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AlON-SiAlO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特性

山下 , 山口明良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3.04.003

为提高AlON陶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制备了AlON-SiAl7O2N7复相材料.在1750℃、0.5 MPa的N2气氛中,保温2 h烧成不同Al2O3/AlN/Si3N4配比的原料得到不同AlON/SiAl7O2N7比的复相材料.因为在烧结SiAl7O2N7的过程中,蒸发-凝聚的同时伴随着SiO气体的挥发,因此很难得到致密的AlON-SiAl7O2N7复相材料.研究了AlON-SiAl7O2N7复相材料在1300℃、空气中的抗氧化性能,同时作为比较,研究了相同条件下单相的AlON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AlON-SiAl7O2N7复相材料显示了较之单相的AlON陶瓷材料更好的抗氧化性能,这是因为氧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含玻璃相的表面氧化层抑制了氧的向内扩散所致.

关键词: AlON , SiAlON , 复合材料 , 烧结 , 强度 , 氧化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钊毒素-Ⅰ的磷脂膜结合活性

曾雄智 , 皮建辉 , 梁宋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6.007

钊毒素-Ⅰ(JZTX-Ⅰ)是一种能够抑制心肌钠通道失活的新型蜘蛛神经毒素,该文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与色氨酸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JZTX-Ⅰ的磷脂膜结合活性.脂质体共沉淀实验表明,JZTX-Ⅰ具有不依赖于带负电荷磷脂组成的生物膜结合活性.当加入由酸性或中性磷脂构成的脂质体后,JZTX-Ⅰ能够分别产生6.4和4.7 nm的蓝移以及7.4和8.0 nm的红移激发漂移,显示JZTX-Ⅰ能够插入磷脂膜,同时该分子疏水表面的色氨酸残基处于一个运动受限的界面区域.荧光淬灭实验进一步证实,与脂质体结合能够减少该毒素分子表面色氨酸残基的溶剂暴露.该研究结果为阐明JZTX-Ⅰ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荧光谱 , 单层小脂质体 , 钊毒素-Ⅰ

钊毒素-V剪切体Y1-JZTX-V的化学合成与氧化复性及其钠通道活性鉴定

全妙华 , 曾雄智 , 皮建辉 , 邓梅春 , 梁宋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4.011

应用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方法化学合成了钊毒素-V(JZTX-V)分子N-端酪氨酸残基剪切体(Y1-JZTX-V),并且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对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复性结果进行监测,从而得到该剪切体的最佳氧化复性条件:0.1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7.50、1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0.1 mmol/L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样品浓度为0.05 mg/L、复性温度为4 ℃.膜片钳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钊毒素-V剪切体Y1-JZTX-V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上表达的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TX-R)与河豚毒素敏感型(TTX-S)钠电流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0±2.5)nmol/L和(39.6±3.2)nmol/L.与天然的钊毒素-V相比,该剪切体对大鼠DRG细胞上的TTX-S钠电流的抑制作用基本一致,但对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却大大降低,表明钊毒素-V分子N-端的酪氨酸残基是一个与TTX-R钠通道结合活性相关的氨基酸残基.

关键词: 化学合成 , 钊毒素-V剪切体 , 复性 , 钠离子通道

08CuPVRE钢耐大气腐蚀的机理

, 吴幼林 , 崔秀岭 , 张陆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08CuPVRE钢耐大气腐蚀的机理于敦,吴幼林,崔秀岭,张陆(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一、前言我国研制的08CllPVRE耐候钢,在成都郊外经两年大气暴晒试验以及室内加速试验,表明其耐蚀性能明显优于碳钢,与日本耐候钢SPA-C的水平相当.为深入研究08CllPVRE钢的耐蚀特性,选用碳钢和SPA-C耐候钢作为对比试样,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试分析,以揭示08CllPVRE钢的耐蚀机理.二、试样与测?...

关键词:

二道沟矿深井开采热环境研究

连海瑛 , 严鹏 , 冯福康 , 赵小稚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6.006

二道沟矿井下作业面最高温度已超过30℃,深井高温热害已成为制约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和深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深井开采热环境研究是深井开采热害治理的基础,通过井下微气候参数测试、作业人员工作环境主观感受调查、高温采场热力分析及矿井通风系统热模拟等研究手段与方法,对该矿井下热环境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矿山下一步的深井开采热害综合治理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 深井开采 , 热环境 , 热模拟 , 热力分析 , 井下微气候环境

东桐峪金矿空场处理机理研究

冯长根 , 李俊平 , 于文远 , 薛烨 , 李宝东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10.004

东桐峪金矿在1600多m的高山下采矿,在1165~866m水平间已形成了43万m2的未处理采空场,已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和当地的生态环境.文中分析了大面积地压活动发生的原因,回顾了空场处理方法,提出了控制爆破局部切槽放顶技术,应用二维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空场处理新方法的机理.研究表明:866m、966m水平是实施切顶的合理位置;实施切顶隔离既能引起顶板应力向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方向重分布,又可避免大面积空场突然冒顶的冲击地压灾害.该空场处理新技术经济、简便,适合于坚硬顶板下的缓倾斜及水平采空场的处理.

关键词: 空场处理 , 控制爆破 , 切槽放顶 , 地压控制

新疆北山金窝子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作用

高永伟 , 曹新志 , 张旺生 , 李文明 , 张振亮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4.003

金窝子金矿床位于新—甘边界地区哈密市境内,是北山地区最为重要的金矿床之一,断裂构造是矿床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由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逆冲作用在金窝子岩体内形成的近NS向高角度追踪张性断裂是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具体控制了金窝子金矿床石英脉型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产状以及成矿元素的分布.断裂构造的脉动性活动则控制了成矿多阶段性.并指出了矿化富集和工业矿体就位的有利部位,以期对矿山下一步探矿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断裂构造 , 控矿作用 , 金窝子金矿床 , 北山 , 新疆哈密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