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离子色谱法测定三氟甲烷磺酸钾中的阴阳离子

锦梅 , 王敬花 , 崔鹤 , , 崔成来

材料保护

为了确立三氟甲烷酸钾的纯化度、离子种类、杂质种类及含量,建立了离子色谱法电导检测三氟甲烷磺酸钾中阴阳离子的方法.色谱条件:(1)阴离子,SH-AC-1阴离子交换柱(4.0 mm×250.0 mm)和SH-AC-1阴离子保护柱(4.0 mm×50.0 mm),1.8 mmol碳酸钠/1.7 mmol碳酸氢钠加5%乙腈等度淋洗,流速1.0 mL/min,外加水抑制型电导检测;(2)阳离子,SH-CC-1阳离子交换柱(4.0 mm×100.0 mm)和SH-CC-1阳离子保护柱(4.0 mm×50.0 mm),3.0 mmol甲烷磺酸等度淋洗,流速1.0 mL/min,直接电导检测;试样经稀释一定倍数后分别直接分析.对三氟甲烷磺酸钾中F-,Cl-,SO42-,CF3SO;,Na+,K+的检出限(S/N=3)从0.0011 mg/L到0.0458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0~ 0.9997,RSD值小于4%,加标回收率在98.9%~110.0%.本方法用于实际试样的检测,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离子色谱测定 , 三氟甲烷磺酸钾 , 阴离子 , 阳离子

孪晶马氏体的自协作效应及不变惯

谷南驹 , 王瑞祥 , 殷福星

金属学报

本文计算了孪晶马氏体基体和孪生部份的应变张量,发现二者的切变分量大致相反,故应变能降低。马氏体片可依靠基体和孪晶间的自协作效应沿孪晶面的法问长大。根据对不同惯面法线的位移矢量的分析,{10,3,15}f面可构成宏观的不变惯面,而{575}f,{252}f和{111}f面则难以构成。

关键词: 自协作 , invariant habit plane , displacement vector

有机分子晶体晶预测的研究进展

王静康 , 黄向荣 , 刘秉文 ,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2.03.006

本文简要介绍了晶预测在工业结晶过程中的意义;从结晶内部结构出发,阐述了晶预测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理论模型,就上述模型的特点和用途进行了比较,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附带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计算软件.

关键词: 预测 , 晶体形态学 , 有机分子晶体 , 进展

板条状马氏体形貌和惯面的3D EBSD分析

王会珍 , 杨平 , 毛卫民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04.014

利用3D EBSD-FIB(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focused ion beam)技术,以高锰钢为实验材料,构建晶粒三维立体形貌,并对马氏体惯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热致板条状马氏体表面平直,接近马氏体的[110]α,惯面平行于奥氏体的[225]γ,其初始形核及后期生长均在[225]γ上进行;而形变诱发形成的板条状马氏体表面和惯面分布近于[021]α和[225]γ,初始形核和前期生长沿[225]γ,后期生长沿[111]γ,由于外加应力,其表面发生弯曲变形,形核时间不同,偏离[225]γ[111]γ程度不同.

关键词: 高锰钢 , 3D-EBSD-FIB , 板条状马氏体 , 三维立体形貌 ,

氮化铝晶体的生长惯面和晶体形态

傅仁利 , 赵宇龙 , 周和平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3.007

本文采用氧化铝碳热还原方法制备出了多种形态的氮化铝单晶(晶须).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氮化铝单晶常见的生长惯面,并分析和讨论了氮化铝晶须形态与氮化铝晶体结构与生长惯面的关系.具有规则六棱柱锥形的AlN晶须的生长取向为[0001]晶向,而叶片状和四方截面形状的AlN晶须则大多沿〈21-1-3-〉晶向进行生长,细小的薄片状AlN晶须则多以{101-0}面和{101-1}面为生长面.

关键词: 氮化铝 , 晶体 , 生长惯 , 晶体形态

减温降计算模型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 温降 , 模型

高压输电用耐线夹失效的原因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

冷轧机组测辊表面划伤的研究

陈松 , 符寒光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2.06.005

分析了宝钢1420冷轧酸轧机#机架后的测辊在正常轧制中产生的划伤问题,通过对测辊的表面状态、辊径、安装高度以及轴承的改进,彻底解决了因测辊表面划伤而直接导致带钢表面划伤的产品质量问题.

关键词: 酸轧机组 , , 冷轧带钢 , 表面划伤

汽车紧轮紧固螺栓断裂分析

柴武倩 , 杨强云 , 杨川 , 高国庆 , 崔国栋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9024

对断裂的汽车紧轮紧固螺栓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硬度以及断口的宏、微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其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螺栓在搓丝加工过程中挤压量过大,使螺纹尖端产生较多微裂纹,同时螺纹根部也存在一些加工缺陷,并在之后的热处理过程中进一步扩展;在使用过程中,微裂纹和加工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使螺栓材料的疲劳强度降低,裂纹源的过早形成最终导致了螺栓发生疲劳断裂而失效.

关键词: 螺栓 , 微裂纹 , 缺陷 , 疲劳断裂

纤维束紧力缠绕复合材料飞轮的预应力简化分析

秦勇 , 夏源明 , 毛天祥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3.06.017

在纤维束缠绕时施加紧力,使得固化成型后的飞轮内部形成一定的预加径向压应力,这是提高飞轮径向强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过盈配合的思想建立了计算紧力缠绕导致的复合材料飞轮内部预应力和变形的简化模型和方法.通过算例分析发现:等张力缠绕产生的环向应力在半径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径向压应力不断变小;变张力缠绕过程中,紧力由小逐渐变大时,飞轮的径向压应力增大,径向强度提高;飞轮设计中仅仅依靠紧力缠绕是不够的,还必须和固化成型后的厚壁筒之间的过盈套装一起来设计合理的径向预加压应力.

关键词: 复合材料飞轮 , 紧力 , 缠绕 , 过盈配合 , 径向强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