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茶
,
何利民
,
贾成厂
,
李伟光
硬质合金
doi:10.3969.j.issn.1003-7292.2009.03.003
采用爆炸喷涂制备添加BaF2/CaF2共晶的Cr3C2基金属陶瓷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显微硬度仪等检测方法观测了喷涂粉形貌、相组成及涂层微观组织、硬度等性能,探讨了BaF2/CaF2共晶的加入方式及其含量对爆炸喷涂Cr3C2基金属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0%的BaF2/CaF2共晶与Cr3C2-25%NiCr粉体经高能球磨1 h,粉体粒度最小,尺寸均匀性最高.爆炸喷涂后涂层组织致密,孔隙率小于0.8%;共晶的加入,降低了涂层的显微硬度(Hv),且随加入量的增加,涂层硬度及孔隙率逐步降低;共晶与Nicr合金的预先球磨,有助于提高涂层均匀致密性和硬度,孔隙率为0.2%,显微硬度(Hv)为665.6.
关键词:
爆炸喷涂
,
Cr3C
,
基金属陶瓷涂层
,
孔隙率
,
显微硬度
殷景志
,
王新强
,
李献杰
,
杜国同
,
张树人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0.04.005
采用LP-MOVPE技术,在(001)InP衬底上生长的InAs /InP自组装量子点是无序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InP衬底上先生长张应变的GaAs层,然后再生长InAs层,可得到有序化排列的量子点.本文对张应变GaAs层引入使量子点有序化排列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为生长有序化、高密度、均匀性好自组装量子点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自组装量子点
,
有序生长
,
张应变GaAs层
陈小强
,
周瑛
,
叶阳
,
成浩
,
尹军峰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2.027
在煎煮后的低档绿茶茶渣中提取碱溶性茶多糖,经HPGPC-ELSD法分析其含有3种均一性多糖组分,依出峰顺序其质量分数约为5.96%、78.99%和15.05%;GC-MS法测得组成碱溶性茶多糖的6种单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并分析了其摩尔比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显示,碱溶性茶多糖在250~290 nm区段有"波浪状"吸收.红外光谱表征了碱溶性茶多糖的特征,圆二色谱分析了其水溶液的cotton效应.结果表明,在190 nm有正cotton效应,在203 nm有负cotton效应.
关键词:
碱溶性茶多糖
,
提取
,
分析
肖文军
,
刘仲华
,
邓欣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4.018
以云南红碎茶为原料,以1:8与1:7的茶水比在90℃下浸提两次,每次30 min,合并浸提液;以膜面积为1 m2、孔径为0.2μm的陶瓷膜、膜面积为4 m2、截留分子量为3 500或10000的卷式超滤膜以及膜面积为4 m2、截留分子量为300的卷式纳滤膜依次进行微滤澄清、超滤分离与纳滤浓缩,系统研究了各膜滤过程的性能表征及其效应.结果表明:微滤对料液具有很好的澄清效果,茶黄素的得率达91.85%,且膜的再生能力强;3500膜超滤能有效去除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其截留率分别为91.23%,92.50%,茶黄素纯度为1.72%,但茶黄素得率只有27.35%;10000膜超滤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截留率分别为50.19%,47.93%,茶黄素的得率与纯度分别为85.79%,1.00%;300膜纳滤浓缩10000膜超滤液至13.16倍,茶黄素截留率达93.39%,且茶黄素的纯度提高至1.14%;利用NaOH+三聚磷酸钠(pH12)的清洗液清洗污染的超滤膜与纳滤膜,可使其得到很好的恢复.
关键词:
微滤
,
超滤
,
纳滤
,
茶黄素
徐龙生
,
刘启明
,
张凯松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3.015
采用NaCl溶液作为驱动液,考察了不同的驱动液浓度、不同的膜材料对茶料液中茶多酚的浓缩效果,研究了正渗透过程中膜渗透性能(通量)、膜污染状况、膜清洗效果以及浓缩液中茶多酚的保留率.结果表明:正渗透浓缩茶多酚,以NaCl溶液为驱动液,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通量,采用正渗透浓缩荼多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PA-4M、CTA-4M、CTA-2.7M浓缩茶料液,在达到10倍的浓缩倍数时,对污染的膜用NaOH(pH=10)进行清洗25 min,其通量恢复率分别为100%、95.9%、96.1%,浓缩液中茶多酚的保留率分别为70%、79.3%、83.8%;采用CTA膜以2.7 mol/L NaCl溶液为驱动液进行浓缩较为合适.
关键词:
正渗透
,
驱动液
,
浓缩
,
茶多酚
,
膜污染
,
膜清洗
郑志雯
,
刘小健
,
赵娜如
,
王迎军
,
魏坤
,
张淑花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层状纳米羟基磷灰石为载体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茶氨酸药物,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羟基磷灰石/茶氨酸药物在起始阶段具有很快的药物释放速率,50 min时的累积释放量接近80%,最终的释药量可达90%以上.而且在释药初期,载药量高的样品比载药量低的样品具有更高的累积释药百分量.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层状结构
,
茶氨酸
卢昕
,
张新申
,
刘承伟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3.019
甜茶素(rubusoside)是广西特产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中的主要甜味成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西甜茶中的甜茶素.条件为:反相C18柱;甲醇-水(体积比为85∶1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0 ℃;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甜茶素的质量浓度为20~1 200 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方法的检测限(S/N≥3)为5 mg/L,峰面积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5%(n=8).该方法对甜茶素工业品及甜茶原叶中甜茶素的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100.2%和104.9%.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甜茶产品质量的例行监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甜茶素
,
甜茶
朱小兰
,
陈波
,
罗旭彪
,
姚守拙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4.025
建立了未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茶叶中茶氨酸含量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以0.05%(体积分数)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03 nm.茶氨酸质量浓度在0.02~1 g/L内,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1.75 ng(S/N=3),回收率为97.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对所分离的茶氨酸进行了纯度鉴定.方法具有精确、灵敏、流动相组成简单等特点.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
茶氨酸
,
茶叶
杨华
,
黄丽
,
刘石彩
,
赵佳萍
,
侯敏
,
许伟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8.012
以油茶壳为原料,采用盐酸洗涤的方法,探究了茶壳炭的灰分去除工艺及机理。研究发现,炭化温度越高,炭样灰分越高;酸洗时间越长,炭样灰分越低;当酸洗时间>2h之后,再延长酸洗时间,灰分降低不明显。油茶壳炭采用盐酸洗涤除灰工艺时,脱灰反应主要发生在炭的表面,不会形成有效的扩孔反应。在实验研究炭化温度范围内,油茶壳炭的孔隙结构均很不发达,盐酸洗涤能显著降低其灰分,但几乎不形成新的孔隙结构。油茶壳炭经水蒸汽活化扩孔后,盐酸洗涤在降低灰分的同时,通过清除堵塞孔道的无机物质,可以增加约20%的孔容,但孔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关键词:
油茶壳
,
活性炭
,
灰分
,
盐酸洗涤
,
孔结构
周义卉
,
高学玲
,
张斌
,
岳鹏翔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2.01.019
研究了浓度、温度、压力各因素对截留分子量100 k超滤膜澄清分离速溶茶副产品中茶多酚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超滤膜澄清分离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样液质量分数0.40%、温度35℃、压力0.138 MPa的条件下分离试样,膜透过液中茶多酚含量达48.73%,得率为40.75%,说明超滤技术是澄清分离速溶茶副产品中茶多酚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
速溶茶副产品
,
超滤
,
澄清分离
,
茶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