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介孔Li0.5La0.5TiO3的制备及在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固体电解质中的应用

付举 , 张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首次采用凝胶冷冻干燥法制备孔径为20 nm左右的钙钛矿型Li0.5 La0.5TiO3 (LLTO)介孔固体电解质.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比表面与孔隙分析对其晶体结构和介孔结构进行表征.交流阻抗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本体LLTO,介孔LLTO的室温晶粒电导率变化不大,但由于晶界数量的增加导致室温晶界电导率有所下降.将制得的介孔LLTO加入(PEO)8∶LiTFSI聚合物电解质中形成聚合物/介孔无机纳米复合固体电解质,其室温导电率达5.38×10-5 S/cm,较纯(PEO)8∶LiTFSI提高了4.2倍.

关键词: 冷冻干燥 , 钙钛矿型Li0.5La0.5TiO3 , (PEO)8∶LiTFSI , 电导率 , 复合固体电解质

自支撑纳米硅/石墨烯复合纸柔性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刘超 , 文豪 , 张楚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8.006

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mAh/g),是目前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的数十倍.但是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易发生粉化破碎,导致其循环比容量会迅速衰减.首次通过水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了自支撑纳米硅/石墨烯复合纸柔性负极材料.SEM表征显示纳米硅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中,制得的复合纸电极较纯硅纳米颗粒的电化学性能有大幅度提高,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首周放电比容量4003mAh/g,十分接近硅的理论比容量,且首周库伦效率高达91%.复合纸循环20周后比容量在3300mAh/g左右,50周后仍能维持1000mAh/g左右的比容量.这主要可归功于石墨烯纸电极优异的柔韧性和导电性,有效抑制了纳米硅颗粒的体积膨胀和结构破坏.同时水热还原法较低的还原温度保证了石墨烯纸还原前后厚度变化不大,有利于石墨烯片层与Si纳米颗粒的紧密接触.

关键词: 纳米硅 , 石墨烯纸 , 水热还原 , 柔性电极

重离子弹性散射中的角分散研究

白真 , 王琦 , 韩建龙 , Sergey Yu Kun

原子核物理评论

简要评述了重离子弹性散射角分散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物理意义.通过前角区重离子弹性散射产物微分截面的角分布测量,作出角分散图ln(dσ/dθ)-θ2.分析经典偏转函数,从而在实验上确定了反应系统的核角.在低能、重靶的重离子反应系统中,核角远小于擦边角.晕核及弱束缚核比稳定核具有更小的核角和更大的核相互作用范围.经典偏转函数的计算有助于提供一套光学势参数,以便于拟合弹性散射产物的微分截面.

关键词: 重离子弹性散射 , 角分散 , 经典偏转函数 ,

陶瓷表面负载纳米镍颗粒的研究

胡光辉 , 潘湛昌

材料保护

用催化剂制备负载金属镍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为了减轻温度的影响,提出了低温下陶瓷表面离子镍活化、化学沉积镍工艺.离子镍活化是通过陶瓷表面吸附柠檬酸后,吸附Ni2+,再以KBH4还原吸附的镍离子.用外漫反射、扫描探针显微镜(AFM)、扫描电亍显微镜(SEM)和XRD对前处理过程、镍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在陶瓷表面引入的羧基,可以化学吸附Ni2+,Ni2+还原后在基体表面形成催化活性中心,从而引发化学沉积镍过程;沉积镍后的陶瓷表面为亮黑色,归因于陶瓷表面形成了分散的纳米镍颗粒.

关键词: 离子镍活化 , 化学沉积镍 , 陶瓷 , 纳米颗粒

一种改进的各向异性扩散超声图像去噪算法

王亚强 , 陈波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53002.0310

针对传统的各向异性扩散算法中扩散系数函数的平滑效果不好,扩散过程中扩散门限 K 的选取依靠经验确定,扩散过程对图像细节保护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各向异性扩散算法.介绍了几种当前比较典型的各向异性扩散去噪算法;在典型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中值滤波的改进扩散模型;根据扩散系数应满足的3个条件及经典的扩散系数函数,提出了改进的扩散模型中的改进扩散系数函数;提出了一种扩散门限 K 的自适应选取的方法.通过在改进的扩散模型中使用改进的扩散系数函数并结合扩散门限 K 的自适应选取,对超声图像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优于 PM 模型、Catte 模型、王常算法等,去噪后图像的 FOM 值比 PM 模型高出3.34%,PSNR 值比PM 模型高出0.2506.该算法在去除散斑噪声的同时有效保护了图像的细节及边缘,有助于医务人员对患病区域的准确诊断.

关键词: 各向异性扩散 , 自适应中值滤波 , 扩散系数 , 扩散门限 , 超声图像

等离子平板显示器(PDP)红色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雷 , 黄鉴 , 李山鹰 , 罗安琪 , 汪龙 , 董鹏 , 张铁成 , 蒋阳

材料导报

由于市场份额萎缩,日本先锋、日立、东芝、富士通、板硝子和中国台湾台塑光电、中华映管、达人科技等知名厂商纷纷宣布退出PDP产业,而中国大陆对PDP项目的投资却不断加大,继南京华显高科和四川欧等离子平板显示器项目开工之后,2009年7月安徽鑫昊等离子项目在安徽合肥启动,致使全球PDP制造基地和技术中心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但PDP在未来的平板显示市场竞争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形成一支独秀的局面,备受关注.PDP主要是利用稀有气体电离放出波长为100~200nm真空紫外光用以激发三基色荧光粉进而实现彩色显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光效率低、亮度低以及作为超大屏幕显示器(例如103英寸(261.62cm))能耗高.PDP的发光效率不仅与气体放电方式和驱动电路有关,而且与荧光材料的发光效率直接相关.以红色真空紫外荧光材料为例,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PDP新型荧光材料和真空紫外激发发光机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未来PDP的研发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关键词: 等离子 , 平板显示器 , 真空紫外 , 荧光粉 , 发光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