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塑性木薯淀粉/PVA/SiO2共混材料的稳定性能研究?

刘钰馨 , 莫羡忠 , , 杨芳 , 李建鸣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通过添加聚乙烯醇( PVA)、二氧化硅( SiO2)到木薯淀粉中,采用熔融密炼法制备热塑性木薯淀粉( TPS)/PVA/SiO2共混材料,研究共混材料的吸水性、生物降解与熔融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 TPS/PVA/SiO2共混体系的吸水率增加, TPS/PVA (1799)/SiO2共混材料的吸水率高于 TPS/PVA (1788)/SiO2共混物。表面改性后SiO2的TPS/PVA/SiO2共混物的吸水率低于未改性SiO2。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TPS/PVA/SiO2共混物的生物降解降低,共混物的熔融峰增高,而熔融焓降低。

关键词: 木薯淀粉 , 聚乙烯醇 , 二氧化硅 , 稳定性能

二氧化硅对热塑性木薯淀粉力学性能及加工行为的影响

刘钰馨 , 盛家荣 , 莫羡忠 , , 杨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熔融密炼法制备热塑性木薯淀粉(TPS)/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研究SiO2用量、粒径、表面改性对TPS力学性能和加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TPS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当SiO2用量为2 phr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最高,分别达到18.24 MPa,23.38 kJ/m2.:添加纳米SiO2的TPS比微米SiO2的TPS拉伸强度高.经过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处理后SiO2能更有效提高TPS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强度,且改性后SiO2在TPS中分散均匀.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TPS的塑化时间缩短,塑化峰和平衡转矩增大.TPS/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塑化转矩和平衡转矩低于TPS/微米SiO2复合材料,经过表面处理的SiO2能缩短TPS塑化时间、降低塑化转矩.

关键词: 热塑性木薯淀粉 , 二氧化硅 , 力学性能 , 加工行为

应用于X射线屏蔽的马来酸钐配合物改性三元乙丙橡胶

, 蓝春波 , 刘钰馨 , 李建鸣 , 莫羡忠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609.002

为制备稀土类质量轻且无铅毒的屏蔽材料,首先,利用Sm2O3与马来酸酐(MA)通过沉淀法合成了马来酸钐配合物(Sm-MA);然后,将Sm MA用于改性三元乙丙橡胶(EPDM),制备了Sm-MA/EPDM复合材料;最后,采用TG、FTIR、SEM和XRD对Sm-MA进行测试,并分别表征了Sm-MA/EPDM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屏蔽性能(X射线能量为59.3 keV).TG结果显示Sm-MA在850℃左右热分解失重趋于终止,Sm-MA的总失重率为43.7%,由实验数据算得的Sm-MA中Sm的含量(47.6wt%)与理论计算值46.8wt%基本相符;FTIR谱图显示MA的-COOH特征吸收峰在形成配合物后消失,并出现羧酸根的对称与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Sma+与MA发生键合.力学性能和屏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m MA能显著增强EPDM的力学性能和屏蔽性能,当Sm MA与EPDM的质量比为60∶100时,Sm-MA/EPDM复合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优,拉伸强度为18.3 MPa,补强率达33.6%,屏蔽率达77.1%.所得结论表明添加无毒的金属配合物既可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又能增加其与环境的相容性.

关键词: 马来酸钐配合物 , 改性三元乙丙橡胶 , 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屏蔽性能

低温下实验测量磁电阻材料的热导率

于帆 , 薛坤 , 孙继荣 , 隋浩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低频方波脉冲加热一冷却非稳态连续测量原理,应用PPMS多物性测量系统在温区150~360 K和外磁场O~9 T下对典型的磁电阻材料La2/3Cal/3MnO3的热导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磁场作用下磁材料在居里温度附近会发生明显的热导率增大(或热阻率减小)的磁致热阻现象,但磁热阻效应的程度在数值上要明显低于磁电阻效应.

关键词: 热导率 , 磁致热阻效应 , 磁电阻材料

二垩与资源回收-Ⅲ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热力学计算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粤西北西垌银矿床化探元素多元统计分析

张科 , 曹新志 , 孙华山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6.005

通过对地化元素量值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推测地化元素在成矿过程中的演化特征,进而为预测找矿提供有用的深层次信息.本文通过对西垌矿区有关元素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研究揭示了矿区内成矿作用复杂、具有多次矿化叠加的现象,说明了Ag、Au矿化分离、无直接的内在联系以及矿区内Ag的成矿强度远大于Au的内在原因.文中根据元素的共生组合及相关性特征还指出了Cu、Pb、Zn、Sb可作为区内找银的近矿指示元素.

关键词: 聚类分析 , 因子分析 , 地球化学元素 , 银矿床

中国锆砂中长期需求分析

蒋东民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1.04.002

介绍了中国锆砂原料、生产和供应现状以及2005-2009年间锆砂需求状况.分析了硅酸锆、氧氯化锆、核级锆,和钢铁、玻璃面板等行业对锆砂的中长期需求.指出,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锆砂依赖进口的格局不会变,国内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以及国际市场对锆制品的恢复性需求,使得中国对锆砂需求仍将持续增加.

关键词: , 硅酸锆 , 氧氯化锆 , 资源储量 , 需求分析

铁电性、高温超导电性和磁电阻(CMR)效应的共性特征探讨

汪春昌 , 朱静

材料导报

从结构和相变两个方面探讨了铁电性、高温超导电性和磁电阻(CMR)效应的共性,指出这类性质是集体电子行为,是由各种结构层次(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及自旋结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共同引起的.

关键词: 铁电性 高温超导电性 磁电阻(CMR)效应 结构 相变

二垩与资源回收-Ⅱ燃烧过程二垩抑制和生成基础研究

钢铁

氯来源、种类和燃烧物中氯浓度对燃烧过程中二垩生成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燃烧炉中研究1 073K温度下上述三种因素对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的影响.二垩生成浓度在相同氯源和种类条件下与燃烧物中氯含量几乎成正比,且受氯源明显影响.如有机氯化合物或无机氯化物.即使对无机氯化物,在有活性氯存在时也会生成高浓度二垩,如由盐和面粉形成的水化物中的活性氯.

关键词: 氯源 , 氯种类 , 燃烧过程 , 二垩/呋喃 , 水化物 , PVC

标460钢筋弯曲断裂分析与改进

仝丽珍 , 刘靖 , 蒋海涛

物理测试

对棒材厂微钒合金标460钢筋40弯曲断裂试样进行金相观察、断口扫描及能谱分析,发现钢中成分不均、非金属夹杂及连铸坯内裂纹等是造成钢筋弯曲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冶炼、连铸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从而使标钢筋冷弯试验达到100%合格。

关键词: 钢筋 , microalloying , microstructure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