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嵬
,
董丽
,
李鹏
,
丛培源
,
马骁一
,
王英武
,
雷明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2.03.018
对高炉炉缸和炉底的侵蚀机制、合理的炉缸结构、炉缸和炉底内衬结构及其耐火材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同时建议在高炉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炉缸、炉底的寿命:拥有合理的死铁层深度、炉缸高度和铁口深度的炉缸结构,可为高炉高效长寿和生产的稳定顺行奠定良好基础;根据高炉顺行情况和炉缸、炉底侵蚀状态控制好生铁成分,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碱金属等有害元素在炉内的富集及对炉缸、炉底的侵蚀;在线进行压浆能有效消除炉缸砖衬间的缝隙,提高炉缸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减缓炉缸砖衬的侵蚀;加含钛物料护炉可以使侵蚀严重的炉底、炉缸转危为安,显著提高高炉寿命.
关键词:
炉缸
,
炉底
,
耐火材料
,
高炉长寿
,
侵蚀机制
,
维护
翟保利
,
钟连兵
,
杨青海
玻璃钢/复合材料
本文对风电叶片叶根真空导入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不同的管路布置下相应的树脂流动形态,与叶根真空导入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叶片叶根真空导入过程吻合,数值模拟可以很好地预测叶片灌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提出及时的预防方案,避免在真空导入过程中出现未灌透的缺陷,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
风电叶片
,
数值模拟
,
真空灌注
,
应用
朱俊廷
,
简贤
,
王定川
,
周祚万
材料导报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螺旋碳纤维,通过XRD、EDX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采用研磨方法考察了螺旋结构的破坏情况,并对比了研磨前后样品的低温磁性.结果表明,在有效去除催化剂的情况下,螺旋形貌被破坏以后,碳纤维的抗磁性信号增强.基于单电子受缚于螺旋线的物理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螺旋形貌具有顺磁响应,并阐释了其产生机理.
关键词:
螺旋碳纤维
,
顺磁响应
,
手征性破缺
甄铧
,
蒲尚饶
,
马明东
,
刘均利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6.033
建立了朱砂根中朱砂根皂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37∶63),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柱温40 ℃.朱砂根皂苷的进样量为144 ng~57.6 μg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加标回收率(n=3)为94.2%~99.4%,相对标准偏差为0.5%~2.0%.方法简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适用于朱砂根中朱砂根皂苷的测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
,
朱砂根皂苷(ardicrenin)
,
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吴胜军
,
史俊虎
,
裴鹏宇
玻璃钢/复合材料
叶根连接方式是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与风轮轮毂连接的唯一的也是最关键的部件,作用在叶片上的载荷均通过叶根连接传递到轮毅上去,不同连接方式对叶片的使用长度要求和承载能力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风电叶片叶根连接方式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市场中存在的三种叶根连接方式展开研究,分析三种连接方式各自在工艺性及结构性上的特点,以及使用范围上的适用性.
关键词:
风电叶片
,
叶根连接方式
,
T型连接
,
螺栓预埋
,
金属嵌套
史俊虎
,
林明
,
吴胜军
,
熊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叶根连接方式是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与风轮轮毂连接的唯一的也是最关键的部件,作用在叶片上的载荷均通过叶根连接传递到轮毂,连接方式的不同对叶片根部结构承载能力乃至叶片长度设计都至关重要.本文以风电叶片“T型螺栓”和“螺栓套筒预埋”叶根连接方式为研究对象,对螺栓和叶根复合材料的承载情况进行研究,为叶片根部连接方式设计及优化提供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
风电叶片
,
叶根连接方式
,
T型连接
,
螺栓预埋
康顺
,
孙丽萍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分别以一个低压比和一个高压比离心叶轮为对象,采用FINE/TURBO软件包,数值分析了叶片根部加倒角对叶轮流场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根倒角的存在会使流量减小,倒角越大,通流量也越小;倒角使压比和效率 均有所下降,并对叶根附近流动参数分布带来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离心叶轮
,
数值模拟
,
倒角
王亲猛
,
郭学益
,
田庆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7)60110-9
氧气底吹炉是一种类似诺兰达炉的卧式旋转反应器,但富氧空气从炉体底部喷入熔体.通过分析底吹熔炼特性,提出了氧气底吹炼铜机理.在机理模型中,底吹炉内由上到下分成7个功能层,分别是烟气层、矿料分解过渡层、渣层、造渣过渡层、造锍过渡层、弱氧化层和强氧化层;沿轴线方向分成3个功能区,分别是反应区、分离过渡区、液相澄清区.模型中所有的层和区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氧气底吹熔炼过程处于非稳态的近似多相平衡状态,且炉内不同空间位点的氧势、硫势呈梯度变化;通过合理控制不同层、区的氧势、硫势,可进一步提高氧气底吹炉的熔炼能力.
关键词:
氧气底吹炼铜
,
机理
,
多相平衡
,
氧势
,
硫势
,
SKS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