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峰
,
王亚娟
,
李坤鹏
,
宋秀娟
,
张传银
,
叶国田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4.005
为了改善铝酸钙水泥结合浇注料的高温体积稳定性,以 w (Al2 O3)≥99.5%的板状刚玉为骨料, w(Al2O3)≥99.7%的活性Al2O3微粉和板状刚玉细粉(≤0.044 mm)为基质,以铝酸钙水泥Secar 71为结合剂,添加适量氯化镁制备铝酸钙水泥结合浇注料,分别在1100℃3 h和1450℃3 h进行热处理,测定浇注料试样的常温物理性能,并分析基质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氯化镁的加入会导致浇注料经高温处理后的体积密度下降,显气孔率升高,并降低浇注料高温处理后的力学性能;但是,含氯化镁的浇注料经高温处理后的线膨胀较小。通过显微结构分析发现,在含氯化镁的浇注料基质中有发育良好的板片状CA6,氯化镁分解所产生的孔隙可以为高温下CA6的形成提供部分可膨胀的空间,从而降低CA6形成所带来的体积膨胀,有利于改善浇注料经高温处理后的体积稳定性。
关键词:
氯化镁
,
浇注料
,
尖晶石
,
原位CA6
,
高温体积稳定性
王青峰
,
叶国田
,
穆元冬
,
朱玲玲
,
宋秀娟
,
张传银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2.006
刚玉质浇注料的基本配比(w)为:6~3、3~1、≤1、≤0.045 mm的板状刚玉分别为20%、30%、20%、22%,活性Al2 O3微粉和水合氧化铝分别为3%和5%。以5%(w)SiO2微粉等量替代基本配比中≤0.045 mm的板状刚玉粉,研究了SiO2微粉对水合氧化铝结合刚玉质浇注料中温(600、800、1000℃)烧结的影响。此外,分别将水合氧化铝及质量比为11的SiO2微粉和水合氧化铝的混合物各加适量的水制备成浆体,用SEM对比观察110℃烘干和800℃处理后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在110℃烘干的情况下,SiO2微粉不仅填充了颗粒间隙,还同水合氧化铝的水化物形成交错互锁的网状结构,提高了含SiO2微粉浇注料的烘干强度;2)SiO2微粉在800℃能促进颗粒间的烧结,增强了颗粒间交错互锁的结合能力,使得含SiO2微粉的浇注料中温强度显著提高。
关键词:
水合氧化铝
,
SiO2微粉
,
浇注料
,
烧结
,
中温强度
尚学军
,
侯丹
,
唐威
,
张传银
,
王青峰
,
叶国田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6.04.004
为了研究氧化铝微粉对铝酸钙水泥水化行为的影响,以不添加氧化铝微粉的Secar 71水泥净浆为参比样,Secar 71水泥与氧化铝微粉质量比为6∶4的混合粉制备水泥浆体,采用半绝热法测定水泥浆体、水泥净浆分别在10、20、30和40℃下的水化放热;采用冷冻-真空干燥迅速终止浆体的水化,并采用XRD和SEM对比分析不同温度下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化铝微粉使Secar 71在10~30℃时的异常水化行为消失,其原因是氧化铝微粉促进了C2AH8在20~30℃时的生成.
关键词:
铝酸钙水泥
,
氧化铝微粉
,
水化
,
显微结构
冯冬晖
,
张立志
,
宋耀祖
,
闵敬春
工程热物理学报
膜式全热交换器是新风节能型空调系统的重要部件.本文针对膜式全热交换器中的薄膜传湿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对流扩散传质物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获得了温度、进口湿度、进口体积流量及工作室内下腔空气层高度对出口湿度和湿交换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薄膜可以拥有很高的传湿能力,它在全热交换器中的传湿性能优于纸质材料,有望在新风节能空调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上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薄膜
,
传湿
,
传湿阻力
,
实验测量
,
数值计算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侯蓝田
,
周桂耀
,
杨育林
,
侯峙云
,
严承序
,
齐家祥
,
刘继刚
材料导报
总结了十几年来对多晶空芯传能光纤的研完与进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制造传能光纤的工艺流程,组装了新的光纤设备,制造出了几百米空芯传能光纤,装配了一台带传能光纤的CO2激光治疗机.
关键词:
工艺
,
设备
,
传能光纤
,
激光治疗机
祝清德
,
王训四
,
聂秋华
,
姜晨
,
朱敏鸣
,
廖方兴
,
张培全
,
张培晴
,
吴越豪
硅酸盐通报
硫系光纤传像束作为一种红外图像的传输媒质,就是通过光纤将红外光学图像直接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不需要经过传统光纤通信中所需的光电信号转换过程.光纤束传像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图像像元间互不干扰的独立传输,扩充了光纤只能传输光信号而不能传输图像的功能.类似于可见光波段采用塑料光纤或石英光纤传像,红外图像的传输可以采用红外光纤传像束.在红外光纤和光纤传像束的发展过程中,红外硫系光纤传像束以其特有的红外光学应用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成纤特性,具备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科研、军事、航天等众多科学技术领域的潜力.本文在归纳光纤传像束与其它传像系统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的基础上,又讨论了影响硫系光纤传像束传像性能的多种因素,并阐述了硫系光纤传像束的特点、应用及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红外光纤传像束
,
像元
,
酸溶法
,
叠片法
,
分辨率
张晓明
,
解光军
,
肖晗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7.01.011
量子隐形传态是一种典型的量子通信方式,它用经典辅助的方法来传送量子态,并引入了量子纠缠的特性.实现隐形传态的量子回路形式有很多,为了更有效地传递量子态,本文在Brassard回路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量子回路,它具有更简洁的结构,并能实现量子隐形传态.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隐形传态
,
量子回路
,
量子通信
闫伟
,
张为俊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8.01.011
利用位置和动量、相位和粒子数这两对正则共轭可观察量,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量子隐形传态方案,把连续变量和分离变量的量子隐形传态统一到正则量子隐形传态的框架中.正则共轭可观察量在量子隐形传态中扮演了三重角色:首先,两个对易的正则可观察量,如相位差和粒子数和的共同本征态提供了一个两系统间的量子通道;其次,对另外两系统的一对正则可观察量进行了Bell基测量;最后,由单个系统的正则共轭观察量构成了两个局域的么正变换以恢复这个未知的量子态.
关键词:
量子信息
,
量子隐形传态
,
正则变量
,
纠缠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