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9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连铸精炼钢包优质无碳砖的研制与应用

柳军 ,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3.02.013

介绍优质无碳砖的研制及其在精炼钢包生产纯净钢和超低碳钢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含碳钢包衬砖使钢水增碳的问题和整体打结钢包衬严重粘渣的现象,并提高了无碳砖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长寿命钢包透气砖座砖的开发与应用

蒋春华 , 吴峰 , 帅汉舟 , 王永刚 ,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3.04.011

研究了两种刚玉微粉及水泥加入量对座砖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D50=2μm、呈多峰分布的微粉的浇注料,其性能明显优于使用D50=3μm、呈单峰分布的微粉的.微粉的最佳加入量为6.5%;铝酸盐水泥的最佳加入量为2.8%.试制的刚玉质座砖具有优越的高温性能,完全满足现场使用.在武钢二炼钢寿命达到60次;在太钢现场使用寿命达到67次.

关键词: 透气砖 , 座砖 , 钢包 , 微粉 , 铝酸盐水泥 , 浇注料

钢包热换式外装底吹氩透气砖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 喻承欢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3.02.015

武钢第二炼钢厂将钢包原内装武底吹氩透气砖改造为外装式工艺,并采用钢包在热态下更换透气砖技术、透气砖的复通技术、透气砖的蘑菇头技术以及热修补技术等,使钢包的底吹氩成功率>99%,满足品种钢的需要、缩短钢包停修时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等.

关键词:

第五届“吴仲奖励基金”评选出获奖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鹏、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第四届“吴仲奖励基金”评选出获奖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吴仲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仲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减温降计算模型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 温降 , 模型

浅谈辊设计

沙晔

连铸

是连铸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辊不仅需要满足铸坯的输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其所处位置的速度调节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辊除了由于本身结构不合理导致故障外,辊控制上的不合理同样也会发生故障.通过在辊调试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从辊的结构、辊齿轮马达的选型以及辊的控制这3个方面,来分析辊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辊的结构除了分析固定式和吊挂式辊的区别外还着重分析了减速箱和辊轴的联接方式.文章详细阐述了辊齿轮马达的选型步骤,并就不同控制要求对齿轮马达选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指出了辊设计中齿轮马达选型与控制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关键词: , 齿轮马达 , 控制

“庆祝邵象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隆重召开

钢铁研究学报

2012年2月22日是两院院士邵象先生百岁华诞的大喜日子,2月21日上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邵象院士百岁华诞举办了隆重的座谈会。

关键词: "庆祝邵象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 , 钢铁工业 , 科技工作者 , 学术作风

“庆祝邵象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隆重召开

钢铁

2012年2月22日是两院院士邵象先生百岁华诞的大喜日子,2月21日上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邵象院士百岁华诞举办了隆重的座谈会。座谈会会场一幅以长城和中国钢铁工业为背景的巨型彩色喷绘画卷蕴喻了邵象院士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贡献。座谈会高朋满座,群贤毕集。中国材料界学术泰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徐匡迪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

关键词: 师昌绪院士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中国工程院 , 学术贡献 , 钢铁工业 , 中国科学院 , 成长经历 , 副院长

高压输电用耐线夹失效的原因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9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