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
,
李鸿波
,
刘铠
,
刘浪
,
吴毅
,
马昌鹏
,
张永岗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107
以邻苯二酚与二甘醇二取代物为原料,氢氧化钾为碱和模板剂,在微波辅助下,采用“一锅煮”法合成二苯并-18-冠-6.经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溶剂、时间、温度和功率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以邻苯二酚与二氯乙醚为原料,二甲亚砜为溶剂,反应温度70℃,时间60 min,功率500 W,收率可达46.3%.
关键词:
微波
,
二苯并-18-冠-6
,
合成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倪卓
,
李丹
,
钟玉莲
,
刘丽双
,
陈展明
材料导报
采用十八胺对永固红F5R进行化学修饰,以Span-80为稳定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液.以此电泳液为囊芯,脲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一种红色电子墨水微胶囊,研究了投料比、合成温度、酸化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对合成微胶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微胶囊形貌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囊壁结构致密,强度较好,包覆率达到82%,囊芯含量达到76%.永固红F5R电泳液微胶囊具有明显的电场响应行为,可以作为柔板显示器的功能材料.
关键词:
电子墨水
,
微胶囊
,
永固红F5R
,
电场响应
魏继生
,
孙传敏
,
陈友良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5.003
黄铁矿是上芒岗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通过对该矿床不同粒度等级黄铁矿的晶体形状、化学成分、热电性等一系列标型特征的研究,指出金矿化与黄铁矿粒度关系密切,黄铁矿中微量元素以富含Au、Ag、As、Sb为特征,成矿流体具沉积和地下热(卤)水的复成因特征.通过与胶东金矿黄铁矿微量元素成分特征和热电性特征进行对比,预测上芒岗金矿具备形成中一大型金矿的成矿条件,反映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对该矿床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此类型矿床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上芒岗金矿
,
黄铁矿
,
标型特征
,
找矿意义
卫万顺
,
刘桂阁
,
张宇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9.003
研究花岗斑岩类岩石中Au、Pd的溶解性状,对于研究其溶解、迁移、沉淀条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花岗斑岩中Au、Pd地球化学性状明显不同,Au活性显著,Pd惰性特征明显.在T=250℃、P=20×105~30×105Pa、pH=7.56的条件下,Au浸出率最低,易于沉淀成矿;在T=100℃、P=100×105Pa、pH=8.2时,Au浸出率高,最易被活化溶解;当T=500℃,P=500×105Pa,pH=8.5时,Au浸出率中等,易被搬运、迁移.Pd易于沉淀成矿的条件是T=100℃,P=500×105Pa,pH=8.2;Pd易于活化溶解的条件是T=250℃,P=10×105Pa,pH=8.5;在T=300℃、P=(20~30)×105Pa、pH=6条件下发生搬运迁移.
关键词:
花岗斑岩
,
Au
,
Pd
,
溶解性状
,
实验
杨成
,
刘德仁
,
王旭
,
刘国太
硅酸盐通报
本试验主要研究目的是SBS改性剂、相容剂、稳定剂、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永古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查阅该地区沥青路面资料,初步确定在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1.5‰的前提下,通过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离析软化点差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SBS改性沥青的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在此SBS改性沥青的前提下,研究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在剪切时间30 min,发育时间90 min的前提下,继续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进行试验,整理分析数据,得到最终的制备工艺为: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为120 min.得到结论为永古高速SBS改性沥青为: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120 min.
关键词:
改性沥青
,
SBS改性剂
,
相容剂
,
稳定剂
,
生产工艺
杨学明
,
杨晓勇
,
范宏瑞
,
郭范
,
张兆峰
,
张培善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2.001
本文在综合研究白云鄂博海西期花岗杂岩体岩石学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测定了该杂岩体不同阶段花岗质岩石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铅同位素组成,提出杂岩体的形成演化由早到晚,从花岗闪长岩→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钾长-碱长花岗岩,是下地壳古老变质岩石经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岩浆经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所形成.白云鄂博花岗岩属于同碰撞花岗岩,形成于蒙古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期.白云鄂博花岗杂岩体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白云鄂博RE-Nb-Fe矿床赋矿白云石大理岩,暗示稀土元素的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岩浆活动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关键词:
花岗岩
,
稀土元素
,
成矿作用
,
白云鄂博
李兴远
,
周永章
,
安燕飞
,
吕文超
,
尹缀缀
稀土
对钦杭成矿带南段东岗岭组灰岩中白云质灰岩和炭质灰岩进行了稀土元素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ΣREE稀土总量(不包括Y元素)从9.15×10-6到133.88×10-6,平均值为45.62 × 10-6,LREE/HREE为8.09~16.40,轻稀土富集明显,Ce具有微弱的负异常,Eu有中等的负异常,结合野外观察,认为东岗岭组灰岩为正常海相沉积,成岩温度相对较低,其沉积环境为一个较封闭条件下的浅海海湾.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
稀土元素
,
东岗岭组
,
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环境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张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