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纳米GaN固体的制备与表征

郑伟威 , 郭范 , 万松明 , 刘新征 ,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3.03.006

本研究工作以氯化氨作矿化剂,在350~450℃、15~50MPa的条件下,用氨基钠作为氮的前体,和金属镓反应合成了氮化镓晶体.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得到的晶体为六方纤锌矿结构,平均粒径为16nm,晶格参数a=0.3215nm,c=0.5223nm.晶体的完整性好、产率高,并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 GaN , 纳米固体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激光拉曼光谱

YSZ/Ni-YSZ双层中空纤维电解质层厚度控制及其影响

宫勋 , 孟秀霞 , 杨乃涛 , 谭小耀 , , 马紫峰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755

本研究利用相转化共纺丝法一步制备出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MT-SOFC)用电解质/阳极(YSZ/NiO-YSZ)双层中空纤维膜,将制得的YSZ/NiO-YSZ双层中空纤维膜前驱体经1450℃烧结后,以纯H2在700℃下还原4h得到YSZ/Ni-YSZ双层中空纤维膜.电解质YSZ膜层厚度通过改变YSZ铸膜液挤出速率来调节.将La0.8Sr0.2MnO3-δ(LSM)阴极乳浆浸渍涂覆在烧结后的YSZ/NiO-YSZ双层中空纤维膜外,经1200℃烧结后形成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结果表明,当阳极铸膜液以10 mL/min速率挤出,而电解质铸膜液挤出速率为0.5、1、1.5、2 mL/min时,构造的YSZ/Ni-YSZ双层中空纤维膜电解质层厚度分别为6、13、18、28 μm,其机械强度、气密性均随着电解质层厚度增加而增大,但电导率与孔隙率受电解质层厚度的影响较小.YSZ膜厚度为28 μm的MT-SOFC,800℃时以20 mL/min氢气作为燃料,30 mL/min空气作为氧化剂,最大开路电压为1.01V,最大输出功率只有75 mW/cm2.但同样测试条件下,YSZ膜厚度为6μm的MToSOFC,开路电压为0.92 V,最大输出功率升至329 mW/cm2.

关键词: 双层中空纤维 , YSZ电解质膜 , 相转化法 , 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共纺丝-共烧结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rCO1-xGaxO3-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熊明文 , , 原鲜霞 , 马紫峰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546

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制备了SrCo1-xGaxO3-δ(x=0、0.1、0.2、0.3、0.4)系列阴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热膨胀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对试样进行分析,研究了Ga掺杂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均为钙铁矿结构,随着Ga含量的增加,阴极粉体材料热膨胀系数、电导率和阴极材料表面的吸附氧逐渐减小.其中,SrCo0.8Ga0.2O3-δ的面电阻最小,600℃时为0.73 Ω·cm2,以其为阴极的单电池在650℃的工作温度下的最大输出功率达0.484 W/cm2.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阴极材料 , SrCo1-xGaxO3-δ , 微观结构 , 电化学性能

新型SOFC阳极材料La0.75Sr0.25Mn0.5Cr0.5-xCuxO3-δ的合成与表征

孙琳 , 卢军 , 殷洁炜 , , 马紫峰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674

合成了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阳极材料La0.75Sr0.25Mn0.5Cr0.5-xCuxO3-δ (LSMCr0.5-xCux,x=0、0.05、0.10、0.20).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其物相结构和与电解质的化学相容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其微观形貌.用直流四探针法测试了材料的电导率;交流阻抗法表征了材料的阳极阻抗特性.结果表明:LSMCr0.5-xCux材料均为菱方钙钛矿晶相,Cu的掺入导致晶胞体积和粉体粒径增大.x≤0.10时,阳极粉体与YSZ在1200℃烧结3h无第三相生成,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LSMCr0.5-xCux在空气和5%H2-Ar气氛下的电导率均随x的增加而增大;在湿润的5%H2-Ar气氛下的阳极极化面电阻(ASR)均低于未掺杂的LSCM,x=0.05时ASR最低,900℃时仅有0.38Ω·cm2.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阳极 , LSCM , Cu掺杂 , 电导率 , 阻抗

钢漏钢预报系统的开发与实践

田建良 , 陈开义 , 江中块

连铸

钢2号连铸机生产过程中,漏钢事故经常发生,同时误报的次数较为频繁,严重影响板坯质量和铸机的高效化生产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钢自主研发了适合钢二号连铸机的漏钢预报系统.模型投用后完全避免了粘结漏钢,解决了困扰钢2号连铸机正常生产的难题,并且为公司节约巨额费用.

关键词: 粘结漏钢 , 预报系统

山东大格庄金矿NWW向断裂控矿作用浅析

潘红伟 , 张瑞忠 , 樊明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1.005

运用地质观测和统计分析研究,讨论了山东大格庄金矿床NWW向大格庄断裂的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大格庄断裂对矿化类型、强度和矿体产状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NWW向大格庄断裂以北的Ⅱ号矿体群以金矿化为主,断裂南部Ⅰ号矿体群以银矿化叠加早期金矿化为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大格庄断裂本身也存在金矿化,这对深化对该区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指导找矿预测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格庄断裂 , NWW向断裂 , 控矿构造 , 格庄金矿

胶东大格庄金矿床控矿显微构造特征

高帮飞 , 杨立强 , 王庆飞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01.003

格庄金矿床为招平断裂带中部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招平断裂带控制.文中利用显微构造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观测以及显微裂隙统计计算,来探讨大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的变形、演化及与金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大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以脆-韧性变形为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揭示控矿断裂发生过左行剪切向右行剪切的转变;显微裂隙统计计算表明,成矿前后主应力方位发生NWW→NE→NW的转变,伴随着构造差应力大→小→大的变化.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剪压变形向剪张变形转换阶段.

关键词: 显微构造 , 脆-韧性变形 , 应力场转换 , 格庄金矿床 , 胶东

格庄金矿尾矿库扩容工程实践

郭俊利 , 肖刚 , 吴锋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818

基于大格庄金矿尾矿库加高扩容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尾矿库基本系统的主要构成,分析了尾矿库排洪系统的可靠性,并通过浸润线指标的控制对尾矿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尾矿库扩容 , 排洪系统 , 浸润线 , 稳定性分析

钢中磷铁水低磷钢冶炼问题的探讨

唐洪乐 , 汪洪峰 , 孙晓辉

钢铁

钢铁水中磷含量偏高,冶炼低磷钢种有困难,通过对国内外降磷方法所采用的"铁水炉外预脱磷"、"SRP法"及"转炉双渣法脱磷方法"的比较分析,摸索出适合钢自身特点的方法--转炉同炉铁水脱磷炼钢工艺.通过在冶炼中采用前期造渣、中途倒渣的方法,将磷的质量分数降到≤0.01%,满足了生产低磷钢的要求.

关键词: TBM顶底复吹 , 脱磷率 , 中磷铁水 , 低磷钢

格庄金矿深部采场稳定性分析与参数优化

李江 , 姜磊 , 吴锋 , 夏自锋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409

以大格庄金矿-616 m水平8204采场为工程依托,对采场进行稳定性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为此,对8204采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矿岩力学性质试验,并应用Q系统和RMR分级法对采场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基于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临界跨度图表法和数值模拟,对采场尺寸和最大跨度进行优化。分析认为,8204采场的最佳跨度为12 m,并将其结果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采用采场暴露面尺寸为12 m ×100 m的结构参数进行回采,采场顶板及围岩并未发生垮落及剥落现象,采场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采场稳定性 , Q系统 , 岩体质量评价 , 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 , 数值模拟 , 采场跨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