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文
,
张宁
,
刘欢
,
阚洪敏
,
王晓阳
,
龙海波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17.026
六方氮化硼(Hexagonal boron nitride,h-BN)是一种优良的高性能结构陶瓷,在现代材料科学中显示出潜在的使用价值.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陶瓷的低成本、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氮化硼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为线索,综述了无压烧结法制备氮化硼复合陶瓷的工艺过程以及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
无压烧结
,
复合陶瓷
张宁
,
张天文
,
阚洪敏
,
王晓阳
,
龙海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获得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碳化硅基陶瓷复合材料,以亚微米级SiC粉体和分析纯的Al(NO3)3与Y(NO3)3为主要实验原料、氨水为沉淀剂,用共沉淀包覆方法制备SiC-Al2O3-Y2O3纳米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前驱体的DTA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以及煅烧温度对复合粉体的分散性和烧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和Y2O3反应生成新相YAG,当YAG质量分数为10%、煅烧温度为600℃,复合粉体的烧结性能最好.
关键词:
亚微米级SiC粉体
,
SiC-Al2O3-Y2O3复合粉体
,
煅烧温度
冯志伟
,
杨潇
,
白先勇
,
段帷
,
宋谦
,
吴宏
,
张志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7.02.140
天体的红外成像探测在天文学领域中有其特殊和重要的作用,高性能红外探测器是红外天文观测的关键器件,因此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性能参数的测试评价对于红外天文观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天文应用的特殊性,通过分析红外焦平面阵列(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IRFPA)探测器的特点,给出了增益、读出噪声、线性和暗流等性能参数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可实现1~14 μm波长范围的IRFPA探测器性能参数测试;完成了一台采用国产3~5μm HgCdTe芯片研制的IRFPA探测器性能参数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IRFPA探测器的线性度非常好,可以达到99.9%以上,但读出噪声和暗电流较大,与国外为天文观测研制的高性能探测器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
关键词:
天文
,
IRFPA探测器
,
性能参数
宣丽
,
李大禹
,
刘永刚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53001.0001
液晶波前校正器作为一种高单元密度的新型波前校正器件,通过相息图的衍射可以轻松实现十微米的波前位相校正量.因此,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LCAO)系统是21世纪天文观测领域非常有希望普及的系统.但是液晶波前校正器存在响应速度慢(>10 ms)、能量利用率低的双重问题,国际上一直处于探索研究中.本课题组不但解决了能量问题,而且在速度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所研制的LCAO系统与1.23m口径望远镜连接,清晰观测到土星及其环绕的光环带,分辨出4.8和5.5视星等的α-Com双星,成像分辨率达到1.8倍衍射极限分辨率;目前系统延迟时间只有2 ms,可以说已达到工程应用水平,在装备8~10 m级大口径天文学望远镜方面极具应用潜力.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
自适应光学
,
望远镜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宋立强
,
杨世模
,
陈志远
材料导报
针对空间天文光学仪器反射镜材料的选择,论述了空间反射镜材料的优化方法,对比分析了反射镜材料的性能,并以空间太阳望远镜中的摆镜及Φ1m主镜研究为依托,建立了摆镜与主镜有限元模型,根据模型完成了反射镜材料的计算优化,得到了其力学及热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反射镜的力学及动力学环境要求较高时,铍材最优,碳化硅次之;对于仪器温控范围较宽或对日观测时,微晶玻璃最优,碳化硅次之.根据反射镜材料优化结果,确定了以金属铍作为空间太阳望远镜中的摆镜材料,并进行了铍镜研制,检测结果满足技术要求.
关键词:
空间天文仪器
,
空间太阳望远镜
,
反射镜
,
材料优化
,
铍镜
,
有限元
饶长辉
,
姜文汉
,
张雨东
,
凌宁
,
李梅
,
张学军
,
李彦英
,
官春林
,
陈东红
,
沈锋
,
廖周
,
汤国茂
,
周璐春
,
王彩霞
,
张昂
,
吴碧琳
,
魏凯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3.004
云南天文台1.2 m望远镜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已经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该自适应光学系统主要由倾斜跟踪控制回路、高阶校正回路以及高分辨力成像系统组成.为了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倾斜跟踪控制回路由两级倾斜校正回路串联而成,用于校正望远镜的跟踪误差和大气湍流引起的倾斜跟踪误差.高阶校正回路主要由一套哈特曼波前传感器、一块61单元变形反射镜以及一套高速数字波前处理机组成.系统中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为400~700 nm,系统成像波段为700~900 nm.在介绍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际天文恒星目标的高分辨力自适应光学成像观测结果.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
波前传感器
,
跟踪
,
性能分析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张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