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30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用超滤膜处理长江水

董秉直 , 李伟英 , 秦祖群 , 赵冀平 , , 谭章荣 , 范瑾初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1.009

采用混凝-砂滤-超滤膜的联用工艺对长江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混凝-砂滤作为预处理能有效地去除大分子的有机物.5个月的试验中,膜压差增长缓慢,实现了长期稳定运行.出水的浊度、CODMn和DOC的平均值分别为0.068 NTU,1.23 mg/L和1.3 mg/L.

关键词: 长江原水 , 超滤膜 , 混凝 , 膜压差

功能梯度材料表面缺陷的热多重散射问题

马晓 , 谈和平

功能材料

基于热传导波动模型,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研究了半无限功能梯度材料表面球形缺陷的热多重散射.给出了热散射的一般解.温度由调制光束在材料表面激发,球形缺陷表面的边界条件为绝热,非均匀参数为指数函数变化.分析了结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并给出了温度变化的数值结果.本研究可为功能梯度材料的分析研究、物理反问题和红外热成像等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数据.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 非Fourier导热 , 多重散射 , 表面缺陷

钴铁氧体微米球吸性能与成分的关系研究

纪仁龙 , 张涛 , 房洪杰 , 朱鹏程 , 孙杰

人工晶体学报

用溶剂热方法制备CoxFe3-xO4 (0≤x≤1)微米球, 可看作不同比例Fe3O4和CoFe2O4的混合物.实验发现:当原料中钴铁原子比为1∶1、1∶2、1∶4和0时,反应得到的球分别为CoFe2O4、Co0.9Fe2.1O4、Co0.73Fe2.27O4和Fe3O4.Fe3O4与石蜡混合物(质量分数75wt%)厚度为5.5 mm时,反射率最低为-38 dB,对应频率为4 GHz;Co0.9Fe2.1O4与石蜡混合物在3~14 GHz频率范围内介电损耗大于磁损耗,计算出来的反射率分贝值(-41.1 dB,12.08 GHz,2 mm)低于相关报道.比较四种成分的钴铁氧体球可以看出:当x值不同时,由于成分Fe3O4和CoFe2O4的自然共振频率不同,引起磁性能随微波频率发生变化,而且由于二价铁离子被钴离子取代,结晶性也发生改变,进而改变了材料的介电和吸性能.

关键词: CoxFe3-xO4球 , 性能 , 自然共振频率 , 结晶性

半无限体内双圆柱表面热散射问题的研究

马晓 , 谈和平 , 董士奎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基于非傅里叶导热定律,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研究了含双圆柱缺陷非透明半无限体中热传播问题,给出了基于热传导波动模型的热散射问题的一般解.温度由调制光束在材料表面激发,缺陷表面的边界条件为绝热,分析了各物理参数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特别是热波波长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并给出了温度变化的数值结果.

关键词: 非傅里叶导热 , , 多重散射 , 红外成像 , 表面缺陷

花状Fe3O4微球的制备和吸性能

包家兴 , 于荣海

金属功能材料

采用溶剂热法制得具有花状结构的Fe3O4微米球,该微球直径约4μm,是由Fe3O4纳米片组装而成的.采用X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结构、磁性和形貌进行表征.将样品与石蜡按质量比1:1制成同轴样品,测试其2~18 GHz下的电磁参数并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发现,由于偶极子极化、自然共振和涡流损耗,具有花状结构的Fe3O4微米球在高频范围内显示出了较为良好的宽频吸收特性.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 片状结构Fe3O4 , 性能

涂料概述

王连杰 , 高焕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6.005

重点对吸涂料的吸机理以及粘结剂和吸收剂种类进行了论述,并对吸涂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 吸收剂 , 涂料 , 隐身涂料

毫米/厘米兼容吸涂层的设计与研究

于名讯 , 丁文皓 , 李云南 , 何华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7.003

以电磁理论为基础,对两层结构的毫米/厘米兼容吸收涂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系列吸涂层的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先分别以电损耗和磁损耗为主,采用单层结构分别对毫米和厘米实现较好的吸收,然后以厘米吸收层作为内层,以毫米吸收层作为外层,并进一步改善内外层之间的阻抗匹配,利用两层结构可以对毫米和厘米实现较好的兼容吸收.

关键词: 兼容吸涂层 , 毫米 , 厘米

临界水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进展

苏奕菘 , 郑政峰 , 张维冰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3.005

由于纯水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临界液体水时氢键网络发生改变,导致其极性、粘度等物理性质产生较大的变化.以临界水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SubW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SubWC的仪器系统可以采用通过改装的一般的气相色谱(GC)或液相色谱(LC)装置;分离色谱柱既可以采用液相色谱填充柱,也可以采用类似于GC的毛细管柱;选择性既可以通过调节柱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也可以通过在流动相中添加有机调节剂或盐类进行调节;检测既可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也可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极大地拓宽了色谱分离和最佳条件选择的范围.SubWC无论在仪器系统、流动相的洗脱还是固定相的选择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征.这种新的分离模式目前处于研究与开发阶段,且多用于极性、中等极性样品的快速分离.

关键词: 液相色谱 , 临界水 , 流动相 , 固定相 , 综述

表面缺陷对功能梯度条形板表面温度场的影响

王飞 , 马晓 , 陈德珍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3.015

与半无限体结构相比,条形板要考虑其上下边界对热的多重散射,因此引入复变函数,基于非傅立叶导热定律,采用镜像法和波函数展开法,求解了含表面圆柱缺陷的功能梯度条形板的表面温度场,给出了功能梯度条形板中热散射的解析解.热由调制的超短脉冲激光在功能梯度条形板表面激发,表面圆柱缺陷表面的边界条件为绝热边界,条形板上下表面的边界条件等于环境温度.分析了表面圆柱缺陷的几何参数和热物理参数对功能梯度条形板表面温度场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功能梯度条形板非均匀参数对条形板表面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可望为功能梯度条形板的红外热无损检测提供计算方法和参考数据.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 非傅里叶导热 , 表面温度场 , 条形板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3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