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77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eO2-W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NH3-SCR反应机理

陈亮 , 李俊华 , 葛茂发 , 马磊 ,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195-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新型CeO2-W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x反应中.活性测试表明,在200~450℃ NOx转化率接近100%.采用程序升温脱附和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该催化剂上的NH3-SCR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主要活性位是CeO2,而WO3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其表面Br(o)nsted酸位的数量与强度及其氧化NO的能力.另外还发现,除了催化剂表面Lewis酸与Br(o)nsted酸参与反应外,表面的桥式与单齿硝酸盐也是活性很高的物种.整个SCR反应可通过以上两种途径进行.

关键词: 氮氧化物去除 , 选择性催化还原 , 活性 , 一氧化氮氧化能力 , 机理

多级环境下基于非定/定流混合分析的叶片颤预报方法

黄秀全 , 张翔 , 张恒铭

工程热物理学报

发展了多级叶轮机环境下应用于叶片颤预报的非定流/定流混合分析方法.对于叶片颤预报,采用了基于能量法的单向耦合方法.非定流计算采用了高效的频域谐波方法,定流计算采用了时间推进方法.在非定流和定流交界面,发展了基于滤波技术的无反射混合平面方法.本文发展的叶片颤预报方法,忽略了叶排干涉非定流对叶片颤稳定性的非线性影响,但包含了多级定基础流动效应.通过对某二级风扇的颤预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叶片颤 , 频域谐波方法 , 非定 , 混合分析 , 多级环境

旋转动密封非定气流激转子动力特性研究

王世柱 , 李志刚 , 李军 , 冀大伟 , 肖高绘 , 葛庆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多频椭圆涡动模型和动网格技术,通过数值求解三维非定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k-ε紊流模型的方法,研究了进口预旋和涡动频率对旋转动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旋转动密封在z和y方向具有相同的直接激力系数(Kxx≈Kyy,Cxx≈Gyy)和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交叉激力系数(Kxy≈-Kyx,Cxy≈-Cyx);旋转动密封具有正的、频率无关的直接刚度系数,其值随进口预旋的增大而增大.进口预旋对密封交叉刚度的大小和符号均具有显著影响;直接阻尼系数在低频区为负值,且随涡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90 Hz附近变为正值;在整个涡动频率范围内,旋转动密封的有效阻尼均为负值,不利于转子系统的稳定,其产生的流体激力可能诱发转子系统失稳.进口预旋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正的交叉刚度,但同时增大了负的直接阻尼,最终使密封有效阻尼减小;较大的进口预旋增大了转子系统失稳的风险.

关键词: 旋转动密封 , 预旋 , 转子动力特性 , 数值模拟

孔型阻尼密封非定气流激特性的研究

晏鑫 , 李军 , 丰镇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自编理想气体两控制容积bulk flow计算程序及非定常数值求解方法,对孔型阻尼密封内的非定气流激特性开展了研究.利用实验测量得到的孔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对两种两控制容积bulk flow方法、3种湍流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考核.研究表明:本文的理想气体两控制容积bulk flow计算程序预测精度与等温bulk flow程序ISOTSEAL相近;非定常数值求解结果比bulk flow方法预测的结果更接近实验值;阻尼密封内湍流效应比较显著,但温度变化十分微弱,采用合理的湍流模型是提高孔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非定求解精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阻尼密封 , 转子动力特性 , bulk flow , 非定

无取向硅钢热轧板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董浩 , 赵宇 , 喻晓军 , 连法增

钢铁

通过对取向分布函数(ODF)的分析,研究了无取向硅钢热轧板在过程中不同厚度位置的织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热轧板内部在过程中发生再结晶,不同位置的织构变化不同,表层处织构变化不明显,各组分混乱分布且强度不高;1/4板厚处热轧板和板的高斯织构都比较强,但900 ℃后高斯织构强度有所降低;中心层前后织构发生明显变化,{111}<112>织构强度增强。

关键词: 织构;;热轧板;硅钢;无取向

无取向硅钢热轧板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董浩 , 赵宇 , 喻晓军 , 连法增

钢铁

通过对取向分布函数(ODF)的分析,研究了无取向硅钢热轧板在过程中不同厚度位置的织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热轧板内部在过程中发牛再结晶,小同位置的织构变化不同,表层处织构变化不明显,各组分混乱分布且强度不高;1/4板厚处热轧板和板的高斯织构都比较强,但900℃后高斯织构强度有所降低;中心层前后织构发牛明显变化,{111}<112>织构强度增强.

关键词: 织构 , , 热轧板 , 硅钢 , 无取向

热轧焊接机组结构及控制系统的优化

田富强 , 金国士

钢铁研究

在热轧机组中,焊机设备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氩弧焊机机械结构和PLC控制系统的改进,提高了带钢对中和焊接间隙控制精度,保证了带钢卷板焊接质量,保障热轧机组现场生产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 带钢 , 氩弧焊 , 热轧机组

温度对热轧无取向硅钢组织与磁性能的影响

耿京京 , 于浩 , 范勇斐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研究温度对热轧无取向硅钢组织与织构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背电子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硅钢板在700~850℃温度下化时,随常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有利组分α织构增强,不利组分γ织构降低.对比研究了800℃和850℃热轧板CSL晶界分布图与取向差分布图,在本文研究条件下,Goss织构易在Σ=3,9的CSL晶界及晶粒取向差为30° ~55°处形成.

关键词: , 无取向硅钢 , 晶粒尺寸 , 织构 , CSL晶界 , 取向差

原油劣质减压装置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尤新华 , 王亦成 , 李小东 , 杨丽燕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508020

以玉门炼化总厂减压装置为例,介绍了原油劣质减压设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采取工艺防腐和设备材质升级后,装置重点部位腐蚀速率平稳受控.

关键词: 原油劣质 , 减压装置 , 腐蚀与防护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过程织构演变行为

薛艳春 , 马良 , 张旭峰 , 张军利 , 尹雪亮 , 岳尔斌 , 张拓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EBSD技术研究了某钢厂厚板坯流程试制的50W270高牌号无取向硅钢980℃过程中显微组织及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过程是热轧板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的过程,使组织均匀,但厚度方向上始终存在织构梯度.过程中再结晶初期形核主要发生在s=0.5层中的{116} <110>变形晶粒上,新晶粒主要织构为{116} <110> ~{001} <110>,再结晶后期形核主要发生在旋转立方织构变形晶粒上,与热轧板织构的区别是s=0.5层出现较强的高斯织构.再结晶形核阶段符合亚晶聚合机理,织构的演变可以解释为再结晶阶段的特殊取向的择优形核和晶粒长大阶段的特殊取向晶粒择优长大.

关键词: , 织构 , 储能 , 无取向口硅钢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7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