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3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aCO3增强马来酸化蓖麻油树脂及其泡沫塑料

王红娟 , , 敏智 , 章明秋

复合材料学报

以马来酸化蓖麻油(MACO)为主要原料,利用无机矿物碳酸钙(CaCO3)粒子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环境友好的CaCO3/MACO复合材料及其泡沫塑料,研究了CaCO3对MACO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无机粒子与基体间的界面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aCO3含量及其与MACO基体聚合物间的界面黏结是影响复合材料强度的关键因素.随CaCO3含量增加,CaCO3/MACO复合材料的刚性增加,当CaCO3添加量为60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达到最优,分别为26.7 MPa和46.2 MPa,基本达到部分通用塑料的水平.动态力1学和热稳定性分析证明:CaCO3作为增强填料可有效提高蓖麻油基塑料的储存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这些行为归于MACO树脂中的羧基和羰基官能团能与CaCO3发生氢键和配位键合作用,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CaCO3也能增强CaCO3/MACO复合泡沫塑料,当泡沫塑料密度为0.24 g/cm3时,加入20wt%的CaCO3,其压缩强度和模量比纯泡沫塑料的分别提高142.0%和211.5%.添加矿物填料可降低材料中石油基原料的用量,降低材料成本,增加复合材料与环境的相容性.

关键词: 马来酸化蓖麻油 , 碳酸钙 , 增强聚合物 , 增强泡沫塑料 , 力学性能

三喷DD分解炉内煤粉燃烧的数值模拟

耿宗俊 , 邢宁宁 , 赵蔚琳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Ansys软件平台中的非预混燃烧模型,对于日产5000 t熟料的水泥生产线上三喷型DD分解炉内煤粉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从而得到了煤粉燃烧后所形成的炉内温度场和组分浓度场.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该类型分解炉内的高温区位于炉体下部,最高温度约为1800 K;随着炉膛高度增加,炉内温度场呈均匀降低趋势;煤粉入口处挥发份和CO的浓度较高,CO2的浓度较低,并且随着反应的继续进行,CO和O2浓度将逐渐降至0.

关键词: 三喷型DD分解炉 , 煤粉燃烧 , 数值模拟 , 组分浓度场

式吸附性能测量的实验研究

王文 , 黄志华 , 王如竹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了一种定式吸附(或解吸)性能测量装置,通过试验研究,证明其不仅可行,而且测量精度高于常用的容积法(液位法)吸附性能测试系统,而且吸附剂试样充装量少,适用于广泛的压力测量范围.利用本文的测量装置,还首次进行了部分活性炭与氯化钙混合吸附剂与氨的吸附性能测试,数据有助于为吸附制冷寻找新的高效吸附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吸附 , 制冷 , 测量 , 活性炭 , 氯化钙

具体热源的湍流对流中热量传递势耗散的界

魏琪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从数学上确定了具体热源的湍流对流中时均热量传递势耗散的上界和下界,该上界和下界反映了体热源对湍流对流中热量传递势耗散的影响.其上界表明具体热源的湍流对流中时均热最传递势耗散不会大于导热情况下时均热量传递势耗散;其下界表明,给定湍流流场的统计特性,即在某种意义上,粘性耗散一定,这时时均热量传递势耗散可能达到的下界依赖于体热源和速度的时均值.

关键词: 湍流对流 , 体热源 , 热量传递势耗散

不同目的热优化目标函数:热量传递势损耗与熵产

韩光泽 , 过增元

工程热物理学报

热量传递势(势)反映了物体的导热能力,在导热过程中势有损耗,对应于势损耗最小的导热过程效率最高,传热速率最大.熵反映了过程的不可逆性,在导热过程中熵有增加(熵产),对应于熵产最小的过程是系统做有用功的能力((火用))损失最小的过程.以势损耗和熵产为目标函数,分别对导热平板和圆形导热管进行了导热优化计算.以势损耗作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要求沿传热方向温度的梯度为常数,结果是系统具有最大的导热能力.以熵产作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要求沿传热方向温度的自然对数的梯度为常数,结果是系统具有最小的(火用)损耗.

关键词: 热量传递势损耗 , 熵产 , (火用) , 导热优化

随机箱中理想玻色气体的定比热

王赛 , 王春阳 , 李敏 , 孔祥木

低温物理学报

在非相对论与极端相对论极限两种情况下,研究了随机箱中理想玻色气体的定比热,讨论了箱子的边界条件对系统定比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由随机边界条件导致的淬致无序使定比热增大,并且增大的程度随着涨落变化幅度的增加越来越明显;同时还发现在极端相对论极限条件下定比热在系统的临界温度处发生跃变,并且跃变的程度随着涨落变化幅度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比热 , 玻色气体 , 随机箱 , 极端相对论极限

正己烷辅助合成小孔径大孔介孔泡沫氧化硅材料

张海东

材料导报

在正己烷-三嵌段共聚物(EO_(20)-PO_(70)-EO_(20),P123)体系中合成了小孔径大孔介孔泡沫(MCF)氧化硅材料.采用高分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N_2吸附-脱附和小角XRD,对其孔道结构、型貌、比表面积、孔等进行了表征.对合成条件的研究表明,在静置条件下水解TEOS合成的样品,其比表面积、孔径、孔都比在搅拌下水解合成的样品明显增加,其中孔可增加68%,达到2.32cm~3/g.

关键词: 介孔材料 , 泡沫 , 正己烷 , 氧化硅

多路栅位移传感器数字信号的采集与传输

刘杰 , 顾光耀 , 赵越 , 王振清

物理测试

主要介绍了使用单片机实现多路栅位移传感器的数据信号的采集、处理与传输。CD4514BE以及STC89系列单片机实现对多路栅位移传感器的信号采集与处理,中继仪通过无线通讯与上位机相连,实现数据在上位机的显示与实时存储。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符合要求,使用方便,精确度高,同时实现数据的实时储存与显示。

关键词: 栅传感器 , 位移测量 , 信号处理

多路栅位移传感器数字信号的采集与传输

刘杰,顾光耀,赵越,王振清

物理测试

主要介绍了使用单片机实现多路栅位移传感器的数据信号的采集、处理与传输。CD4514BE以及STC89系列单片机实现对多路栅位移传感器的信号采集与处理,中继仪通过无线通讯与上位机相连,实现数据在上位机的显示与实时存储。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符合要求,使用方便,精确度高,同时实现数据的实时储存与显示。

关键词: 栅传感器 , test of distance , processing of signals

导热优化中的最小传递势耗散与最小熵产

程新广 , 孟继安 , 过增元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了比较分析强化传热中存在的熵产最小化和传递势耗散最小化两种不同的方法,针对体点问题,根据这两种方法对导热系数分布进行了优化.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根据最小传递势耗散原理得到的结果优于最小熵产原理得到的结果.其原因在于传递势耗散最小的优化目标是提高热量传递效率,而熵产最小的优化目标实际上是减少可用能损失.

关键词: 最小熵产 , 最小传递势耗散 , 强化传热 , 导热系数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