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8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不同钢种真实应力屈强比与工程应力屈强比的测试与对比

姚婷珍 , 肖美霞 , 许天旱 , 王党会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4008

对五种试验钢进行了拉伸试验,得到了工程应力屈强比、真实应力屈强比和静力韧度实测值,根据静力韧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了五种钢颈缩前后吸收的能量和静力韧度,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试验钢的真实应力屈强比比工程应力屈强比小约0.13,静力韧度的实测数据和公式计算的结果一致;对高钢级管线钢,在静力韧度足够的前提下,用真实应力屈强比做为安全性指标比用工程应力屈强比更客观,更具实际意义.

关键词: 屈强 , 管线钢 , 静力韧度 , 真实应力 , 工程应力

影响低碳钢屈强比的显微因素

魏恒 , 郑少波 , 王淼 , 林大为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12.02.005

为保证后续加工的成形性和使用过程的安全性,近年来新研发的一些钢种对屈强比也有一定要求.探讨了不仅对强度有要求,而且对屈强比也有规定的主要钢种,分析了多种显微因素对屈强比的影响,归纳了降低屈强比的三类措施.

关键词: 低碳钢 , 显微因素 , 屈强

屈强比对X80钢性能的影响

李洋 , 张伟卫 , 吉玲康 , 冯耀荣 , 霍春勇

机械工程材料

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使用的五种不同屈强比的X80钢通过静拉伸试验、动载冲击试验、水压爆破试验模拟管线一般受载情况等,比较了不同屈强比X80钢的性能差异,分析了屈强比对变形能力和承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屈强比对X80钢纵、横向的力学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对横向的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大于对纵向的;屈强比能够反映材料的变形能力;X80钢的横向屈强比与纵向屈强比不存在一致的对应性;"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横向屈强比指标是可行的;钢管的水压爆破试验压力大大超过理论计算最小压力,能够保证钢管的安全性;屈强比与高钢级管线钢管承压能力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屈强 , 形变硬化指数 , 伸长率 , X80钢

冷却工艺对低碳钢屈强比的影响机制

王淼 , 魏恒 , 屠挺生 , 甘青松 , 郑少波 , 林大为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12.03.004

采用复合冷却方法进行了低碳钢板的热轧冷却试验.考察了4种冷却工艺(包括一段冷却、后段冷却、两段冷却和前段冷却)对低碳钢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晶粒间取向差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一段冷却相比,后段冷却或两段冷却的屈服应力和屈强比较低.但两者的影响机制不同.后段冷却的屈强比较低的原因是晶粒尺寸较大,而两段冷却的屈强比较低的原因是小角度晶界比例较低.

关键词: 冷却工艺 , 低碳钢 , 屈强 , 小角度晶界

高层建筑用钢板的屈强

于庆波 , 赵贤平 , 孙斌 , 于爱民 , 陈波

钢铁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高层建筑用钢应具有较强的塑性变形一致性。塑性变形一致性主要是通过降低钢的屈强比来实现,因此,屈强比是衡量高层建筑用钢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不同化学成分的钢进行了控轧控冷试验,得出了化学成分、晶粒尺寸、珠光体和贝氏体的含量及M/A岛状物对屈强比的影响,并且根据试验数据回归出了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屈强比;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加工硬化

60 kg级低屈强比耐火钢的实验研究

胡淑娥 , 孙卫华 , 刘晓美 , 李龙 , 丁桦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4.04.007

对低屈强比建筑用耐火钢进行了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钢的化学成分、实验工艺、力学性能等;重点论述了合金元素、组织等对钢的屈强比、高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组织为铁素体基体+贝氏体,因此获得低的屈强比.合金元素Cr、Mo、Nb等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钢的高温性能.

关键词: 耐火钢 , 屈强 , 高温强度

高层建筑用钢板的屈强

于庆波 , 赵贤平 , 孙斌 , 于爱民 , 陈波

钢铁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高层建筑用钢应具有较强的塑性变形一致性.塑性变形一致性主要是通过降低钢的屈强比来实现,因此,屈强比是衡量高层建筑用钢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不同化学成分的钢进行了控轧控冷试验,得出了化学成分、晶粒尺寸、珠光体和贝氏体的含量及M/A岛状物对屈强比的影响,并且根据试验数据回归出了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屈强 , 高层建筑 , 抗震性能 , 加工硬化

屈强比升高对管线钢使用安全性的影响

姚婷珍 , 许天旱 , 王党会

机械工程材料

为了研究屈强比升高对管线钢使用安全性的影响,测试了5种常用钢材的工程应力及真应力一真应变曲线,计算了名义屈强比、真实屈强比和静力韧度。结果表明:随着钢强度级别的升高,名义屈强比会不断升高,材料的塑性指标有下降的趋势;真实屈强比在表征材料塑性变形余量方面比名义屈强比更客观,名义屈强比放大了屈强比升高的安全隐患;X80管线钢的屈强比虽然较高,但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并未降低;对高强度管线钢规定过低的屈强比,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关键词: 屈强 , X80管线钢 , 静力韧度 , 安全性

1000MPa级在线淬火钢回火工艺对屈强比的影响

张云燕 , 刘静 , 王世森 , 李德发 , 陈洪伟 , 黄静

钢铁研究

将20mm厚1000MPa级钢板在线淬火后进行不同温度的回火处理,观察了组织及屈强比的变化。结果表明:回火区间在400~550℃范围,屈强比从0.81增长到0.93;回火区间在550~650℃范围,屈强比从0.93降低到0.88。试验钢单相回火索氏体组织屈强比最高,屈强比上升按组织形貌排序为:回火贝氏体加回火马氏体、回火贝氏体加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

关键词: 在线淬火 , 回火工艺 , 高强钢 , 屈强

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屈强 , 蔡正谊 , 韩文波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0.02.008

通过水淬法对原位合成与热压烧结制备的组分为ZrB_2-20%(体积分数,下同)SiC-6.05%ZrC陶瓷材料的热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热震温差、室温水(25℃)与沸水冷却环境、单次与五次循环热震次数以及高温氧化对原位合成试样抗热震性能的影响.计算了原位合成与热压烧结两种工艺制备的同组分试样的抗热震参数,结合试验结果探讨了材料的抗热震机理.结果表明,原位合成试样的抗热震性能优于热压烧结试样.

关键词: 抗热震性能 , ZrB , 裂纹 , 残余强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