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2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直接空冷机组停用保护剂

邓宇强 , 曹杰玉 , 祥金 , 倪瑞涛 , 祁东东 , 宋飞 , , 刘锋

腐蚀与防护

针对空冷凝汽器运行条件及空冷机组的停用保护适应性,设计了保护剂的性能评价试验装置及方法.通过研究保护剂的耐蚀性和保护膜的电化学阻抗谱,获得了两种保护效果良好的直接空冷机组停用保护剂及最佳使用量,且保护剂对凝汽器树脂的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火电厂 , 直接空冷机组 , 停用保护 , 保护剂

66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低氧处理实践与效果评价

茅玉林 , 黄万启 , , 马雄飞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对660 MW超超临界锅炉给水低氧处理实践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给水低氧处理在抑制炉前系统流动加速腐蚀,减缓锅炉结垢和锅炉压差上升速率等方面效果显著,同时还可避免蒸汽中高氧含量可能对金属高温氧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超超临界 , 给水低氧处理 , 省煤器 , 水冷壁

铌钛微合金化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管线钢再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行为

谭峰亮 , 贾书君 , , 汪力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1003

采用 Thermo-calc 热力学软件以及硬度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铌钛微合金化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管线钢在1050~1220℃再加热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行为以及铌的固溶行为对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试验钢奥氏体晶粒的平均尺寸随再加热温度升高而增大;增加铌含量能有效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但当铌的质量分数增至0.080%时,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和分布不均匀;再加热过程中钛在奥氏体中主要以沉淀相存在,铌在奥氏体中的固溶量随温度升高呈“S”形增加,未固溶铌含量是影响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关键因素;试验钢中碳和钛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65%和0.01%时,控制未固溶铌的质量分数高于0.005%即可将奥氏体晶粒尺寸有效控制在100μm 以内.

关键词: 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管线钢 , , 奥氏体晶粒

半固态高硅铝合金的热力学模拟

方亮 , 陈志国 , 白月龙 , , 海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基于CALPHAD法的热力学模拟对Al-xSi-yCu-zMg半固态高硅铝合金进行合金成分的优化设计.实验以元素Si、Cu、Mg为因变量,对Al-Si-Cu-Mg四元高硅铝合金进行热力学模拟,并用DSC测试分析验证模拟结果,对合金成分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u、Mg是合金设计的两个关键元素,能显著影响液相体积分数对温度的敏感度以及温度间隔,而Si元素对其影响较小.结合半固态合金热力学设计判据,Al-17Si-4.5Cu-1.5Mg、A1-17Si-5Cu-1Mg和Al-17Si-4Cu-2Mg是较理想的半固态触变成形用高硅铝合金.

关键词: 高硅铝合金 , CALPHAD方法 , 半固态触变成形

汽轮机高压缸结垢分析

, 王冬梅 , 张恒星

腐蚀与防护

对比了310MW亚临界直接空冷机组,600MW超临界湿冷机组和660MW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汽轮机高压缸的结垢现象,分析了垢样的成分和结垢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大修 , 汽轮机 , 高压缸 , 结垢

减温降计算模型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 温降 , 模型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白云鄂矿稀土选别研究

陈宏超

稀土

通过对白云鄂矿中稀土赋存情况的分析,选取随铁开采的稀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粒度、药剂作用以及温度、浓度、pH值等因素对稀土选别的影响,总体分析白云鄂矿稀土的分选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白云鄂矿的稀土选别工艺与因素控制提出科学的见解.最终确定,粒度20 μm~ 50 μm、温度不低于60℃、粗选浓度55% ~65%时,白云鄂矿稀土浮选作业条件最好.

关键词: 白云鄂 , 稀土 , 因素 , 选别

高压输电用耐线夹失效的原因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

冷轧机组测辊表面划伤的研究

陈松 , 符寒光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2.06.005

分析了宝钢1420冷轧酸轧机#机架后的测辊在正常轧制中产生的划伤问题,通过对测辊的表面状态、辊径、安装高度以及轴承的改进,彻底解决了因测辊表面划伤而直接导致带钢表面划伤的产品质量问题.

关键词: 酸轧机组 , , 冷轧带钢 , 表面划伤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