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威
,
杜洁
,
张丽
,
崔双魁
,
路万兵
,
傅广生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0540
采用螺旋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进行了氢化纳米晶态SiC薄膜的沉积, 研究了氢流量对其微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随着氢气流量的增大, 薄膜的沉积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所生长薄膜晶化度显著提高. 在较低氢流量条件下, 薄膜光学带隙的大小由氢的刻蚀与悬键终止作用共同控制,并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在高氢流量条件下, 强的氢刻蚀使薄膜具有较高的晶化度, 虽然薄膜中整体氢含量有所下降, 但存在于纳米碳化硅晶粒表
面键合氢的相对密度持续增大, 纳米碳化硅晶粒数量的增加和晶粒尺寸的减小所导致的量子限制效应使薄膜的光学带隙继续展宽.
关键词:
纳米碳化硅
,
H2 flow rate
,
microstructure
,
optical property
于威
,
杜洁
,
张丽
,
崔双魁
,
路万兵
,
傅广生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8.03.024
采用螺旋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进行了氢化纳米晶态SiC薄膜的沉积,研究了氢流量对其微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氢气流量的增大,薄膜的沉积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所生长薄膜晶化度显著提高.在较低氢流量条件下,薄膜光学带隙的大小由氢的刻蚀与悬键终止作用共同控制,并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高氢流量条件下,强的氢刻蚀使薄膜具有较高的晶化度,虽然薄膜中整体氢含量有所下降,但存在于纳米碳化硅晶粒表面键合氢的相对密度持续增大,纳米碳化硅晶粒数量的增加和晶粒尺寸的减小所导致的量子限制效应使薄膜的光学带隙继续展宽.
关键词:
纳米碳化硅
,
氢气流量
,
微观结构
,
光学特性
徐晶
,
郭永
,
胡双启
,
赵璐
,
李江
,
赵建国
材料保护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烟酸无氰脉冲镀银的工艺条件,分析比较了双脉冲、单脉冲及直流镀银层的沉积速率、外观质量、抗变色能力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双脉冲镀银层的XRD衍射峰沿(220)面择优取向程度最强,获得的镀银层更加光亮、结晶细致,抗变色性能最好;直流、单脉冲、双脉冲镀层的银晶均为立方晶系.
关键词:
烟酸电镀银
,
双脉冲
,
沉积速率
,
抗变色能力
傅永平
,
李云德
原子核物理评论
计算了由准相干双光子相互作用导致的低横动量双轻子产生。对于不同的质量范围,准相干双光子相互作用在低横动量区域都很重要。将计算结果与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的PHENIX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随着双轻子不变质量的增加,准相干双光子过程的修正作用会更加明显。
关键词:
双光子相互作用
,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
双轻子产生
张辉
电镀与涂饰
双色车属于特殊颜色车身,其外表面颜色通常在2种以上.精益的双色车生产工艺不仅能提高车身外观质量,而且能降低能耗及单车成本.本文对双色车生产工艺作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色漆和清漆的第一、第二遍喷涂以及中涂遮蔽打磨等工艺流程.
关键词:
双色车
,
涂装
,
打磨
,
色漆
,
清漆
唐囡
,
杨又华
,
邓静伟
,
周建萍
,
刘志雷
,
刘光明
表面技术
目的得到一种低温快速固化的潜伏性双氰胺固化剂。方法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新型双酚A型酚醛树脂改性双氰胺潜伏性固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双氰胺和酚醛不同配比对固化漆膜性能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 DSC)分析研究改性后固化剂的活性、用量及固化温度。结果双氰胺和酚醛较好的摩尔比为0.6:1,改性固化剂的最佳用量为30%(相对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改性后的恒温固化温度为127℃。结论该配方合成的双酚A型酚醛树脂改性双氰胺固化剂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酚醛
,
双氰胺
,
潜伏固化剂
,
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