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
,
李燕春
,
郑名
,
胡洋
,
何德伟
,
底兰波
,
张秀玲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8.016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H 2 PtCl6·6 H 2 O 为Pt 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性能可见光 Pt/TiO 2光催化材料.采用 XRD 和 UV-Vis 对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XRD 结果表明,制备 TiO 2为锐钛矿相结构, Pt 的加入未改变 TiO 2的晶相结构,且未发现 Pt 的相关衍射峰.UV-Vis 测试结果表明,0.6%Pt/TiO 2样品表现出较好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在可见光条件下,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污染物对 Pt/TiO 2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随 Pt 掺杂量增加,亚甲基蓝降解速率常数先增大后趋于平缓,0.6%Pt/TiO 2的光催化效率最高.采用 XPS 对 Pt/TiO 2样品产生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TiO 2
,
Pt
,
掺杂
,
可见光
,
光催化
王凯
,
底兰波
,
张丽娟
,
张秀玲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10.017
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可磁分离光催化材料 IL-TiO2/CoFe2 O4。采用 VSM、XRD、BET、TEM 表征样品的磁性能、结构和形貌。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在模拟太阳光下考察样品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样品 IL-TiO2/CoFe2 O4在350℃焙烧后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达125.7 m2/g,远高于相同条件下无离子液体辅助制备样品TiO2/CoFe2O4(46.1 m2/g)的比表面积。在350℃焙烧温度下 IL-TiO2/CoFe2 O4光催化活性优于其它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是相同焙烧温度下 TiO2/CoFe2 O4光催化活性的6倍。IL-TiO2/CoFe2 O4磁饱和强度为2.19×10-2 T,可在外磁场作用下实现催化材料的回收,循环使用3次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
TiO2
,
磁性
,
离子液体
,
介孔复合材料
,
光催化
潘翠云
,
曹乾坤
,
底兰波
,
张秀玲
硅酸盐通报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FeC2O4·2H2O为铁源,离子液体([C4MIM] BF4)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及可见光活性的Fe掺杂介孔TiO2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氮气吸附-脱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IL-Fe/TiO2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相存在,Fe掺杂量对TiO2晶相影响不大,样品IL-0.1% Fe/TiO2具有介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颗粒尺寸在30 nm左右.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铁掺杂后TiO2的吸收带红移,带隙能降低.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在可见光(λ>420 nm)下测定样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IL-0.1% Fe/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
关键词:
离子液体
,
二氧化钛
,
Fe掺杂
,
光催化活性
王凯
,
张丽娟
,
徐志坚
,
亓滨
,
底兰波
,
张秀玲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4.13229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化硼([C4MIM]BF4)为辅助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锐钛矿相的介孔二氧化钛.用盐酸和氨水调节反应前驱体的pH,考察了pH在1~11变化范围内对离子液体-水制备二氧化钛体系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N2吸附-脱附对样品的晶相和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抑制了板钛矿二氧化钛的形成,随着pH的增大样品的晶化程度增强.pH在1~9较大范围变化时,其孔径分布较窄,平均孔径随pH增大由6.6 nm减小到5.0 nm,此时离子液体能较好的将样品粒径控制在9 nm左右.这与透射电镜分析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水热法
