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秋枫
金属功能材料
将钛铁样品经强氧化剂过氧化钠于高温熔融分解,使铁、钛等生成沉淀与磷、铝分离.分取部分滤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硝酸酸化,在0.8~1.2 mol/L硝酸介质中,加入钼酸铵溶液,使磷生成磷钼杂多酸,用正丁醇-三氯甲烷萃取,以氯化亚锡溶液将磷钼杂多酸还原为磷钼蓝,于波长68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当分取的部分滤液用盐酸酸化时,加入过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调节pH值为5.8~6.2,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可以以氟化物将铝置换,释放出与铝相当量的EDTA.再用锌标准溶液滴定所取代出的EDTA,据此计算铝的含量.本方法具有稳定性较高、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关键词:
钛铁
,
磷
,
铝
,
连续测定
,
分光光度法
,
滴定法
陈武
,
张寿庭
,
伦生平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205
杏枫山金矿床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古台山—新宁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是一典型的石英细脉带型金矿床.在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对矿体特征、矿石成分、成矿作用过程等分析研究,提出该矿床成矿模式.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青白口系高涧群初始矿源层的形成;第二阶段,区域深大断裂,变质作用阶段,金元素聚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沉淀、再循环,形成矿化富集层;第三阶段,多次岩浆活动,成矿热液形成,断裂构造活动,形成运移通道;第四阶段,岩浆活动,旧断裂复活,新断裂产生,金富集成矿.
关键词:
杏枫山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成矿模式
,
湖南
张振江
,
万东
,
邢海平
,
唐涛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648
以未添加助剂的聚丙烯(PP)粉料为原料,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接枝单体,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当支链分子量大于PP的临界分子量(Me=5600)的2倍时,对流变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称为流变学长支链.研究了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 TMTD)在熔融接枝体系中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加入TMTD后,单体的接枝量降低,但是支化效率提高.理论计算表明,在同样条件下加入TMTD后,改性样品的长支链频率由0.03升至0.34.
关键词:
聚丙烯
,
熔融接枝
,
长链支化
周婧
,
许志良
,
孔宏伟
,
路鑫
,
许国旺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566
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IT-TOF MS/MS)的酚酸类分析方法,对6种共18批次的石斛枫斗药材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其中18种酚酸类化合物得到初步定性.在共有化合物中选择杓唇石斛素和石斛酚作为质量控制的目标化合物.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确定了提取溶剂为60%甲醇、提取时间为65 min的超声提取杓唇石斛素和石斛酚的最佳条件,建立了石斛枫斗中杓唇石斛素、石斛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定量线性优于0.999 8,检出限(LOD)分别为0.18 mg/L 和0.09 mg/L,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 ,加标回收率均值分别为97.1%和101.4% .这些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石斛枫斗药材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
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
含量
,
酚酸类物质
,
杓唇石斛素
,
石斛酚
,
石斛枫斗
贾红兵
,
刘卫东
,
金志刚
,
张士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蠕变试验,结合分子热激活运动理论,研究了不同硫化体系NR/BR硫化胶的蠕变寿命.结果表明,Zhurkov公式不适用描述硫化胶寿命,硫化胶的蠕变寿命不仅与材料本身有关,还与热氧(△H/T)、热力(V@σ/T)及应力(α@σ)的交互作用有关.NR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定向,使σ对蠕变寿命具有正效应.蠕变寿期的数学模型可描述为ln tf=△H/T-V@σ/T+α@σ-β.
关键词:
NR硫化胶
,
蠕变寿期
,
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