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林
,
罗学东
,
张建钢
,
侯正明
,
葛新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3.008
合理的岩体质量分级是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支护设计的基础.文中根据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岩体结构面的现场量测统计,结合蒙库铁矿开采设计,采用CSMR法对北帮边坡岩体质量进行了系统分级.研究结果表明,该段边坡岩体质量为Ⅱ级,局部可能出现小规模的块体破坏.
关键词:
矿山边坡
,
岩体结构
,
岩体质量分级
,
CSMR法
田昊
,
付志斌
,
王同良
,
李海洋
,
范磊
,
王青峰
上海金属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了屈服强度500 MPa级高建钢热变形奥氏体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过程,结合金相法绘制试验钢的CCT曲线,并对相变组织进行维氏硬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当冷速低于2.5℃/s时,形成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组织;在5~30 ℃/s的冷速范围内,形成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在冷速50℃/s时,开始出现少量板条贝氏体组织.随着冷速的增大,组织细化,连续冷却转变组织硬度增加.试验钢两阶段变形后的控冷工艺窗口为5~25℃/s.
关键词:
高建钢
,
动态连续冷却转变
,
针状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
王伟
,
朱成丽
,
吴洪亮
,
李晓红
腐蚀与防护
针对一起运行18a的耐张线夹处导线失效事故,采用宏观检查、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及金相组织检验等分析手段,由失效线夹特征及绞线断口形貌、组织性能劣化特点研究了其失效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耐张线夹铝管一侧压痕明显,另一侧积垢;外层铝股表面有大量腐蚀坑;铝股及钢芯的断面收缩率增加10%以上;铝股、钢芯断口纵向金相纤维特征弱化,钢芯断口颈缩处纤维特征消失.该次断线主要是线夹压接不良致管内钢芯铝绞线与线夹接触面腐蚀,灰尘、腐蚀产物在管内结垢,发热量增加,绞线温升,材质劣化而引起的.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断线
,
压接不良
,
蚀坑
,
材质劣化
章敬保
,
胡洋
,
高国庆
,
杨川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10024
某厂汽车张紧轮用40Cr钢螺栓在装机试验时断裂,为查明断裂的原因,对其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该螺栓断裂方式为氢致延迟断裂,断裂原因是由于其显微组织中存在较多回火马氏体导致螺栓硬度偏高,同时螺栓中存在微裂纹,在酸洗镀锌工序中引入的氢向裂纹处扩散,从而诱发了断裂;建议在加工过程中将螺栓硬度控制在32~34 HRC,并在适当的温度烘烤足够长的时间以去除氢,这样有利于抑制其氢致延迟断裂。
关键词:
汽车张紧轮
,
螺栓
,
显微组织
,
裂纹
,
氢致延迟断裂
崔占斌
,
王倩
,
崔占辉
,
范磊
,
王青峰
,
高聿为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015
利用Gleeble热力学模拟机、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着色腐蚀金相等方法研究了控冷返红温度对TMCP交货态低屈强比(不大于0.80)Q460GJE高建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返红温度的升高,一方面,粒状贝氏体数量减少,针状铁素体数量增加,晶粒显著粗化,屈服强度降低;另一方面,硬相M-A岛的数量增多、尺寸增大,抗拉强度略有上升,屈强比和冲击功(-40℃)降低.拉伸和冲击性能均满足低屈强比Q460GJE钢要求的返红温度范围是590~620℃.
关键词:
Q460GJE高建钢
,
中温转变组织
,
M-A岛
,
力学性能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张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