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退火制度对钎焊用热轧复合铝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李智凤 , 潘清林 , 严杰 , , 李波 , 杨新远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5.003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等研究了4343/3003/4343铝合金轧制复合板在100~500℃退火15min~10h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芯层合金300℃退火1h后开始再结晶,370℃以上退火1h后已完全再结晶且伴随有弥散相析出,弥散相析出后通过钉扎晶界阻碍再结晶晶粒长大;1h退火时,随退火温度升高,芯层合金晶粒先增大后减小,复合板的拉伸强度与硬度先降低后升高;370℃退火时,随退火时间延长,芯层合金再结晶程度增加,晶粒缓慢长大,复合板的拉伸强度与硬度下降;复合板最佳退火工艺为370℃/1h.

关键词: 轧制复合 , 3003合金 , 退火 , 再结晶 , 弥散相

7150铝合金剥蚀行为及腐蚀机理研究

李劲风 , 贾志强 , 李朝兴 , , 蔡超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9.02.010

研究了T6、T73及RRA处理(175℃同归)7150铝合金在EXCO溶液中的剥落腐蚀行为、n相与铝基体的电化学偶合行为及其相应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7150-T6铝合金中n相在晶界连续分布,存在一个由晶界阳极性的n相与其边缘铝合金基体组成的腐蚀电偶而形成的腐蚀活性通道,导致7150-T6铝合金具有最大的品问腐蚀敏感性及剥蚀敏感性;而T73及RRA处理导致7150铝合金晶界n相聚集而分布不连续,因而其晶间腐蚀及剥蚀敏感性大幅度降低.7150-RRA(175℃同归3小时)铝合金耐蚀性与7150一r173接近;7150铝合金中n自腐蚀电位负于铝基体电位,其自腐蚀电流大于铝基体自腐蚀电流,在7150铝合金腐蚀过程中作为阳极而发生阳极溶解.

关键词: 7150铝合金 , 剥蚀 , 腐蚀机理

平邑家庄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祝德平 , 于超 , 廉永 , 杨忠臣 , 齐可昆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8.003

家庄金矿床是一个与中生代次火山杂岩体(二长闪长玢岩、二长斑岩)有关的小型金矿床,柱状矿体严格地受隐爆角砾岩筒的控制.从角砾岩筒中心向外,角砾粒度、成分、胶结物成分及蚀变均存在分带现象.全文着重阐述了金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出矿床成矿规律,并对矿区成矿远景作了预测.

关键词: 次火山杂岩体 , 角砾岩筒型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成矿规律 , 家庄

兰州宁阱核心电极的最优电压幅值计算

孙宇梁 , 王永生 , 田玉林 , 王均英 , 黄文学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3.341

宁阱是用于直接测量原子核质量的精确设备.为了保证宁阱的测量精度,需在阱中心产生精准的四极静电场,而四极静电场是通过对宁阱的核心电极施加合适的电压产生的.采用公式推导法和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得到了LPT核心电极需加电压幅值.对于公式推导法,电压值完全从理论出发,经公式推导后计算得到;最小二乘法的出发点是使取样偏差的平方和最小,且通过仿真模拟考虑了电极的实际几何形状.由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非四极项系数C4和C6,可用于估算因偏离理想四极电场所产生的实验误差.虽然这两种方法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可以在阱中心产生需要的四极电场.

关键词: 宁阱 , 质量测量 , 四极电场 , 电极电压

酚酮基团的四乙酰基半乳糖苷的合成

钟方丽 , 王晓林 , 尹丙柱 , 金钟天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5.016

按Koenigs-Knorr 方法将四乙酰溴代半乳糖分别与3-乙酰基酚酮和3-乙酰胺基酚酮以Ag2CO3为催化剂反应合成了β-构型糖苷. 由于酚酮存在互变异构,糖基化物亦为2种异构产物. 应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是含有酚酮基团的四乙酰基β-构型半乳糖苷.

