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非离子型微乳液介质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硅

张莹 , 李冰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4.06.002

在光度分析中,以合适的微乳液为介质与相同含量的胶束体系比较具有很好的增溶、增敏作用.本文首次以OP/n-C5H11OH/n-C7H16/H2O水包油(O/W)型非离子微乳液为介质,对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其实验最佳条件为3.0 mL 2.5×10-2mol/L钼酸铵溶液,13.0 mL 2.0 mol/L硫酸溶液,3.0 mL微乳液,6.0 mL1.0×10-3mol/L结晶紫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5×105,该体系较相应的胶束体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提高了30%.在50 mL溶液中,硅质量在0~7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法对多种钢样中硅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准确、操作方便,试验条件宽容,干扰少.

关键词: , 结晶紫 , 分光光度法 , 微乳液 ,

微乳液对碘绿增溶性能的影响

张莹 , 高磊 , 高瑞芳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增刊(Ⅰ).018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pH值为5.4时,CTMAB/正丁醇/正庚烷/水、OP-10/正丁醇/正庚烷/水、SDS/正丁醇/正庚烷/水O/W型微乳液介质中,碘绿的分配系数和平均有效介电常数.结果表明,碘绿的分配系数规律为CTMAB阳离子微乳液>SDS阴离子微乳液>OP-10非离子微乳液.平均有效介电常数规律为OP-10非离子型>CTMAB阳离子型>SDS阴离子型.并初步解释了微乳液类型对碘绿增溶能力和增溶位置的影响.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 微乳液 , 分配系数 , 介电常数 , 增溶性能

第五届“吴仲华奖励基金”评选出获奖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食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张春雨 , 王辉 , 张晓辉 , 马忠强 , 邓宛梅 , 胡克 , 丁明玉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1.01236

建立了油脂食品(方便面、油炸糕点、沙玛、食用油等)中5种主要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食品样品用石油醚超声提取,经GPC净化后,采用反相HPLC进行分析.所用的分离柱为Labtech C18(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方法的相关系数皆在0.997以上,目标物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计)为3.25~ 13.4 μg/L.在50mg/L添加水平时,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0.4% ~113.6%,相对标准偏差为0.3%~5.8%(n-3).该方法简便、快捷、实用,可用于油脂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测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 高效液相色谱 , 邻苯二甲酸酯 , 增塑剂 , 油脂食品

晶化处理后化学镀Ni-P镀层摩擦-磨损性能

孔德军 , 王进春 , 付贵忠 , 刘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化学镀在YL113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非晶态Ni-P镀层,通过SEM、EDS和XRD等手段表征了其在不同温度下晶化处理后表面形貌、化学元素含量和物相组成.分析了晶化处理温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并用HSR-2M型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Ni-P镀层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当晶化处理温度升高时,镀层晶粒尺寸逐渐增大,镀层中形成了以Ni为主的化合物,在350℃时硬度最高;350以后,如果晶化温度继续升高,晶粒尺寸增大,表现出以Ni的衍射峰强度增加的反霍佩效应;随晶化处理温度升高,镀层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在350℃时摩擦系数最小,磨损性能最好.晶化处理温度低于350℃、在350℃、高于350℃时的磨损机制分别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粘着磨损.

关键词: 晶化温度 , Ni-P镀层 , 表面形貌 , 显微硬度 , 摩擦系数 , 磨损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