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袖丽
,
吕献海
,
刘铁兵
,
江万权
,
檀华蓉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12.013
以高活性的α-萘乙酸为前体,通过相转移催化剂,得到萘乙酰异硫氰酸酯,再分别与含吡啶环、吡唑环、萘环、含氟苯环等活性基团的胺反应,合成了3个酰基硫脲衍生物和3个酰胺类化合物,其中3a、3b、3d、3e、3f为新化合物. 经IR、MS、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同时对2种植物病原菌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 mg/L时,所有化合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红腐病菌都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对棉花红腐病菌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
关键词:
α-萘乙酸
,
酰基硫脲
,
酰胺
,
相转移催化
,
合成
,
抑菌活性
张袖丽
,
李丽
,
丁亚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1491
用水(溶液)/AEO/环己烷/正戊醇的微乳体系, 制备了分散性良好、尺寸均一的单斜结构CaSO4·0.662H2O 纳米棒, 其平均直径为50nm, 长度为800~1600nm. 研究表明, 当水/ 表比(ω)为6~15、油/表比(γ)在5~12之间、反应物浓度为0.05~0.3mol/L时, 适合于棒状硫酸钙的合. 性质研究发现, 纳米硫酸钙在339nm处有较强的紫光发射, 这在纳电子器件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硫酸钙
,
nanorods
,
reverse micelles
,
soft template
张袖丽
,
李丽
,
丁亚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6.06.035
用水(溶液)/AEO/环己烷/正戊醇的微乳体系,制备了分散性良好、尺寸均一的单斜结构CaSO4·0.662H2O纳米棒,其平均直径为50nm,长度为800~1600nm.研究表明,当水/表比(ω)为6~15、油/表比(γ)在5~12之间、反应物浓度为0.05~0.3mol/L时,适合于棒状硫酸钙的合成.性质研究发现,纳米硫酸钙在339nm处有较强的紫光发射,这在纳电子器件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硫酸钙
,
纳米棒
,
反相胶束
,
软模板
吕献海
,
张袖丽
,
唐文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1.008
以植物源成分肉桂酸为前体,通过酰氯化和硫脲化,合成了11个未见报道的酰基硫脲衍生物.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认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50 mg/L时化合物3b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为53.5%,化合物3f对半夏枯萎病菌抑制率为54.0%.
关键词:
肉桂酸
,
酰基硫脲
,
相转移催化
,
合成
,
生物活性
张袖丽
,
吕献海
,
江万权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4.018
以苯肼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基本原料,经关环、甲酰基化、氧化和酰氯化反应得到酰氯,所得中间体4在相转移催化剂(PEG-600)存在下与硫氰酸铵反应得到相应的吡唑甲酰异硫氰酸酯,再分别与含氟苯胺反应,得到9个未见报道的吡唑甲酰基含氟芳基硫脲衍生物.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对新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6a、6b、6d、6e、6f、6g、6h和6i在质量浓度为1-100 mg/L范围内,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率均为100%,化合物6e在50 ms/L时,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达98.2%.
关键词:
吡唑
,
酰基硫脲
,
含氟苯胺
,
合成
,
杀菌活性
黄伯钧
,
戴靖
,
杨时标
,
王总
,
张建中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2.06.014
通过比较不同材质的袖砖在中间包渣线部位的抗渣性和抗剥落性,借助SEM、EDX及光学显微镜对残砖的分析,认为莫来石结合的渣线袖砖,在抗渣性和抗剥落性方面能满足宝钢连铸中间包多炉连浇的需要.
关键词:
中间包
,
袖砖
,
渣线
,
莫来石
,
烧成工艺
陈斌
,
彭向和
,
孙士涛
,
季金苟
,
陈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丽文哈贝壳的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观察显示它是由无机霰石层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一种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无机霰石层平行于贝壳表面整齐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霰石层是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不同霰石层中的霰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构成螺旋等铺层形式.更仔细的观察显示每一霰石片又是由长而细的霰石纤维所组成,最细的霰石纤维具有纳米的尺度.根据在贝壳中观察到的螺旋结构,进行了螺旋结构和平行结构最大拔出力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螺旋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大于平行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它使贝壳具有高的强韧性.研究结果对高性能仿生陶瓷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丽文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螺旋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丽春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丽春红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丽春红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铱
,
丽春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