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
,
沙永志
,
王凤岐
,
范宝恕
钢铁研究学报
高炉富氧大喷煤时,必须考虑煤气中的氢元素、煤的预热及挥发分的分解热.作者对不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和绘制方法进行修正,推导出富氧大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可预测富氧大喷煤条件下高炉内煤气成分、煤气量、热量分布和化学反应等的变化,以便控制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保证高炉顺行.
关键词:
高炉
,
操作线
,
富氧
,
喷煤
孙红尧
,
徐青松
,
林军
,
徐雪峰
,
黄国泓
,
马春波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7.11.007
根据曹娥江大闸的环境特点,对不同厂家的7种富锌涂料进行了近2年的浪溅区、潮差区和大气区的室外暴露试验和近10500 h的盐雾试验、盐水周期性浸泡试验和盐水浸泡试验的室内试验研究,得出几点结论:不同厂家的富锌涂料由于配方不同可能存在性能差异,有时差异程度可能很大;高锌粉含量的有机富锌涂料防腐蚀性能最优,低锌粉含量的环氧富锌涂料防腐蚀性能最差;设计部门或工程业主在设计富锌涂料做底涂时最好委托有关部门做前期防腐蚀试验论证.
关键词:
富锌涂料
,
水闸
,
户外暴露腐蚀试验
,
室内腐蚀试验
许莹
,
胡宾生
钢铁研究学报
为改善高炉冶炼效果,采用两段卧式燃烧炉模拟实际高炉喷煤工艺条件,系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富氧喷煤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在热风富氧的条件下,单种煤和混合煤的燃烧率随富氧率的增加都有提高,而且无烟煤燃烧率的提高幅度略高于烟煤. 缩小煤粉粒度、提高热风温度都有利于煤粉燃烧率的提高,但在鼓风富氧率比较高和煤粉粒度较细小时,煤粉粒度的变化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比较小,混合煤粉的燃烧率随热风温度升高而提高的幅度也略微下降.
关键词:
高炉
,
喷煤
,
燃烧
,
富氧率
陈伟
,
赵宇
,
张卫强
,
庾郁梅
,
李金柱
,
施哲
钢铁研究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金相显微镜、闪光焊接及力学性能测试, 对国内某厂采用富氮钒微合金化生产的Φ40 mm HRB500抗震钢筋微合金析出强化效果、力学性能、金相显微组织、夹杂物、焊接及时效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增氮降钒工艺增加了细小弥散的钒析出相数量,析出相尺寸为10~30 nm,其中V(CN)析出物占总w(V)的79.35 %,析出强化效果显著;钢中夹杂物尺寸小且数量少,A、B、D类夹杂小于1.0级,C类夹杂小于1.5级,有利于控制钢中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改善钢筋塑韧性;钢筋强屈比(Rm实/ReL实) 不小于1.27,均匀伸长率(Agt) 不小于12 %,抗震性能好;自然时效1个月后强度变化平缓,具有低应变时效性;焊接试样断口远离焊接接头、焊接性能良好;生产成本和钒氮微合金化工艺相比吨钢降低20元.
关键词:
富氮钒微合金化
,
HRB500抗震钢筋
,
V(CN)
,
夹杂物
麻秀星
,
钱觉时
,
郭鑫祺
,
方云辉
,
蒋卓君
,
温庆如
,
李苑
,
王智
材料导报
通过合成的聚乙二醇马来酸半酯大单体(PMAn)取代部分烯丙基聚氧乙烯醚(XPEG)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了徐放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当PMAn分子量为750且PMAn取代XPEG的比例为20%时,减水剂的减水率和保坍能力最好.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减水剂未聚合的单体残留很少;采用合成的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突出的坍落度保持能力.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
徐放
,
合成
,
聚乙二醇马来酸半酯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徐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对比普通混凝土相似.EMV法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具有较低的徐变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何智海
,
钱春香
,
钱桂枫
,
孟凡利
,
程飞
,
高祥彪
,
庄园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胶比浆体的化合结合水量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系数发展较快,加载100d左右趋于稳定;减缩剂和双掺矿物掺合料均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以掺减缩剂效果更好,450d值仅为0.63,而PVA纤维增加了徐变系数;混凝土的徐变系数随浆体化学结合水量的增加而降低,60d早龄期浆体水化有利于降低徐变系数,450d后期水化产物对降低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贡献不大.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系数
,
化学结合水
,
减缩剂
,
等强度