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屏
,
郝跃
,
彭军
,
朱作云
,
张永华
,
宋国乡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2.04.014
对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碳化硅薄膜的异质外延工艺和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针对实验使用常压水平卧式反应室,分析了生长过程中气流流速分布、反应室内温度分布以及反应气体浓度分布,指出"汽相结晶"过程对薄膜生长区Si/C比例有很大影响,从而影响了碳化硅薄膜的生长速率,在SiC薄膜的生长过程中,对Si/C原子比例的控制一直是影响薄膜表面形貌和膜层掺杂浓度的重要因素.这很好地解释了薄膜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关键词:
碳化硅
,
化学汽相淀积
,
异质外延
,
汽相外延
吴开兴
,
朱平
,
张恋
,
赵仲芳
,
陈明勇
,
苗帅升
,
胡孝景
,
张泽
,
宋泉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60518
颗粒粒度分布是土壤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对土壤水分运动和溶质迁移,以及水土流失有重要影响,同样对离子型稀土矿石的渗透性能和水力学特性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江西龙南乡标稀土矿石干筛法和水洗筛分法颗粒粒度分析结果比较研究发现,干筛法粒度分析结果反映的是团粒的颗粒粒度分布特征,而水洗筛分法粒度分析结果可基本反映单颗粒粒度分布特征.因此,在研究离子型稀土矿石或原地浸矿边坡土体颗粒粒度分布时,应考虑不同水动力条件下团聚体的稳定性,合理选择粒度分析方法.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石
,
土壤颗粒粒度分析
,
干筛法
,
水洗筛分法
王立丰
,
季红兵
,
田维敏
中国稀土学报
分析了中国江西省龙南县足洞乡重稀土矿区及非矿区稀土元素富集植物芒萁体内稀土元素的精细定位及光抑制对芒萁光合特性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主要分布在芒萁的根部和叶片中,矿区芒萁叶片中的重稀土含量显著高于非矿区芒萁叶片.电镜观察表明,稀土元素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外,细胞质中只含有微量稀土元素.与非矿区芒萁叶片相比,重稀土矿区芒萁叶片中的色素含量显著降低,但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高.正常光照条件下,矿区芒萁光系统Ⅱ(PS Ⅱ)的光化学特性比非矿区芒萁略有提高.光抑制实验表明,400μmol photons·-2·s-2的光照强度对矿区芒萁光化学活性影响很小而非矿区芒萁光化学活性显著下降.综上所述,矿区芒萁富集重稀土元素的机制是:(1)通过产生的稀土结合多糖、蛋白等物质将稀土元素固定在细胞壁外;(2)通过改变叶片内部的叶黄素循环色素含量避免高光强对光系统的伤害作用.
关键词:
重稀土元素
,
芒萁
,
光合特性
,
光抑制
,
精细定位
周浓
,
张杰
,
郭冬琴
,
丁博
,
杨丝丝
,
黄均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9.2015020602
采集了三峡库区不同产地重楼药材种植基地的根际土壤及其药材,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镉( Cd)、汞(Hg)、砷(As)、铜(Cu)和铅(Pb)的含量及其在药材中重金属残留量状况,对照相应标准,分析评价各类土壤和重楼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的污染现状和富集系数.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重楼栽培土壤重金属残留量差异显著, Cd、Hg、As、Cu、Pb的平均含量为0.19、0.07、0.07、25.70、59.34 mg·kg-1,Hg、As、Cu、Pb含量均未超过国家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城口县栽培基地Cd含量超过国家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同产地重楼药材中重金属残留量差异较大,Cd、Hg、As含量均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的限量标准,渝北区和城口县岚天乡重楼药材中Cu、Pb含量高于国家限量标准.同时,不同产地重楼对土壤重金属的累积能力存在明显差异,部分产地重楼对Hg、Cu的富集系数>1,但均显著低于超富集植物的临界含量标准(1000 mg·kg-1).对不同产地重楼栽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风险评估及分级发现,除城口县栽培土壤主要受到重金属Cd的污染,达到轻污染或警戒级外,其余栽培均为安全级.
关键词:
三峡库区
,
重楼
,
土壤
,
重金属
,
残留量
,
富集特性
,
污染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