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无人机变后掠机构结构优化设计及强度校核

, 于东 , 姜洪源 , 敖宏瑞 , 闫辉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11.03.019

取蜗杆齿数、模数和直径系数作为设计变量,以不完全蜗轮体积最小作为设计目标,建立了蜗轮蜗杆传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应用MATLAB中的优化工具箱,进行优化分析,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静态特性有限元分析,校核了不完全蜗轮的强度及刚度.

关键词: 不完全蜗轮 , MATLAB优化设计 , 有限元

山东大格庄金矿NWW向断裂控矿作用浅析

潘红伟 , 张瑞忠 , 樊明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1.005

运用地质观测和统计分析研究,讨论了山东大格庄金矿床NWW向大格庄断裂的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大格庄断裂对矿化类型、强度和矿体产状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NWW向大格庄断裂以北的Ⅱ号矿体群以金矿化为主,断裂南部Ⅰ号矿体群以银矿化叠加早期金矿化为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大格庄断裂本身也存在金矿化,这对深化对该区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指导找矿预测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格庄断裂 , NWW向断裂 , 控矿构造 , 格庄金矿

近代陶瓷科学技术在景德的传播

郑乃章 , 李原野 , 郑康妮 , 莫云杰 , 苗立峰

硅酸盐通报

本文回顾了清代中晚期后中国陶瓷技术从全盛走向停滞和西方近代陶瓷科学产生的历史,分析了近代陶瓷科学技术在景德传播的历程,界定了景德古陶瓷技术与其现代陶瓷技术的分界.指出:从清末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50余年的艰苦奋斗,近代陶瓷科学技术才在景德陶瓷业得以传播和推广应用;在这个历程中,一批近代陶瓷教育的先驱们起着巨大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政府设立的陶瓷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才能真正使中国陶瓷技术传统转变为科学.

关键词: 近代陶瓷科学 , 传播 , 景德

最优相位变量子克隆

张刚 , 潘国柱 , 袁好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5.04.009

在量子信息科学中,量子克隆理论是基础理论,它提供量子密码术的绝对安全性.得到d维空间最优1→M=d+1相位变量子克隆的具体变换,然后将这种克隆机推广到1→M=kd+1(k为整数)情况,并得到具体的变换.利用2维空间非最优2→M=2k+1相位变量子克隆的形式,得到最优的克隆变换.两种类型的量子克隆机的拷贝忠信度符合已有的理论值.

关键词: 量子信息 , 量子密码术 , 量子克隆 , 普适量子克隆 , 相位变量子克隆

景德明清以来低温黄釉的显微结构

孙加林 , 吴隽 ,

人工晶体学报

本课题以景德明清以来低温黄釉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能谱组合、透射电镜等仪器对样品断面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了景德低温黄釉的显微结构演变情况,发现景德低温黄釉主要有黄釉下施底釉和黄釉下无底釉两大类,并进一步分析了底釉的存在对黄釉品质的影响情况.研究得出黄釉与底釉、胎的中间层所析出晶体主要为铅长石,白釉、底釉与胎中间层所析出晶体主要为钙长石;同时,还发现民国黄釉表面存在一层细小的烧绿石型黄色Pb2Fe0.5Sb1.5O6.5晶体.

关键词: 景德 , 低温黄釉 , 显微结构

景德地区低品位红土作为紫砂原料的应用研究

黄钢 , 卢希龙 , 曹春娥 , 秦立邦 , 曾信谦 , 刘洋

硅酸盐通报

以景德地区低品位红土为主要原料制备出性能良好的紫砂泥浆,然后经注浆、干燥、烧成等工艺,得到效果良好的紫砂器.讨论了不同烧成温度对坯体吸水率、烧失量、烧成收缩和呈色的影响,采用XRD、XRF、SEM、EDS、色度分析等测试技术对红土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及烧成后紫砂瓷坯的晶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呈色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景德低品位红土以石英、伊利石和白云母矿物为主;在1250℃烧成时坯体的吸水率最小,1280℃左右时坯体的收缩率、烧失率最大,其合适的烧成温度为1250℃左右;随烧成温度的提高,瓷坯由紫红→深紫红→红褐→灰褐色规律变化;制得紫砂瓷坯的主晶相为莫来石,同时还有部分残余石英相.

关键词: 红土 , 景德 , 紫砂 , 应用研究 , 性能表征

HDBP+TBPO萃U(Ⅵ)机理研究

伊敏 , 张燕妮 , 陈定芳 , 王文清

金属学报

<正> 一、引言 本文研究HDBP(磷酸二丁酯)+TBPO(三丁基氧磷)体系萃U(Ⅵ)的机理,实验中采用单浓度递变法及等摩尔系列法确定萃物组成为UO_2A_2(HA)_2B,并测得萃平衡常数lgβ_(12)=6.89.文中用锥角模型提出的“配位体立体角系数和”稳定规律解释了上述结果,并从温度对萃

关键词:

胶东大格庄金矿床控矿显微构造特征

高帮飞 , 杨立强 , 王庆飞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01.003

格庄金矿床为招平断裂带中部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招平断裂带控制.文中利用显微构造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观测以及显微裂隙统计计算,来探讨大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的变形、演化及与金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大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以脆-韧性变形为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揭示控矿断裂发生过左行剪切向右行剪切的转变;显微裂隙统计计算表明,成矿前后主应力方位发生NWW→NE→NW的转变,伴随着构造差应力大→小→大的变化.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剪压变形向剪张变形转换阶段.

关键词: 显微构造 , 脆-韧性变形 , 应力场转换 , 格庄金矿床 , 胶东

格庄金矿尾矿库扩容工程实践

郭俊利 , 肖刚 , 吴锋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818

基于大格庄金矿尾矿库加高扩容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尾矿库基本系统的主要构成,分析了尾矿库排洪系统的可靠性,并通过浸润线指标的控制对尾矿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尾矿库扩容 , 排洪系统 , 浸润线 , 稳定性分析

景德青花瓷彩上斑点显微结构的研究

吴隽 , 李家治 ,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通过对元代、明洪武及明宜德年间的景德青花瓷样品彩上斑点的显微结构和组成分析,研究了斑点的形成机理和组成,表明青花瓷彩上斑点是由青花钴料中的锰、铁、钴,经高温过程后,在釉熔体中的偏析所形成的,其物像组成,除主要取决于青花钴料中的锰、铁含量外,样品的胎、釉组成及烧成机制等也影响着铁的价态.

关键词: 青花瓷彩上斑点 , microstructure , cobalt bluepigment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