关键词: 环庚三烯酚酮 , 半乳糖苷 , Koenigs-Knorr糖基化反应

西藏隆子县邦玛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陈东太 , 陈武 , 胡可卫 , 余杰 , 黄青东智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806

西藏隆子县邦玛金矿床是近年通过区域地质调查新发现的金矿床.重点对邦玛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勘探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及依据.矿体主要产于上三叠统涅如组二段中,受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带控制;目前共发现金矿脉9条,圈定5个金矿体.通过开展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工作,选择了Au、Sb、Pb、Zn、Sn、As作为Au及多金属成矿指示元素,共圈定单元素异常40处,圈定组合异常5处,各组合异常内元素套合较好.综合分析认为,区内找矿前景较大,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玛金矿床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法拆分阿乳酸对映体

张虎 , 沈芒芒 , 童胜强 , 颜继忠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4.02023

采用 C18反相色谱柱,以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阿乳酸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考察了环糊精衍生物类型、手性添加剂浓度、流动相 pH、流速和柱温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采用磺丁基醚-β-环糊精分离阿乳酸对映体的分离机制及包结常数,确定了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含25 mmol / L SBE-β-CD 的0.1 mol / L 磷酸盐缓冲液(pH 2.68)-乙腈(90∶10,v / v),流速为0.6 mL / min,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20 nm。对映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65和28.28 min,分离度为1.68。本方法分离度好,简便易行,且比使用手性固定相分离更加经济。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手性流动相添加法 , 乳酸 , 对映体拆分 , 磺丁基醚-β-环糊精

5-甲基-2,3-二苯基-1,5-苯并硫氮杂-4(5H)-酮的合成

陶李明 , 刘文奇 , 谭倪 , 周芸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420

以2-甲硫基苯胺为原料,通过酰化、碘环化以及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5-甲基-2,3-二苯基-1,5-苯并硫氮杂-4(5H)-酮.分别考察了催化剂对酰化反应、溶剂对碘环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配体、碱和温度等因素对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的影响,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反应总收率为68.5%,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经IR、NMR和MS等测试技术得以确证.

关键词: 甲基二苯基苯并硫氮杂-4(5H)-酮 , 酰化反应 , 碘环化反应 , Suzuki交叉偶联反应

新型含1,2,3-三唑基[1,2,4](噁)二唑并[4,5-a][1,5]苯并硫氮杂化合物的合成

王冉冉 , 梁平 , 解正峰 , 刘方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2.003

将1,2,3-三唑环结构及1,2,4-噁二唑环等多个药效团结构叠加到同一个硫氮杂分子中,为药理及生理活性研究提供较好的先导化合物.反应在三乙胺存在下,用2,4-二芳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与α-氯代-2-苯基-1,2,3-三唑基-4-甲醛肟在室温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一系列的2-苯基-1,2,3-三唑基[1,2,4]噁二唑并[4,5-a][1,5]苯并硫氮杂化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环加成反应 , , 苯并硫氮杂 , 合成

盐酸考尼伐坦关键中间体N-甲苯磺酰基苯并氮杂-5-酮合成工艺的改进

马亚娟 , 李晓东 , 李蕴 , 洪波 , 周米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007

以对甲苯磺酰氯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通过酰胺化、酰亚胺和卤代烃的缩合、克曼环化及水解脱羧等反应,合成盐酸考尼伐坦关键中间体N-甲苯磺酰基苯并氮杂-5-酮.在合成过程中,分别减少了有毒溶剂吡啶的用量,用叔丁醇钾代替怕水易爆的氢化钠,用容易购买回收的2-甲基四氢呋喃代替丁酮为溶剂,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由55%提高至63%,纯度达到99%以上.所得化合物经熔点、核磁共振氢谱等得到确认.该工艺显著地提高了中间体的产量及质量,因而提高了盐酸考尼伐坦的产率.

关键词: 盐酸考尼伐坦中间体 , N-甲苯磺酰基苯并氮杂 , 合成改进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