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
辛武根
,
王旭东
,
叶纯
,
吕昶
,
涂志中
,
尹傛俊
,
徐宇博
,
李乘揆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32804.0577
阐述了满足能源之星6.0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设计思路和方法.介绍了能源之星6.0的功耗标准以及测试方法,在原有51.1 cm(20.1 in)能源之星5.0液晶显示器的基础上,将原来低光效的3020-LED灯条更换为高光效的4014-LED灯条,使得背光源的功耗大幅度下降.对实际样品进行测试,整个液晶显示器的能源之星6.0功耗在14.34 W左右,远低于能源之星6.0对此款液晶显示器的最大功耗标准16.60 W.且对能源之星6.0功耗的预估值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发现预估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
能源之星6.0
,
背光源
,
4014-LED
王欢
,
辛武根
,
王伟
,
张金风
,
涂志中
,
尹傛俊
,
徐宇博
,
李乘揆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3.0345
为了给液晶显示器亮度视角的设计提供依据,论文针对侧入式背光源的亮度视角进行了详细研究,考虑可能对其影响的3个因素,即灯源入光方式、导光板类型和光学膜层组配.首先,对2种不同入光方式,即短边入光和长边入光进行了研究;接着,对3种不同类型导光板,即油墨印刷、射出成型和热滚压导光板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不同组配光学膜层进行了研究.测试数据显示在相同导光板和膜层组配的情况下,2种不同入光方式的二分之一亮度视角都为50°左右,但是短边入光方式在水平方向的亮度分布具有不对称性;在相同入光方式和膜层组配的情况下,不同类型导光板的二分之一亮度视角都为50°左右,且亮度分布很一致;在相同入光方式和导光板的情况下,不同膜层组配的二分之一亮度视角最小为27°,最大可达82°,数据变化较大.数据显示对亮度视角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膜层组配,接着是入光方式,而导光板的类型对其基本没有影响.
关键词:
背光源
,
视角
,
侧入式
,
光学膜层
,
导光板
王欢
,
徐向阳
,
辛武根
,
王伟
,
涂志中
,
尹傛俊
,
徐宇博
,
李乘揆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4.0559
为了实现液晶显示器的广视角显示,论文详细阐述了一款54.6 cm(21.5 in)液晶显示器的广对比度视角液晶面板及广亮度视角背光源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介绍了边缘场开关模式液晶面板的设计方法及结构,从原理上阐释了此液晶面板具有广对比度视角的原因;介绍了背光源亮度视角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背光源中多组光学膜层架构的测试和数据对比,得到了具有最广亮度视角的膜层架构.根据上述原理进行实际模组样品的制作并进行实测,数据结果显示此款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视角可达90°/90°/90°/90°,且在水平方向的1/2亮度视角可达60°,相应的亮度视角均一性为1.20.通过对比其他同类产品的实测数据,表明此款液晶显示器无论在对比度视角还是亮度视角方面都远优于同类产品.
关键词:
广视角
,
边缘场开关
,
光学膜层
,
背光源
潘红伟
,
张瑞忠
,
樊明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1.005
运用地质观测和统计分析研究,讨论了山东大尹格庄金矿床NWW向大尹格庄断裂的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大尹格庄断裂对矿化类型、强度和矿体产状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NWW向大尹格庄断裂以北的Ⅱ号矿体群以金矿化为主,断裂南部Ⅰ号矿体群以银矿化叠加早期金矿化为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大尹格庄断裂本身也存在金矿化,这对深化对该区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指导找矿预测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大尹格庄断裂
,
NWW向断裂
,
控矿构造
,
大尹格庄金矿
高帮飞
,
杨立强
,
王庆飞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01.003
大尹格庄金矿床为招平断裂带中部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招平断裂带控制.文中利用显微构造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观测以及显微裂隙统计计算,来探讨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的变形、演化及与金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以脆-韧性变形为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揭示控矿断裂发生过左行剪切向右行剪切的转变;显微裂隙统计计算表明,成矿前后主应力方位发生NWW→NE→NW的转变,伴随着构造差应力大→小→大的变化.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剪压变形向剪张变形转换阶段.
关键词:
显微构造
,
脆-韧性变形
,
应力场转换
,
大尹格庄金矿床
,
胶东
李江
,
姜磊
,
吴锋
,
夏自锋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409
以大尹格庄金矿-616 m水平8204采场为工程依托,对采场进行稳定性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为此,对8204采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矿岩力学性质试验,并应用Q系统和RMR分级法对采场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基于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临界跨度图表法和数值模拟,对采场尺寸和最大跨度进行优化。分析认为,8204采场的最佳跨度为12 m,并将其结果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采用采场暴露面尺寸为12 m ×100 m的结构参数进行回采,采场顶板及围岩并未发生垮落及剥落现象,采场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采场稳定性
,
Q系统
,
岩体质量评价
,
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
,
数值模拟
,
采场跨度
李进友
,
王少林
,
徐怀浩
,
尹辉琳
黄金
大尹格庄金矿自动控制系统以“稳定、平衡”为设计理念,采用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与控制方法,实现了选矿工艺的自动控制.详细介绍了破碎筛分和磨矿分级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过程,并对选矿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前后的主要工艺和技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选矿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设备生产能力及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材料消耗和工人劳动强度,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选矿自动控制
,
稳定
,
影响因素
,
检测
,
控制
张瑞忠
,
高帮飞
,
郭春影
,
宋吉杰
,
付建林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4.003
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空间定位规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已探明主矿体均产于招平断裂带内,NEE向次级断裂对主矿体空间定位有明显控制作用,与招平断裂带主裂面平行的次级断裂构造常产出小规模富矿体,招平断裂带深部派生的"入"字形构造有利于富矿体的产出,构造岩(碎裂岩、糜棱岩)和断层泥厚大部位矿体厚度增大;已探明矿体北东侧伏方向上是深部隐伏矿体的有利定位空间.据此圈定的成矿预测区,经工程验证,探矿增储效果明显.
关键词:
招平断裂带
,
矿体定位
,
成矿预测
,
大尹格庄金矿床
康怀斌
,
肖庆飞
,
秦洪训
,
王彩霞
,
李进友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613
针对大尹格庄金矿选矿厂一段磨机中钢球尺寸偏大及补加球不合理等问题,应用精确化装补球方法对其装补球制度进行优化.工业应用效果表明:采用新的装补球方法后,在不改变磨矿细度的条件下,磨机单位处理量提高7.46%,选矿厂电耗降低6.10%,磨矿介质单耗降低4.24%.同时,工业应用实践也证明精确化装补球方法在金矿选矿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
精确化装补球方法
,
磨矿
,
节能降耗
,
球径半理论公式
,
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