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立
,
韩露
,
何涛
,
富大欣
,
巫世杰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3.z1.018
对某火箭发动机增压系统用LF3铝合金导管部分残骸的观察分析发现,导管残骸部分区域存在Cl、S腐蚀和沿晶裂纹,分析认为该LF3铝合金导管在发动机飞行试验前已存在较严重的应力腐蚀损伤,飞行试验时,在导管工作内压、装配应力和发动机冲击、振动载荷作用下,应力腐蚀损伤区沿晶裂纹疲劳扩展,并导致裂纹失稳扩展形成导管泄漏或断裂.通过对同批次、同工艺导管的观察、测试及相关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导管发生应力腐蚀的原因是导管在冷弯变形区域存在较大的残余内应力,导管表面处理工艺及偶然性因素使弯管处形成较大面积的腐蚀性介质残留,在一定的环境和时间条件下,形成应力腐蚀损伤.
关键词:
LF3
,
应力腐蚀
,
腐蚀性介质
,
残余应力
曹军
,
沙永志
,
王凤岐
,
范宝恕
钢铁研究学报
高炉富氧大喷煤时,必须考虑煤气中的氢元素、煤的预热及挥发分的分解热.作者对不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和绘制方法进行修正,推导出富氧大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可预测富氧大喷煤条件下高炉内煤气成分、煤气量、热量分布和化学反应等的变化,以便控制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保证高炉顺行.
关键词:
高炉
,
操作线
,
富氧
,
喷煤
孙红尧
,
徐青松
,
林军
,
徐雪峰
,
黄国泓
,
马春波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7.11.007
根据曹娥江大闸的环境特点,对不同厂家的7种富锌涂料进行了近2年的浪溅区、潮差区和大气区的室外暴露试验和近10500 h的盐雾试验、盐水周期性浸泡试验和盐水浸泡试验的室内试验研究,得出几点结论:不同厂家的富锌涂料由于配方不同可能存在性能差异,有时差异程度可能很大;高锌粉含量的有机富锌涂料防腐蚀性能最优,低锌粉含量的环氧富锌涂料防腐蚀性能最差;设计部门或工程业主在设计富锌涂料做底涂时最好委托有关部门做前期防腐蚀试验论证.
关键词:
富锌涂料
,
水闸
,
户外暴露腐蚀试验
,
室内腐蚀试验
许莹
,
胡宾生
钢铁研究学报
为改善高炉冶炼效果,采用两段卧式燃烧炉模拟实际高炉喷煤工艺条件,系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富氧喷煤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在热风富氧的条件下,单种煤和混合煤的燃烧率随富氧率的增加都有提高,而且无烟煤燃烧率的提高幅度略高于烟煤. 缩小煤粉粒度、提高热风温度都有利于煤粉燃烧率的提高,但在鼓风富氧率比较高和煤粉粒度较细小时,煤粉粒度的变化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比较小,混合煤粉的燃烧率随热风温度升高而提高的幅度也略微下降.
关键词:
高炉
,
喷煤
,
燃烧
,
富氧率
陈伟
,
赵宇
,
张卫强
,
庾郁梅
,
李金柱
,
施哲
钢铁研究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金相显微镜、闪光焊接及力学性能测试, 对国内某厂采用富氮钒微合金化生产的Φ40 mm HRB500抗震钢筋微合金析出强化效果、力学性能、金相显微组织、夹杂物、焊接及时效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增氮降钒工艺增加了细小弥散的钒析出相数量,析出相尺寸为10~30 nm,其中V(CN)析出物占总w(V)的79.35 %,析出强化效果显著;钢中夹杂物尺寸小且数量少,A、B、D类夹杂小于1.0级,C类夹杂小于1.5级,有利于控制钢中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改善钢筋塑韧性;钢筋强屈比(Rm实/ReL实) 不小于1.27,均匀伸长率(Agt) 不小于12 %,抗震性能好;自然时效1个月后强度变化平缓,具有低应变时效性;焊接试样断口远离焊接接头、焊接性能良好;生产成本和钒氮微合金化工艺相比吨钢降低20元.
关键词:
富氮钒微合金化
,
HRB500抗震钢筋
,
V(CN)
,
夹杂物
谢有
,
成国光
,
陈列
,
张燕东
,
严清忠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58
针对H13钢中大尺寸析出相的存在形式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H13钢中大尺寸析出相包含3类——富钒的(V,Mo,Cr,Fe)C类、富Mo-Cr的(V,Mo,Cr,Fe)C类及硫化锰.富钒的(V,Mo,Cr,Fe)C类大尺寸析出相形状多呈现长条形,尺寸达数十微米,部分依附于硫化锰形核的析出相成类椭圆形;富Mo-Cr的(V,Mo,Cr,Fe)C析出相无规则形貌,钼、铬原子分数比相差不大,钒原子分数稍低.根据复合大尺寸析出相的结合形式,可以推测出大尺寸析出相的析出顺序.硫化物首先析出,富钒类(V,Mo,Cr,Fe)C相随后,富Mo-Cr类(V,Mo,Cr,Fe)C相则最后析出.结合大尺寸析出相的成分特征,Thermo-calc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
大尺寸析出相
,
H13热作模具钢
,
生成机制
,
Thermo-ca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