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政
,
师会超
材料保护
用现有的微弧氧化方法制备的镁合金陶瓷膜厚度有限,且属于多孔结构.采用电流密度0.4 A/dm2,在AZ6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膜;研究了不同微弧氧化时间(30,50,70,90,120,160 min)对陶瓷膜微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一定的条件下,处理时间对陶瓷膜微观组织和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随氧化时间延长,阳极电压、陶瓷膜厚度和粗糙度增大;孔隙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70 min时,陶瓷膜表面熔融物颗粒和孔隙尺寸增大且分布不均;50 min时陶瓷膜耐蚀性最好.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AZ61镁合金
,
氧化时间
,
陶瓷膜
,
耐蚀性
,
形貌特征
材料研究学报
<正> 1990年11月15日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师昌绪同志的七十华诞之日。师昌绪同志以其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勤奋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挚诚的爱心,赢得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尊敬,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
钢铁
2012年2月22日是两院院士邵象华先生百岁华诞的大喜日子,2月21日上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邵象华院士百岁华诞举办了隆重的座谈会。座谈会会场一幅以长城和中国钢铁工业为背景的巨型彩色喷绘画卷蕴喻了邵象华院士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贡献。座谈会高朋满座,群贤毕集。中国材料界学术泰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徐匡迪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
关键词:
师昌绪院士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中国工程院
,
学术贡献
,
钢铁工业
,
中国科学院
,
成长经历
,
副院长
张伟国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1984年7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能源工程专业委员会煤炭学科组成立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张文奇教授,副理事长肖纪美教授,常务副秘书长朱日彰副教授,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许维钧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委员陈鹤鸣副教授,毛光宁高级工程师,煤炭部技术发展司周俊松司长、煤炭学科组组长魏伯科,挂靠单位负责人毕雨悌,中国煤炭学会及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学会的代表徐道伦和谢惠佑以及腐蚀学会副秘书长许淳淳等到会致词并做了学术报告。 参加会议的有60余个煤炭部厂矿院所的80名代表。会议听取了淮北、徐州、平顶山等十余个煤矿腐蚀损失调查报告,一致估计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约占总产值的4%。会议认为必须尽快扭转当前的严重局面,狠抓煤炭系统的防腐蚀科研工作。会议讨论了近期的学术交流、科普、培训、创办学术刊物等计划,通过了煤炭系统腐蚀与防护“七五”规划中的十二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合金耐蚀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11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市平谷县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办。参加这次会议有32个单位、60位代表。分两组宣讲论文48篇。全体会议听取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付总工程师周立同志作题为“表面科学进展”的报告,引起到会代表的浓厚兴趣和热烈欢迎。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应用现代物理和表面物理技术研究金属表面的有9篇,钢铁的腐
关键词:
徐思盛
材料研究学报
<正> 由国家高技术新材料专家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科学会及球海市香洲区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生物材料研讨会”于1991年1月8日至12日在珠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材料科学、医学、生
关键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全国“辐照腐蚀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18至20日在泰安市召开,出席单位18个32人、会上交流了学术报告18篇。内容丰富,讨论热烈,大会还介绍了我国核电站发展的情况。会议期间,能源工程专业委员会拟定了核电学科组今后的一些打算以及1989年的活动计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