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铸铁电刷镀Ni-P和Ni镀层性能研究

张小彬 , 昌霞 , 叶宏 , 张开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4.005

目的:研究利用电刷镀技术对铸铁表面进行刷镀修复。方法在铸铁表面电刷镀Ni和Ni-P两种镀层,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分析镀层的物相组成,检测镀层结合力、耐磨性及耐蚀性等性能。结果在铸铁表面获得了结合紧密且晶粒大小均匀、致密的Ni-P刷镀层。 Ni刷镀层较Ni-P刷镀层晶粒细小,具有较多孔洞,结构疏松。在相同刷镀时间下,Ni-P刷镀层厚度约为0.1 mm,是Ni刷镀层的2倍;与基体的结合力为85 N,而Ni刷镀层结合力为48 N。 Ni-P和Ni刷镀层均主要由Ni,Fe10.8 Ni和FeNi3组成,并含有少量的铜。 Ni-P刷镀层的磨损质量和磨损体积最小,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Ni刷镀层由于较疏松,出现了较严重的粘着磨损和擦伤特征。 Ni-P刷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密度最小,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结论通过电刷镀可对铸铁表面进行修复,提高其耐蚀和耐磨性能,其中Ni-P刷镀层的修复效果较好。

关键词: 电刷镀 , 铸铁 , Ni镀层 , Ni-P镀层

裂纹张开位移的预测方法

刘长虹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5.07.008

把不同温度下的裂纹张开位移(CTOD)试验数据,用灰色理论中的累加方法,进行二次累加.可以使一组没有规律的数据,成为一条光滑的曲线.然后利用回归理论中的多项式模拟曲线,对其试验数据进行了预测,提出根据试验数据确定出预测数据的可能的区间范围.计算实例表明,其预测精度较高.

关键词: 裂纹张开位移 , 灰色理论 , 预测

裂尖张开位移与伸张区宽度的关系

尹建成 , 刘瑞堂 , 郝丽丽 , 周志方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10.002

采用屈服强度在138~878 MPa之间的几种材料的试验数据,考查了前人提出的材料性能对伸张区宽度与裂尖张开位移比值(WSZ/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rantl提出WSZ/δ的值与材料的应变硬化指数和屈服强度之间的关系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差,根本原因在于其推导过程中采用的假设前后矛盾.WSZ/δ值与流变应力呈近似线性关系,而不是呈正比关系.

关键词: 裂尖张开位移 , 伸张区宽度 , 流变应力

型金矿的再定义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三线切分时影响棒材张开角的几个因素

高伟

钢铁

为稳定小规格带肋钢筋的三线切分轧制,对涉及棒材张开角的切分孔孔型诸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轧件受力状态的讨论,提出了诸因素与棒材张开角之间的解析式,指出满足三线切分稳定轧制时的棒材张开角应为2°~3°,相应的孔型切分角为30°左右,孔型外侧壁倾角应在45°~50°之间,咬入角可控制在7°~8°之间等.

关键词: 棒材生产 , 三线切分 , 孔型设计 , 张开 , 切分角

基于局部法由示波冲击试验预测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王宾 , 谢霞 , 温秉权 , 路学成 , 谢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材料的COD(裂纹张开位移)、示波冲击试验是常用的断裂韧性测试,根据局部法若能从一种实验结果预测另一种实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X65钢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了示波冲击及COD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证明断裂参量CTOD(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符合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编制了自动求解局部断裂参量及由示波冲击预测CTOD的程序.通过比较COD实验和预测结果,表明在脆性断裂条件下基于局部法能够实现由示波冲击试验预测CTOD断裂韧性.

关键词: 局部法 , 示波冲击实验 , COD试验

论J积分和裂纹顶端张开位移间的关系

陈篪 , 姚蘅 , 邓枝生 , 庄韬 , 邓其源

金属学报

<正> 一、引言 J积分和裂纹顶端张开位移δ往弹塑性断裂力学里居很重要的地位。人们假定J=J_c或δ=δ_c是裂纹开始扩展的判据,并试图在J_c与δ_c间互相换算。因此,研究J与δ之间的关系是个有价值的课题。 目前,常被引用的关系呈 J=βσ_yδ (1)的形式。例如:应用无硬化的塑性区窄条模型得到β=1。J=σ_yδ经常被用来做计算。但是,无硬化不符合金属的实际。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即使对于σ_(0.2)≈100公斤/毫米~2级高韧性钢(J_(Ⅰc)≈12公斤/毫米)J=σ_yδ所给出的δ已经偏大,对于中、低强度钢

关键词:

中高含硅钢抑制“圣德效应”的研究

郭士强 , 朱殿瑞 , 李福军

腐蚀与防护

油田油管属中高含硅钢管,在热浸镀锌过程中通常产生"圣德效应",致使镀层结合力差,易起皮脱落。多次试验表明,向锌液中添加多元合金及热浸镀过程中使用振荡器可有效抑制"圣德效应"(Sandelin effect)的产生。

关键词: 高硅钢 , 圣德效应 , 合金化

秦岭地区卡型金矿地质特征

马光 , 刘继顺 , 宫丽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3.003

秦岭地区为我国卡型金矿重要产地之一,矿床明显受地层层位及构造控制,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等蚀变关系密切.成矿流体以渗流热卤水为主.成矿主要发生在印支-燕山期.本文总结的我国秦岭地区卡型金矿地质特征,对寻找此类型金矿具指导意义.

关键词: 秦岭 , 型金矿 , 地质特征

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王海珊 , 史铁 , 刘世元 , 冯奎景 , 廖广兰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1.032

在应用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时,发现系统存在一个近似为二次曲面的测量误差.根据光学干涉系统的测量原理,分别对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的相移器误差、摄像机误差和光学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确定光学系统误差是干涉测量系统的主要误差源,其中显微物镜焦点轴向误差是产生系统测量误差曲面的主要原因.以平面为实验测量样件,应用测量系统对参考光臂显微物镜的不同轴向位置进行了测量,通过分析测量结果验证了焦点轴向误差对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 , 系统测量误差 , 焦点轴向误差 , 相移器误差 , 摄像机误差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