化温度等季铵化条件对QAPPESK纳滤膜性能的影响,发现三甲胺浓度为5.0mol/L,季铵的化时间5h左右,季铵化温度为30℃时,得到的荷正电QAPPESK纳滤膜对MgCl2、Vitamin B12(VB12)具有较高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
关键词:
季铵化聚醚砜酮
,
纳滤
,
性能
马希晨
,
秦鹏
,
聂新卫
,
宋辉
,
曹亚峰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12.012
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St-g-PAM)经胺甲基化、磺化和季胺化反应制得强阳离子型两性絮凝剂,探讨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胺化度、阴离子化度、季铵化度的影响,确定了总的反应原料配比:n(St-g-PAM)∶ n(甲醛)∶ n(二甲胺)∶ n(亚硫酸氢钠)∶ n(环氧氯丙烷)=1.0∶ 1.2∶ 0.7∶ 0.4∶ 0.4,磺化最佳工艺条件:t=65 ℃、pH=12、Time=3.0 h;季铵化最佳工艺条件:t=50 ℃、 pH=11 、Time =3.5 h,淀粉基强阳离子两性絮凝剂的胺化度为5.55 mmol/g,阴离子化度为2.44 mmol/g,季铵化度为2.55 mmol/g.
关键词:
淀粉
,
阳离子
,
两性絮凝剂
王朝
,
辛梅华
,
李明春
,
林水森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5.004
采用两步法合成N,N,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再用己酰氯改性,得到N,N,N-三甲基-O-己酰化壳聚糖季铵盐(TMHC).产物用1H NMR、FT-IR 和EA等进行表征.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酰化改性能有效提高壳聚糖季铵盐的抗菌活性,并且随着酰化度的提高抗菌活性增加;TMHC对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的抗菌活性比革兰氏阴性菌E.coli强;另外,相同浓度(50mmol/L)金属离子对TMHC抗菌活性的抑制作用按以下顺序递减:Ba2+ >Ca2+ >Mg2+,而同一金属离子(Mg2+)对TMHC抗菌活性的抑制作用则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壳聚糖
,
季铵盐
,
己酰化
,
抗菌活性
吴乐
,
陶乃旺
,
江水旺
涂料工业
根据欧盟颁布的涂料中禁止添加季铵盐的草案,控制季铵盐类化合物的使用势在必行.文中介绍了季铵盐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应用以及危害,并综述了化学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季铵盐检测分析方法.针对涂料有机无机成分复杂等特点,涂料中季铵盐的提取、净化等前处理是该检测方法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使用超声萃取、液相-液相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分离提纯季铵盐的方法,并对比这几种检测方法的优劣.
关键词:
涂料
,
季铵盐
,
检测技术
何祚清
,
李金良
腐蚀学报(英文)
用微分极化电阻和微分电容测量法研究3种季辚盐化合物在1mol·L-1MgCl2溶液中对Al的缓蚀作用及季辚盐分子结构对缓蚀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辚盐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链长的季辚盐比链短的缓蚀效率高。季辚盐在Al表面上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为物理吸附。
关键词:
铝
,
null
,
null
,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