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巍
,
成国光
,
王新华
,
朱国森
,
崔爱民
钢铁
以迁钢RH炉为背景,通过RH真空处理脱碳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真空压降模式对整体碳含量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真空度提高越快,脱碳反应的脱碳速率越大,所得到的终点碳含量也越低,真空度达到5kPa的时间提前3min,终点碳的质量分数可降低20×10-6左右;真空压降平台出现前后,整体脱碳速率分别出现峰值的变化;消除真空压降平台后增加了2个峰值之间的脱碳速率,达到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低碳含量的目的。
关键词:
RH精炼
,
真空
,
数学模型
,
脱碳
刘柏松
,
朱国森
,
李本海
,
崔爱民
,
李焕喜
钢铁
根据RH废气分析系统对废气流量及其中CO、CO_2气体含量的测量,建立了废气分析脱碳数学模型.经验证,模型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吻合较好.对于成品碳的质量分数小于等于20×10~(-6)的超低碳钢,模型计算的RH自然脱碳终点碳的质量分数误差在士3×10~(-6)之间.废气流量修正系数δ采用分段取值更能符合实际情况,RH精炼开始3min内,δ为0.35,3min后δ为0.6.在RH自然脱碳后期,当废气中CO的质量分数由峰值降低到5%时,钢水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达到13×10~(-6),已经低于RH终点碳含量的要求值,可以判定RH脱碳过程结束.
关键词:
废气分析
,
RH
,
数学模型
,
超低碳钢
刘柏松
,
李本海
,
朱国森
,
陈斌
,
崔爱民
,
李焕喜
钢铁
利用工业试验,研究了常规RH和RH-TOP精炼处理IF钢的脱碳过程、钢水氧含量、真空室压力、废气流量及成分、钢水温降的变化.根据表观脱碳速率常数的不同,两种精炼方式下脱碳过程分别呈现"两段式"和"三段式"变化规律,均可以在20min内稳定生产碳质量分数低于15×10-6的IF钢;吹氧使得真空室压降平台处压力升高,平台时间延长,不利于提高脱碳速率,且吹氧过量导致脱碳终点氧含量大幅升高.采用RH-TOP吹氧时,CO的二次燃烧产生的热补偿可以降低转炉出钢温度20~30℃.
关键词:
RH
,
RH-TOP
,
脱碳
,
IF钢
,
超低碳钢
李崇巍
,
成国光
,
王新华
,
朱国森
,
崔爱民
钢铁
以迁钢RH精炼炉为背景,建立了RH强制脱碳数学模型,确定了脱碳的4个反应地点:真空室内钢液自由表面,氩气表面,真空室钢液内部与飞溅液滴表面,并进行了RH强制脱碳机制研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真空处理前期,钢液内部脱碳速率在4个脱碳地点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后期以液滴脱碳为主;在迁钢现有的压降模式下,确定了第3分钟进行吹氧操作,保证40m3/min的吹氧流量为最佳的工艺处理方式,并通过迁钢实际生产炉次的对照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
关键词:
RH精炼
,
真空
,
数学模型
,
强制脱碳
钢铁研究
近日,武钢"高速铁路用U71Mn系列重轨生产成套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由湖北省科技厅组织、工程院院士崔崑教授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
国际领先水平
,
生产成套技术
,
重轨
,
武钢
,
科技成果鉴定
,
工程院院士
,
铁路用
,
科技厅
崔忠兴
腐蚀学报(英文)
油井缓蚀剂研究与应用崔忠兴(中原油田设计院,濮阳457001)1.前言中原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油井系统腐蚀严重,直接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l’].为了解决油井系统腐蚀问题,在中科院腐蚀所的专种“基础f,联合开发研制了!MC—SDeZS油井缓蚀剂.该剂以合成炔氧甲基胺和炔氧甲基季法盐衍生物,以这两种衍生物为主体成分复配辅助成分而成的水溶油分散吸附成股型缓蚀剂l’1.通过室内高温高压模拟评价试验.ZI口油井加药试验及测试表明l‘],平?...
关键词:
null
,
inhibitor
,
IMC-80-2S
于敬敦
,
吴幼林
,
崔秀岭
,
张陆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08CuPVRE钢耐大气腐蚀的机理于敬敦,吴幼林,崔秀岭,张陆(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一、前言我国研制的08CllPVRE耐候钢,在成都郊外经两年大气暴晒试验以及室内加速试验,表明其耐蚀性能明显优于碳钢,与日本耐候钢SPA-C的水平相当.为深入研究08CllPVRE钢的耐蚀特性,选用碳钢和SPA-C耐候钢作为对比试样,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试分析,以揭示08CllPVRE钢的耐蚀机理.二、试样与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