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兵
,
苏中华
,
弥海鹏
,
王亚森
,
邓雄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834
通过控制不同的条件,先在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碘,使碘分别与铝酸钠溶液中的硫离子、硫代硫酸根和亚硫酸根反应,再用硫代硫酸根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碘,最后,通过差减法得到硫离子、硫代硫酸根和亚硫酸根各自的含量,从而建立了间接碘量法测定铝酸钠溶液中硫离子、硫代硫酸根和亚硫酸根的方法.同时,运用碘酸钾与碘化钾在中性条件下不发生化学反应而在酸性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碘的特性,在中性条件下使用基准碘酸钾与过量碘化钾配制了碘标准溶液,在实际测试时,只需通过向样品溶液加酸及碘标准溶液即可得到定量的碘,避免了由碘性状不稳定所带来的含量变化问题.将实验方法应用于不同生产流程中铝酸钠溶液(高压溶出液、粗液、种分母液)进行测定,5次平行测定硫离子、硫代硫酸根和亚硫酸根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8%~0.82%、0.26%~0.44%、0.38%~0.74%.按照实验方法对3种合成铝酸钠标准溶液中硫离子、硫代硫酸根和亚硫酸根进行测定,测定值均和理论值相符.
关键词:
间接碘量法
,
铝酸钠溶液
,
硫离子
,
硫代硫酸根
,
亚硫酸根
,
返滴定
洪乃丰
腐蚀与防护
"海砂屋"是使用了不合格海砂作为混凝土砂料的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海砂屋"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须引起重视并加强管理.
关键词:
刘伟
,
谢友均
,
董必钦
,
邢锋
硅酸盐通报
受河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供应的建筑用河砂资源日益匮乏,海底砂已经成为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建筑用砂的重要来源.分别采用淡化海砂、原状海砂和河砂,对比分析了海砂特性及海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珠江口海砂及盐田海砂均属于级配良好的混凝土细集料,海砂中所含的氯离子和少量的贝壳并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不考虑氯离子对混凝土钢筋的腐蚀时,原状海砂均也可等同于河砂使用.
关键词:
海砂
,
混凝土
,
强度
,
弹性模量
魏爱军
,
霍富永
,
熊相军
,
蒋华义
,
杨海龙
腐蚀与防护
对A3钢在模拟海泥环境中进行了埋片试验和电化学试验,以研究海底管道在含硫酸盐还原菌(SRB)海泥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A3钢在砂泥中的腐蚀速率明显高于在海砂中的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升高,A3钢在海砂中的腐蚀速率升高;且随温度的升高、SRB和SO42-含量的增加,A3钢在砂泥中的腐蚀速率随之升高;在无菌海泥中A3钢的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主要是由于作为阴极去极化剂的氧的扩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有菌海泥中SO42-能参与阴极去极化而加速A3钢的腐蚀.
关键词:
A3钢
,
海泥
,
SRB
,
腐蚀
谢协民
,
李晓磊
,
殷立云
,
张艺膑
,
李强
,
孙爱平
,
李丹平
腐蚀与防护
海管在停运期间,所采用的封存介质对海管会造成腐蚀,影响海管解封后的使用.通过模拟海管的工作环境,利用极化电阻法和失重法对封存期间选用的缓蚀剂进行筛选,确定最佳缓蚀剂及最佳加注浓度.结果表明,封存介质为淡水时,HYH-1312B缓蚀剂效果最好,从缓蚀性和经济性方面考虑,HYH-1312B的最佳加注浓度为40 mg·L-1.
关键词:
缓蚀剂
,
极化电阻
,
缓蚀率
刘依然
,
张建良
,
王振阳
,
刘征建
,
邢相栋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5.017
针对海砂矿和高炉布袋灰在化学成分和粒度分布方面的互补性,对海砂矿/高炉布袋灰的协同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海砂矿/高炉布袋灰复合压块还原试验,考察了还原温度和矿灰比对产物金属化率、残碳量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协同利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试验以还原温度1 200℃、矿灰比(海砂矿:高炉布袋灰质量比)3.2最佳,在此条件下氩气气氛中还原30 min,产物金属化率和抗压强度分别可达91.21%和150.1N/个.
关键词:
海砂矿
,
高炉布袋灰
,
复合压块
,
金属化率
黄微波
,
李志高
,
吕平
腐蚀与防护
分析了芳香族、脂肪族和聚天冬氨酸酯聚脲涂层对海工混凝土抗冻性、抗氯离子侵蚀性和耐腐蚀性的影响,总结了聚脲涂层技术在海工混凝土防护领域的研究工作进展.现有的研究表明,聚脲涂层能显著提高海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并为混凝土保护涂层性能的评价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混凝土涂层防护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海工混凝土
,
喷涂聚脲
,
腐蚀与防护
,
研究进展
刘建敏
,
卢志凯
,
宰学荣
,
付玉彬
材料开发与应用
环境温度对海泥发电(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进行了4℃环境与常规室温环境(25℃)电池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环境下电池阳极启动时间明显慢于室温(25℃),阴极启动几乎无影响.4℃条件电池内阻(l005 Ω)高于室温条件(703 Ω),室温电池最大输出功率密度比4℃环境升高10mW/m2,电流密度增加46.6 mA/m2.低温环境(4℃)可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扩散速度变慢,进而导致其电池性能低于室温环境.此实验对实海环境下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设计提供了指导,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
,
温度影响
,
电池内阻
,
功率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