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林
,
周云峰
,
弗海霞
,
邝小然
,
王少龙
,
杨春玉
,
闫建英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2.01.010
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浸出法对铅阳极泥进行预脱砷,考察了液固比、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脱砷效果的影响;在液固比10∶1、氢氧化钠浓度2.5 mol/L、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8h的条件下,砷的浸出率可达94%以上;含砷浸出液经硫化钠沉砷后可返回浸出工序循环使用,硫化钠与砷质量比为3∶1时,沉砷率可达88%以上,同时回用浸出工序后,砷浸出率达94%以上,浸出液循环使用对脱砷没有影响.
关键词:
冶金技术
,
铅阳极泥
,
氢氧化钠
,
浸出
,
脱砷
李晓辉
,
陈红梅
,
周小华
,
苏昱
,
王永红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685
利用二-(2-乙基已基)磷酸(P204)/正辛醇反胶束从枳实粗提物中萃取L-辛弗林.研究了萃取机理和水相pH值、含水量Wo、阳离子浓度、萃取时间以及P204浓度对L-辛弗林萃取率的影响.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P204/正辛醇反胶束;萃取L-辛弗林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原料液水相pH =6.5,含水量W0=15、P204浓度为0.08 mol/L,在此条件下萃取15 min,对L-辛弗林的单次萃取率为68.0%.基于萃取率建立的数学模型可反映pH值、P204浓度与萃取率的关系,在一定pH值及P204浓度区间可预测萃取率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L-辛弗林
,
二-(乙基己基)磷酸
,
反胶束
,
萃取
张弗天
,
车成卫
,
靳达申
材料导报
概要介绍了金属材料学科1996年立项的面上项目的总结情况,在详细分析基金成果各种指标的基础上,对能体现基础研究特点的成果进行了排序和初步分析,并从管理角度评速了一些有特色的总结.还指出在结题报告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论述了定期评述结题项目的意义,以及建立成果评价规范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结题管理,奖优惩劣,促进基金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基金项目
,
结题
,
评述
刘军梅
,
王海林
,
李璐
电镀与涂饰
采用真空浓缩冷却结晶法去除镀锡液中的Fe2+,考察了镀锡液初始Fe2+含量、体积浓缩程度、冷却结晶温度和时间对Fe2+去除率和Sn2+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Fe2+含量越高,浓缩程度越大,冷却结晶时间越长、冷却结晶温度越低,Fe2+的去除率就越高,并且相应的Sn2+损失率都远低于Fe2+去除率.真空浓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真空度0.097 ~ 0.098 MPa,温度50℃,体积浓缩程度60%.冷却结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5℃,时间2h.Fe2+含量为13.44 g/L、Sn2+含量为30.30 g/L的镀锡液在该条件下处理后,Fe2+的去除率达79.73%,Sn2+损失率为39.48%.将该处理液按正常Sn2+含量(25~30 g/L)稀释后,Fe2+含量为4.46 g/L,满足镀锡液中Fe2+含量应低于7g/L的要求.
关键词:
镀锡液
,
亚铁离子
,
去除
,
真空浓缩
,
冷却结晶
孙学亮
,
黄勇军
,
梅华兴
,
赵亚伟
电镀与涂饰
镀锡板生产的电镀工艺按镀液组成可分为碱性型、卤素型和弗洛斯坦型3种.概述了不同电镀工艺的镀液主成分、作业方式、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应用情况,分析了镀锡板生产中电镀工艺的总体发展趋势.
关键词:
镀锡板
,
电镀
,
电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