,
离子液体
,
pH
,
介孔二氧化钛
张丽娟
,
底兰波
,
李燕春
,
张秀玲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30586
以离子液体([C4MIM]BF4)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 TiO2和 Co掺杂的介孔 TiO2光催化剂。研究了Co掺杂对样品的比表面积、晶相、元素价态、吸光特性及可见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o/TiO2光催化剂为介孔结构的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锐钛矿相纳米颗粒; XPS分析表明: Co以Co2+取代Ti4+进入TiO2晶格形成杂质能级,降低了 TiO2带隙能,有效拓展了 TiO2的光响应范围。以亚甲基蓝水溶液为降解对象,在可见光(λ>420 nm)下考察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o掺杂的TiO2具有可见光活性,且0.3%Co/TiO2的活性最高。
关键词:
离子液体
,
二氧化钛
,
钴掺杂
,
可见光活性
李燕春
,
张秀玲
,
詹志彬
,
底兰波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68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1-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BPy]BF4和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Ac的辅助下制备可磁分离TiO2/CoFe2O4(TCF)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N2吸附–脱附分析(BET)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离子液体结构对可磁分离 TiO2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200℃焙烧后样品[BMim]BF4-TCF和[BPy]BF4-TCF有锐钛矿相TiO2生成,而样品[BMim]Ac-TCF和TCF只有经400℃焙烧才出现锐钛矿相的衍射峰。当焙烧温度为800℃时,样品[BMim]BF4-TCF主要以锐钛矿相 TiO2存在(相对含量为92.6%),说明离子液体中含有[BF4-]基团能降低锐钛矿相的晶化温度和能提高锐钛矿相高温稳定性。400℃焙烧后[BMim]BF4-TCF和[BPy]BF4-TCF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25.7和120.3 m2/g,高于[BMim]Ac-TCF(77.8 m2/g)和不加离子液体所制备样品TCF(63.7 m2/g)。说明阴离子BF4-有利于形成较大比表面积的TiO2。在模拟太阳光照射120 min后,经400℃焙烧后的样品[BMim]BF4-TCF、[BPy]BF4-TCF、[BMim]Ac- TCF对亚甲基蓝的降解速率分别为96%、87%、64%。
关键词:
离子液体
,
可磁分离
,
二氧化钛
,
溶胶-凝胶法
孙英
,
高光林
硅酸盐通报
研究主要以混凝土表面敲击后激发的板波传递特性,来检测混凝土板结构表面劣化深度及板后掏空的问题.本研究将针对混凝土板状结构,以一个敲击源及一个接收器长距离配置的方式检测,以短时傅力叶转换以及再分配频谱求取兰姆波群波波到时间的时频谱频散曲线.研究中模拟单一混凝土板做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混凝土板敲击接触时间以60 μs为最佳选择,最短可选择的敲击接收距离为板厚的10倍.
关键词:
混凝土板
,
兰姆波
,
短时傅力叶转换
,
再分配频谱
罗婕
,
路宏年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7.01.020
针对火箭发动机界面胶接质量检测中的回波信号微弱问题,通过利用兰姆波在单层各项同性介质中的位移分布公式,讨论了S0、A0、S1和A1这四种模式兰姆波在发动机钢壳中传播时的能量分布情况,并从理论上和实验中证明了S0和A0模式的声波能量集中于钢壳表面,且横波分量占主要成分,能够将声能最大限度地传入内部包覆层中.因此选择S0和A0模式兰姆波进行检测,能够增强深层回波信号能量,为胶接质量分析提供更有效的信息.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
胶接结构
,
兰姆波模式
,
能量分布
张锐
,
万明习
,
陈晓
,
Cao Wen-wu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1.01.005
提出低频多模式超声兰姆波定征方法来估计超薄层状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密度、厚度、弹性常数等参数。这里“超薄”的概念是指材料厚度h远小于材料中的声波波长λ,导致在时域上材料前后界面的各次回波信号相互混迭。分析了沿平行和垂直于纤维两个方向上,在超薄层状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传播的低频兰姆波色散特性,提出在最小二乘意义下以材料色散曲线为基础的反向算法对材料参数进行了估计。文中分析了影响估计准确性的各种因素,研究了该方法对材料参数的灵敏度及其在误差传递中的意义。结合超声漏兰姆波频域分析方法,并使用超声耦合剂耦合方式和一对中心频率为2MHz的宽带纵波换能器,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能够准确估计h<0.05 λ的单向玻璃纤维增强双酚A型聚砜(PSF)复合材料的材料参数。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超声兰姆波
,
定量无损定征
,
色散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