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蔓
,
张士真
,
吴玉锋
,
刘剑
,
崔元臣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577
采用较温和的Mannich反应制得了木质素-四乙烯五胺,并以其为载体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了木质素-四乙烯五胺负载钯催化剂. 利用TG、DTA和XPS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该催化剂对碘苯与四苯硼钠的Suzuki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80 ℃下空气氛围中反应8 h,以V(DMF):V(H2O)=2:1混合液为溶剂,NaHCO3为碱时,反应产率高达90.2%. 催化剂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回收但重复使用性能有一定下降,重复使用4次后产率降至31.3%.
关键词:
木质素
,
钯
,
负载型催化剂
,
Suzuki反应
陈丹云
,
张士真
,
何建英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4.020
采用硫酸高铈为催化剂合成了丙酸异丁酯.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带水剂种类和用量以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适宜反应条件为:丙酸0.1mol,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3,催化剂0.8g,环己烷5mL,反应40min,收率可达96.4%.
关键词:
硫酸高铈
,
丙酸异丁酯
,
催化
,
合成
朱玉亮
,
郑文杰
,
宋志刚
,
丰涵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154
从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的物理意义出发,提出一种建立真应力与真应变关系数学模型的方法,即通过寻求应变硬化指数与真应变的函数关系,求解微分方程得到真应力与真应变的关系.结合对一种面心立方合金拉伸应变硬化规律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真应力与真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另一部分金属材料的研究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描述在变形过程中不发生相变的稳定面心立方金属材料的拉伸真应力与真应变的关系.
关键词:
真应力
,
真应变
,
应变硬化指数
,
数学模型
,
面心立方金属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周荣锋
,
杨王玥
,
周荣
,
孙祖庆
,
张艳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4.06.015
分析了不同碳、锰含量的低碳(锰)钢过冷奥氏体在760℃,1s-1时的单向压缩变形过程中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特征.结果表明,真应力-应变曲线呈双峰特征,第一个峰是孕育期内变形奥氏体的加工硬化和形变强化相变两个物理过程的结果,第二个峰是铁素体动态回复和(或)再结晶的结果.碳、锰含量提高时相变速度减缓,铁素体动态再结晶能力减弱,分别使得第一峰过后应力软化率减小,第二个峰变得宽阔平坦.
关键词:
低碳(锰)钢
,
过冷奥氏体形变
,
真应力-应变曲线
,
碳、锰含量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张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
王学滨
,
杨梅
,
赵扬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能描述非均质性的具有内部长度的梯度塑性理论推导了颈缩区域的非均匀的塑性拉伸应变.描述了颈缩区域的外形轮廓,并计算了当颈缩区域的体积保持不变时的颈缩区域的塑性伸长.由于外形轮廓已被确定,因而导出了真应力的表达式.目前得到的关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解析解的优越性在于:所需要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如:采用软化模量描述脆性;采用弹性模量描述弹性;采用特征长度描述材料的非均质性;模型中含有标定长度可用于研究结构的尺寸效应等.将目前得到的解析解与前人通过实验得到的钛及Ti-6Al-4V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考虑微小结构效应及局部化颈缩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解析解.另外,还发现Ti-6Al-4V的脆性及非均质性要高于商业纯钛.前人试验发现的局部化带在2种材料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它们具有不同的脆性得到解释.
关键词: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
微结构
,
钛
,
Ti-6Al-4V合金
,
尺寸效应
,
颈缩
,
应变局部化
田晶
,
田丰
,
凌晨
,
王鹤
,
张文俊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32801.0064
通过介绍真三维显示技术与无标记空间定位原理,提出了真三维两点触控实现方法,搭建了真三维两点触控定位与识别系统.针对真三维空间定位绘制、空间两点跟踪和手势识别问题,研究了真三维两点触控交互方法.实验证明,在不需要佩戴任何标记和传感器的条件下,基于光学的空间两点触控方法与系统能够满足真三维显示的人机交互要求,且环境光的变化不干扰人机交互的操作.
关键词:
真三维
,
光学触控
,
空间定位
,
手势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