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金红
,
陈伟庆
,
张昧茗
,
李青
,
郑宏光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7.12.011
利用炉渣半球点测定法,测定了宝钢不锈钢分公司炼钢厂AOD炉(120t)氧化期渣和终渣的熔化温度,研究了AOD炉渣熔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AOD氧化期渣,碱度和氧化镁对炉渣熔点影响不大;渣中w(TFe)在9.7%~20%之间变化时,增加渣中全铁可使炉渣熔点明显升高;渣中w(Cr2O3)从22.5%增加到30%,可使炉渣熔点升高140℃.对于AOD终点脱硫渣,当R=1.4~1.8时,炉渣熔点随碱度的增大而显著升高;脱硫渣R=1.8时,w(CaF2)加入12%-13%则炉渣熔点显著降低;AOD还原渣R=1.6时,w(CaF2)加入9.5%~10.5%可显著降低炉渣熔点.
关键词:
AOD
,
炉渣
,
熔化温度
材料研究学报
<正> 1990年11月15日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师昌绪同志的七十华诞之日。师昌绪同志以其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勤奋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挚诚的爱心,赢得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尊敬,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
王立平
,
高颀
,
王韦琪
,
陈占乾
,
李献军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4-3962.2007.06.004
介绍了河南省西峡县、方城县、泌阳县3地金红石矿的资源状况及开采条件.河南省金红石矿储蓄量占全国总储蓄量的80%,其中西峡矿C级以上金红石储量为19×104 t,品位为2%~4.5%;方城矿C级以上储量超过600×104t,平均品位为2.22%;泌阳矿C级以上储量为41×104 t,平均品位为2.2%.目前,此3个金红石矿均已完成小试和中试选矿.对比而言,方城矿极具大规模开采利用价值.
关键词:
河南省
,
金红石矿
,
储量
,
品位
石棋
,
郭志猛
,
郝俊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制备了固相含量(70%~80%质量分数,下同)的金红石浆料,经凝胶注模成型、烧结,获得钛质纺织陶瓷零件,同时,测定了材料的性能,分析了其显微结构,讨论了金红石料浆的流变特点以及各种分散剂、固含量对金红石浆料的流变性及脱模情况的影响.结果证明:固相含量比pH值对浆料粘度的影响更大;合适的固相含量有利于坯体脱模;蜡模成型金红石坯体脱模性好.
关键词:
金红石
,
纺织陶瓷
,
凝胶注模
,
脱模
叶恩东
,
程晓哲
,
缪辉俊
,
张溅波
,
吴轩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1.002
利用攀西地区储量丰富的高钙镁低品位钛铁矿制备符合沸腾氯化需要的高品质富钛料是推动钛行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对攀西钛铁矿矿物组成和结构等物相特性分析,提出了氧化还原改性-盐酸浸出制备人造金红石的方法.先在实验室进行工艺条件优化试验,确定了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 kt/a规模人造金红石的扩大试验.扩大试验实现了连续稳定运行,成功获得了满足沸腾氯化需要的优质人造金红石产品,其TiO2≥90%,CaO+MgO≤1.0%.酸浸产生的废盐酸,采用喷雾焙烧技术得到了回收利用,实现了盐酸闭路循环,确保全流程无“三废”排放.最后,形成了“攀西钛铁矿流态化氧化—还原—常压浸出—废酸回收”制造人造金红石的成套工艺及操作制度.
关键词:
人造金红石
,
钛铁矿
,
氧化还原改性—盐酸浸出
王彦华
钢铁钒钛
采用Ruthner酸再生装置喷雾焙烧人造金红石母液,通过对比分析钢板酸洗液和人造金红石母液的化学成分、浓度、密度、粘度,重点对炉膛温度、空煤比、喷洒流量、吸收流量参数进行优化;考察了焙烧炉喷洒流量、炉膛温度、空煤比对Cl.-分解率的影响,并确定出较佳工艺参数;焙烧可获得浓度218.6 g/L再生新酸及TFe含量大于65%的氧化铁粉,解决了废料治理和环保问题,为人造金红石母液的综合回收利用找到一条较好的途径.
关键词:
Ruthner
,
人造金红石母液
,
焙烧
,
再生新酸
,
氧化铁
付自碧
,
黄北卫
,
王雪飞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6.02.001
以攀枝花钛铁矿为原料,采用预氧化-前磁选-酸浸-过滤、洗涤-煅烧-后磁选工艺制取高品质人造金红石.在某钛黄粉厂1 000t/a生产装备上,针对酸浸工序,研究了浸出矿种类、浸出时间、浸出温度、酸浓度以及酸矿比对浸出效果的影响.通过条件优化试验和稳定试验,最终使产品细料率基本控制在15%以下,全流程钛总收率≥92%,人造金红石品位≥92%,并成功地将粗、细金红石分离.
关键词:
人造金红石
,
钛铁矿
,
酸浸
,
细料率
王海波
,
王斌
,
杜剑桥
,
路瑞芳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4.007
为了研究砂磨工艺参数对金红石型钛白砂磨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立式砂磨机对某金红石型钛白辊压初品进行砂磨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砂磨工艺为砂磨时间30 min,砂磨转速2 000 r/min,浆料浓度300 g/L,填充率65%,锆珠粒径1.8mm.稳定性试验表明:该条件下试验重复性较好,砂磨浆料的平均粒径为236nm,且波动较少.粒径1.8 mm锆珠比生产现场使用的粒径0.6 mm锆珠砂磨效果好.试验结果对生产现场砂磨工艺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技术支撑.
关键词:
金红石型钛白
,
砂磨
,
平均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