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3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n,γ)反应实验研究中的中子屏蔽设计

黄兴 , 贺国珠 , 程品晶 , , 周祖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2.208

用γ射线全吸收型装置(Gamma-ray Total Absorption Facility,GTAF),可以对中子俘获反应截面进行高精度测量。为了降低实验本底,实验中需要对源中子进行准直和屏蔽,还要对被样品散射的中子进行吸收以减少它们进入探测器后所形成的干扰。采用MCNP对中子的准直器、屏蔽体和中子吸收体进行了模拟设计,中子准直屏蔽体材料选用含硼聚乙烯(BC4的质量分数为3%)和铅。准直孔直径为13 mm,长度为500 mm,经准直后样品处中子束斑坪顶直径为21 mm。中子吸收体材料选用聚乙烯和碳化硼,吸收体球壳内腔半径30 mm,聚乙烯壳层厚度60 mm,碳化硼壳层厚度10 mm,被样品散射的中子经吸收体后衰减93.7%。

关键词: 中子准直 , 中子屏蔽 , 透射率 , 束斑坪顶

双罗纹衬编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马晓红 , 秦志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在电脑横机上使用玻璃纤维编织了三种双罗纹衬编针织物,以玻璃纤维针织物作为增强体,采用手糊工艺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了复合材料板材,在万能强力机上测试了复合材料试样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双罗纹衬编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在横向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近似线性,纵向拉伸具有明显的屈服现象,横向拉伸断裂强度和模量最高,斜向次之,纵向最低;拉伸应变沿横列方向最小,拉伸性能各向异性明显;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与增强织物结构、密度和纤维体积分数有关.

关键词: 编针织物 , , 复合材料 , 拉伸强度 , 拉伸模量

苎麻编针织复合材料的研制

王俊勃 , 万振江 , 赵川 , 李英民 , 贺辛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RTM成型工艺对用苎麻和玻璃纤维设计、织造的米拉诺罗纹加衬和变化畦编加衬编针织物与树脂进行复合,并测试和分析了织物 复合前后的拉伸性能.结果发现,编针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主要取决于衬纬纱;变化畦 编加衬复合材料的强度比米拉诺加衬的高;苎麻纤维织物的刚度影响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

关键词: 苎麻 , 玻璃纤维 , 不饱和聚酯 , 编针织物 , 树脂传递模塑 , 复合材料

防弹无布复合材料的现状

左向春 , 王瑞岭 , 刘腾龙 , 刘长顺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0.05.019

本文简要介绍了个体防护用无布(UD)复合材料的防弹机理、成型工艺,着重对国内外防弹无布的产品规格、材料结构、防弹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分析,目前国内无布产品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国内企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缩小与国外产品差距.

关键词: 个体防护 , 复合材料 ,

芳纶无布生产质量的控制研究

刘元坤 , 许冬梅 , 艾青松 , 方心灵

玻璃钢/复合材料

通过对卷状芳纶无布生产工艺的研究,探究几个关键工艺条件(包括丝束退绕张力、胶粘剂的配方、层压复合的温度、压力及运行速度等)对卷状芳纶无布的性能(包括表观性能和防弹性能)的影响,摸索出一组最佳的工艺条件,由此制备的无布产品综合性能最优.由此工艺织造成的卷状无布防弹芯片通过美国NIJ0101.06测试标准和公安部GA141-2010标准测试,验证了此生产工艺的优越性.

关键词: 卷状芳纶无 , 胶粘剂 , 丝束 , 防弹

Z超重核的禁戒α衰变

许昌 , 任中洲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3.308

采用密度依赖的结团模型研究了Z超重核的禁戒α衰变,α粒子与子核之间的微观核势通过双折叠模型对M3Y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势以及α粒子与子核的密度积分给出.α粒子与子核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也通过α粒子与子核的电荷密度积分给出.计算发现,由于非零角动量带来的禁戒效应和小的α粒子预形成几率,Z超重核的α衰变寿命会明显变长.

关键词: α衰变 , 超重核 , 结团模型

减温降计算模型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 温降 , 模型

压电材料切口性指数计算

程长征 , 程香 , 牛忠荣 , 周焕林

复合材料学报

利用一种数值方法分析压电材料切口尖端包括奇异应力场和奇异电位移场在内的双重奇异性.基于切口尖端的位移场按幂级数渐近展开假设,从应力平衡方程和Maxwell方程出发,推导出关于压电材料切口性指数的特征方程组,同时将切口的力学和电学边界条件转化为性指数和特征函数的组合表达,从而将压电材料双重性分析问题转化为在相应边界条件下微分方程组的特征值求解问题,采用插值矩阵法,可以一次性地计算出压电材料切口的各阶性指数.裂纹作为切口的特例,其尖端的电弹性性指数亦可以根据本法求出.

关键词: 压电材料 , 切口 , 裂纹 , 性指数 , 渐近展开

A≈110质量区A核形状演化研究

周厚兵 , 周小红 , 玉虎 , 郑勇 , 李广顺 , M.Oshima , Y.Toh , M.Koizumi , A.Osa , Y.Hatsukawa

原子核物理评论

应用E-GOS(E-Gamma Over Spin)曲线方法研究了A≈110质量区A核结构随角动量增加的演化,发现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的激发特性从振动逐渐演化为转动.

关键词: E-GOS曲线 , 相变 , 形状演化

编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龙海如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0.02.014

本文综述了编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特点与应用,结构与加工,以及在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编针织物 , 力学性能 , 复合材料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