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荣
,
李子全
,
徐芸芸
,
周衡志
,
骆心怡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6.02.004
用超高真空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高C轴取向的ZnO薄膜,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研究了退火对ZnO薄膜形貌和内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温度退火后薄膜的形貌和内应力得到改善,通过增氧、缺陷原子的热激活和晶粒融合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薄膜中由热效应、缺陷效应和粒子注入效应等引起的张应力,薄膜组织致密化并且柱状晶粒取向趋于一致.450℃退火的ZnO薄膜具有最低的张应力和最佳的结晶质量.
关键词:
ZnO薄膜
,
退火
,
形貌
,
内应力
乔利杰
,
徐荣杰
,
刘辉
,
褚武扬
,
肖纪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氢对黄铜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乔利杰,徐荣杰,刘辉,褚武扬,肖纪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1083)1引言对氢致开裂型的应力腐蚀,阴极反应进入金属的氢控制了应力腐蚀裂纹的形核和扩展过程;对阳极溶解型的应力腐蚀,虽然阳极溶解过程控制了应力腐蚀的形核和扩展,但当阴极过程是析氢反应时,进入试样的原子氢有可能起一定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应力、腐蚀、氢这三个因素将同时起作用.到目前为止,关于氢对阳极溶解型?...
关键词:
null
,
SCC
,
Hydrogen
王振尧
,
郑逸苹
,
刘寿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锌在SO_2污染环境中的腐蚀规律王振尧,郑逸苹,刘寿荣(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沈阳110015)1前言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酸沉降日趋严重.含硫煤燃烧所排放的SO2造成雨水酸化,酸沉降引起的腐蚀问题受到人们关注.因此,在该地区进行材料的腐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SO。在高湿条件下对大多数金属和合金有强烈的加速腐蚀作用[1].Sherry等[2-4]就高湿条件下低浓度SO....
关键词:
null
,
Zinc
,
SO_2 polluted environment
郭德超
,
曾燮榕
,
邓飞
,
邹继兆
,
盛洪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11736
通过对两种天然鳞片石墨进行微膨胀处理得到微膨石墨, 然后以微膨石墨为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于微膨石墨的孔洞结构中原位生长碳纳米管, 制备了碳纳米管/微膨石墨复合负极材料.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分别具有443和477 mAh/g的首次可逆容量. 两种复合材料在0.2C倍率下循环充放电30次后容量均能保持95%以上; 在1C下循环充放电50次后, 可逆容量分别稳定在259和195 mAh/g. 微膨胀处理形成的微纳米级孔洞以及原位碳纳米管的网络结构, 提供了更多的储锂空间, 并能够有效地缓冲电极材料在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 电解质溶液浸润在纳米孔洞中, 有利于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 提高倍率循环性能; 同时原位生长的类似常春藤形的碳纳米管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 避免“孤岛”的形成, 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关键词:
微膨石墨; 碳纳米管; 负极材料; 倍率性能; 循环稳定性
郭德超
,
曾燮榕
,
邓飞
,
邹继兆
,
盛洪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11736
通过对两种天然鳞片石墨进行微膨胀处理得到微膨石墨,然后以微膨石墨为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于微膨石墨的孔洞结构中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备了碳纳米管/微膨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分别具有443和477 mAh/g的首次可逆容量.两种复合材料在0.2C倍率下循环充放电30次后容量均能保持95%以上;在1C下循环充放电50次后,可逆容量分别稳定在259和195 mAh/g.微膨胀处理形成的微纳米级孔洞以及原位碳纳米管的网络结构,提供了更多的储锂空间,并能够有效地缓冲电极材料在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电解质溶液浸润在纳米孔洞中,有利于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提高倍率循环性能;同时原位生长的类似常春藤形的碳纳米管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避免“孤岛”的形成,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关键词:
微膨石墨
,
碳纳米管
,
负极材料
,
倍率性能
,
循环稳定性
石声泰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国际金属腐蚀会议自1960年首次在英国伦敦揭幕以来,每三年举行一次。曾先后在纽约、莫斯科、阿姆斯特丹、东京、悉尼和里约热内卢等地召开。今年的第八届国际金属腐蚀会议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的迈冈兹市(Mainz)举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以下简称我会)征集了九篇论文,派四名代表参加。以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也分别选派代表参加。行前由国家利委将与会代表组织起来,由笔者任代表团长,我会副理事长沈增祚及左景伊二同志任副团长,理事李铁藩同志任秘书,团员有曹楚南、单义斌、管垣荣、王葆初、高佩钰、冯力群、孙德全、李金桂、王盛水、马重辉、徐仁生、火时中、陆柱、李挺芳等同志。
关键词:
徐方
,
朱婧
,
陈建平
,
周明凯
,
刘辉
材料导报
采用新型聚合物水泥胶浆作为界面剂以提高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通过拉拔粘结强度与劈裂抗拉粘结强度实验对5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水泥胶浆界面剂的粘结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丁苯聚合物水泥胶棠的界面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5种聚合物乳液中,丁苯聚合物水泥胶浆具有较好的拉拔粘结性能,当优选m(水泥)∶m(DB-1乳液)=3∶2时,其7d、28d拉拔粘结强度分别达到1.83MPa、2.41MPa,相比水泥净浆空白样分别提高了144%、96%;在劈裂抗拉粘结强度方面,水平方向浇筑时劈裂抗拉粘结强度相对较高,当聚合物水泥胶浆的优选m(水泥)∶m(DB-1乳液)=3∶2,水平浇筑时其28d劈拉粘结强度达到2.96MPa,明显高于不掺界面剂的试样以及掺加其它配比界面剂的混凝土试样;经过微观测试分析,丁苯DB-1聚合物水泥砂荣内部界面过渡区(ITZ)相比空白样明显致密,表明丁苯聚合物的加入有效填充了水泥基材料内部的宏观与微观缺陷,提高了界面过渡区的密实程度.
关键词:
聚合物水泥胶浆
,
界面剂
,
拉拔粘结性能
,
劈裂抗拉粘结性能
,
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