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慧
,
查富芳
,
范益群
膜科学与技术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膜,考察亲水性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分子量对膜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VP 58000、PVP 230000为添加剂所制得的膜的纯水通量明显高于以PVP 10000、PVP 780000为添加剂的膜,且膜内部的大孔结构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对膜的亲水性及抗污染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VP由于部分残留在膜内从而有效地改善了膜表面的亲水性,其中PVP 230000作添加剂时膜的抗污染能力最强,对质量分数为1 000×10-6的BSA水溶液的稳定渗透率达120 L/(m2· h·0.1 MPa)左右.
关键词:
PVDF
,
PVP分子量
,
相转化
,
亲水改性
赵肇雄
,
刘勇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9.06.001
利用Richarda-Wolf矢量衍射积分公式,获得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经具有初级慧差的高数值孔径系统聚焦后的三维光场复振幅函数,模拟了不同慧差系数下聚焦光场的纵向分布,以及焦平面和光轴上的光强.研究表明,初级慧差的存在导致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的会聚光场发生偏移和变形,焦平面光强的分布和光轴上的光强峰值都受初级慧差和入射光偏振态的共同影响,偏振态和初级慧差不影响聚焦光场在光轴上的对称分布.
关键词:
物理光学
,
贝塞耳-高斯光束
,
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
,
径向偏振
,
方位角偏振
,
慧差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杨改航
电镀与涂饰
阐述了表面处理行业的特点,分析了精益管理理念融入表面处理加工(服务)后对于节能减排的作用、效果和影响,以此引起表面处理加工(服务)行业对精益理念的重视,并将精益理念融入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去,以达到低投入、少能耗、轻污染的加工(服务)目的,最终为表面处理行业突破重污染、难治理的瓶颈束缚,步入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提供保障和思路.
关键词:
表面处理行业
,
节能
,
减排
,
精益思想
,
最优首次质量
刘青
,
王彬
,
汪宙
,
窦坤
,
谢飞鸣
,
卢新春
连铸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60033
阐述了高品质钢炼钢—连铸过程的精益制造系统技术架构与内容,将冶炼高品质钢转炉终点的精准控制技术、连铸凝固冷却过程的精益控制技术、炼钢—连铸过程工序运行的协调与控制技术、精细生产计划与调度技术和生产调度模型与工序工艺模型的协同、以及诸项技术与MES的接口技术进行综合集成,形成以生产工序工艺控制、流程运行协调控制及生产计划与调度协同优化为支撑的系统技术体系与集成解决方案,并在方大特钢进行实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
高品质钢
,
精益制造
,
炼钢
,
连铸
,
生产计划与调度
,
工序匹配
,
动态协同
,
接口技术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张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